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商业布局也在变动。国际上城市的发展有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几个阶段,现今,上海的零售商业也正红红火火发展着。  相似文献   

2.
市场综述 上海目前的商业用房主要分为两大类:(1)传统的商业街、(2)住宅配套商业(住宅底商).上海传统商业街主要分布在上海的"三街"(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和"四城"(徐家汇商圈、新客站商圈、豫园商城及浦东新上海商业城).在上海市政府规划中,未来上海商业布局将以建设调整现行商业格局为主,不会另辟新的大规模商业中心.住宅配套商业(住宅底商)按设置方式分三种:(1)传统沿街商业、(2)独立商业等、(3)会所商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已进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地铁商业能使客流、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集中起来,并把交通客流有效地转化为商业客流,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城市商业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成功地铁商业运作模式的分析,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的地铁商业现状,分析目前中部地区的地铁商业模式、业态、布局等存在的问题,对中部地区的地铁商业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商业在历史上对上海和全国经济的发展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商业的发展逐渐萎缩,表现在商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滑态势。从九十年代开始,上海确立了"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同时把发展商业列为第三产业的首位,上海市市长黄菊还特别指出"上海商业振兴之日,就是上海经济振兴之时"。因此,从1994年开始,上海开始对全市商业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革,树立"大商业、大流通。  相似文献   

5.
上海商业作为中国改革开发的前沿城市,同时作为中国第一大商贸城市,商业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国际上出现的各类业态在广州上海都已出现。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冲击世界经济的同时,使上海商业在信心、融资和经营等受到影响,但与此同时,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一系列机遇。  相似文献   

6.
上海商业人才现状、未来需求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商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适应能力。面对全球意义上的新一轮竞争,上海商业要实现新一轮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上海商业人才队伍。本文对上海商业人才队伍的现状、未来商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水平与众多因素息息相关,宏观至该市GDP总量和产业结构,小至购物场所中售货员的平均素质都有可能对其商业繁荣程度造成影响。那么,一个城市的道路布局与其商业发展水平间是否也存在着某种联系呢?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浅析。城市道路系统按照其平面形状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方格形系统、放射形系统及放射-环形组合式系统。此外,还  相似文献   

8.
商业网点规划源于城市的发展,并反作用于城市发展。合理有效的商业布局,一方面可解决居民生活需要,拉动内需;另一方面亦可以促进城市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安福县为例,从县级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现状出发,分析县级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现状,对商业布局提出相关对策及意见。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互联网经济推动零售业变革的时代背景,通过研究传统零售商业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以及互联网时代网络零售商业的消费特征,分析互联网零售商业的优势和短板,得出实体零售商业不能完全被网络虚拟商业取代的结论。通过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人群消费需求,进一步探索实体零售商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更有体验的购物商圈和更加便利的社区商业两种商业模式,并试图构建互联网时代面向未来的城市零售商业空间理想模式以引导未来发展,提出区域层面形成商品上下游的生态产销供应链,城市层面布局以购物综合体为主体的体验式商圈,社区层面结合"15分钟生活圈"均衡设置便民商业设施。  相似文献   

10.
冯新 《沪港经济》2005,(8):20-22
5月初,长宁区在中山公园周边区域举办的招商会非常热闹,上海和外地不少客商都赶来洽谈。“也许,这里就是下一个徐家汇。”目前,中山公园商圈的建设工作确在全速推进,上海西区商圈龙头格局已定。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齐晓斋副主任告诉记者,上海的商业布局,将从原来的条状、块状向点状分布发展。据介绍,上海传统的商业布局主要是条状,分布在几条主要的商业街,最具代表性的是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四川路。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通。徐家汇、人民广场、陕西南路等商圈越来越热闹,商业布局开始向块状发展。而近年来,地铁2号线、5号线、轻轨3号线的开通和成熟,使得上海商圈呈现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一个城市的商业发展水平与众多因素息息相关.宏观至该市GDP总量和产业结构.小至购物场所中售货员的平均素质都有可能对其商业繁荣程度造成影响。那么.一个城市的道路布局与其商业发展水平间是否也存在着某种联系呢7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浅析。城市道路系统按照其平面形状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方格形系统、放射形系统及放射一环形组合式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上海商业“十五”发展战略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上海商业的发展,应以提高商业的综合竞争力为战略发展导向,使上海商业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支柱产业。所谓商业综合竞争力是指商业在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的整体素质及持续发展能力。主要表现为:经营集约化:连锁经营、适度规模、提高效益管理科学化:倡导文化、尊重人才、利用科技  相似文献   

13.
进入九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把上海推向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以开发开放浦东为契机,将建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上海市的历届领导对上海商业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黄菊市长还提出:“上海商业振兴之时,就是上海经济繁荣之日。”近几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  相似文献   

14.
广州特色商业街发展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商业街是指汇聚经营不同种类商品(含服务)的店铺或经营同种商品的店铺,商业、建筑和城市文化特色突出的商业繁华街道,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是现代商业街发展的重要方向。特色商业街分为综合性特色商业街和专业性特色商业街。广州素有“千年商都”和“购物天堂”之美称。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特色商业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批特色商业街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商街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街,是“魅力广州”的城市名片。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国内外特色商业街建设的成功经  相似文献   

15.
龙启虎认为,市场只有具有包容性才会有生命力;市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增长过程,人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起组织推动作用,但绝不能替代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新上海商业城有一流的硬件环境,我们一定能营造出一流的商业环境,使新上海新业城成为上海商业市场的一个新亮点。身材槐梧的龙启虎,上任新上海商业城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一职位已有1年多了。今年49岁的他,在就任这一职位以前,曾是我国军方某部门中主管企业及经济开发工作的领导。多年的部队生活使他养成了豪爽、实在的性格。说起新上海商业城,他动情地说:“各方投资了近8…  相似文献   

16.
浦东新区零售业格局的分析与展唐豪1995年底,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试营业,标志着浦东新区新上海商业城由投资建设向业务经营转变,也标志着新区乃至整个上海的零售商业在现代化、国际化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长期以来,浦东地区零售商业十分落后。实施开发开放浦...  相似文献   

17.
上海社区商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住宅社区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城市居民生活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他们不但关注社区的发展,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之外,社区商业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内容,逐渐向购物、金融、娱乐、家政、修理、餐饮、医疗、综合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发展,如社区会所、小型医院、健身房、专业美容院、休闲中心以及一些专门给社区孩子进行系统教育的学校和幼儿园等。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在对社区商业的涵义和分类、发展意义和模式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对上海社区商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等问题作一个现实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引人瞩目的新上海商业城改造,经过一年多时间,终于以优雅的"L"造型亮相浦东。这个 "L"型区域,指的是浦东南路(商城路-张杨路段),张杨路(浦东南路-崂山东路)沿线。改造后的新上海商业城,新增商业面积28800 平方米,调整经营面积82300平方米,呈现出成熟的购物商厦格局和文化休闲街格局,展现出商业繁华繁荣的新颜。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零售业的发展从小到大,已初步建成一个市场化程度高、具有中国特色、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体系,商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国内商业零售市场稳步发展,大型商业零售网点不断增加,逐步改善了从前那种小规模、分散的商业网点格局,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购物条件,增强了城市商品流通服务功能,开始向大型商贸中心靠拢,规模经营成为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商品流通空间的内涵入手,从空间的多层次性角度阐述了广州市商品流通空间的战略布局.从参与国际竞争的大都市角度,强调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州市定位为多层次国际性商品流通空间结构中的第一等级城市、国际性物流网络枢纽的核心节点和国际性竞争的总部经济中心.从基于广东省中心城市的广州市商品流通空间布局定位为生产性流通服务业中心城市、外向型流通业中心、中高级批发市场中心和中国最大的展览带中心.从基于城市本身的广州市商业布局目标看,是现代化大都市、商贸中心城市和相应的商业布局与发展重点.同时,对每一个层次的广州市商业布局提出了具体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