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一、承包;土地产权理论研究的起点农村以生产责任制为特色的改革始终是围绕着“承包”的主线索进行的。由于对土地使用权的承包不断地展现了活力,使人们认识到研究土地产权关系变革的重要性,“承包”导致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那么这种分离是一种什么形式的分离呢?我们知道土地两权分离的形式、程度和层  相似文献   

2.
<正>土地确权是当前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土地确权这么重要?必须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谈起。中国的非均衡是市场不完善再加上缺乏市场主体的非均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市场主体。企业不是真正的企业,没生产主体,产权是不明确的。所以中国的改革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产权改革,让产权明确,让产权界定,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中国的计划经济两大支柱,第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体制,  相似文献   

3.
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形式张柏齐(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产权形式。产权问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城市企业明晰产权的较好形式是以股份制实现公有制。农村社队要在明确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4.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5年7月7日在吉林省召开了全国56家试点企业集团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现仅就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谈如下意见。1.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要以清晰的产权关系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核心。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使国有企业摆脱政府机构的直接干预,国家采取了承包、联营、租赁、股份制等企业经营形式,明确了国家、企业、职工的责、权、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  相似文献   

5.
场办企业产权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培元,柳毅,刘丽华农垦场办企业绝大部分属小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这些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产权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但在现实生活中,产权无人真正占有,更无人对这部分国有资产的完整性负责。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在经营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存在问题1.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属国家所有,以国家资产办理政策性银行贷款,理论和实践上显然对抵押贷款有效资产的产权界定不明晰农发行贷款办理有效资产抵押,前提是摸清企业资产底数进行产权界定。根据全民所有制企业中产权界定有关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其资产不论是国家直接投入的,还是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均属国家所有,企业只有继续经营的使用权。按此规定,粮食购销企业现有资产应属国家所有,用其抵押结果是国有资产抵押贷款。用国有资产抵押办理国有政策性银行贷款,由于产权不明晰,抵押贷款对企业促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7.
一、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是困扰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例如:新建扩建了一大批企业;生产了很多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企业在人员的调配、产品的生产、价格的制定、利益的分配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是,毋庸置疑,同农业相比,我国企业改革的步子是慢的。特别是近几年来,相当一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已经拖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原因何在呢?最主要的是,我国企业改革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始终没有在根子上下功夫。这个根子就是企业的产权不清,政企不分。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推行股份制,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使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同时要使产权关系明晰化,明确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真正实现两权分离,从而使公有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农垦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农垦企业如何适应这个新形势发展壮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农垦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多年来,却未能在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明确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根据产权的概念,产权是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相当的财产权(包括经营权、使用权和处置权)。这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具体到旅游景区而言,景区资源归国家所有,属于国有资产,而景区的企业拥有经营权,代表国家经营管理景区,实现景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供销合作社企业制度改革是全方位的,必须注重解决根本性问题,实行三个"不认定",即:改革必须涉及产权,不涉及产权的改革不认定;改革必须触及企业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不活、不自主的不认定;改革必须能有效化解企业挂帐包袱,不能使企业轻装上阵的不认定。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供销社企业制度改革应分层次、多形式,目标明确。一、目标必须明确、细化供销合作社产权改革的目标必须非常清晰和明确。总目标应该体现一个"活"字,直接目标应该体现一个"轻"字。"活"即以产权置换为突破口,通过提高全员对企业资产运营质量的关切度、融洽劳资关系、消灭亏损  相似文献   

11.
农垦国有农用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农垦国有农用地权责边界不清晰、权能体系不完善,农垦国有农用地所有权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宁夏农垦国有农用地所有权管理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创新宁夏农垦国有农用地所有权管理履职模式,应立足于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丰富产权权能体系,明确农垦国有农用地所有权代理履行主体及职责,合理界定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权能边界,进一步完善农垦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权权责;区分“公管公营”“职工承包租赁”“非职工租赁经营”“承包租赁权流转”情形丰富所有权实现形式;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明确农用地出让方式和出让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国有农用地“公管公营”和“两田制”经营管理等路径,构建宁夏农垦国有用地所有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难点:主要是经营管理体制不顺(一)集体产权关系不明晰。①乡级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政社合一时,乡级土地归人民公社所有;人民公社解体后,乡级社区集体土地的产权不明晰。例如,乡级社区与乡镇政府机关所在地的产权无界限;乡级社区与供销社、信用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土地产权难划分;乡级社区与乡镇企业所占土地的权属难确定。②农民投入形成的公益资产产权不明晰。如农电杆线、变压器、中小型水利设施、医院、学校等,实际上这些资产都是村集体或村提留的投人所形成。③乡镇企业所有者权益不明晰。企业积累是归企业所有,还是归…  相似文献   

13.
一、推行股份制下的承包经营,克服承包制的局限性,发挥两种经营方式的各自优势。1.能明确产权关系,克服行政干预。股份制可以解决公有制条件下长期模糊的产权关系,在产权关系明确的基础上,使企业摆脱行政干预,真正成为权利的主体,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实行股份制,一是划分国家与企业间的产权界限,承认企业自己投资所形成的财产归企业所有,使企业财产从全部归国家所有的一元结构发展为国家、企业二元结构;二是通过发动职工入股及吸收企业外部的资金入股,使企业产权结构变为国家、法人、个人和外部投资者共有的多元化结构。这种多…  相似文献   

14.
明晰的产权是农民实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行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总结了目前承包地界限不清、所有权主体模糊、物权登记不完善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和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明确集体和个人权责、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权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苏朱兆基撰文对国有粮食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谈几点设想:一、改革流通格局,实行计划与市场调控的分别运行。二、改革产权关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确保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须从改革产权关系着手,可按三种情况对待:1.在现有粮食机构和企业中确立一部分人员和实施,设立国家专营公司,作为国家对粮食计划调控,专项储备,军粮供应,抗灾抢险的职能载体。2.实行商业性经营。企业完全独立,彻底割断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企业有明确产权;企业以利润为主要生产和经营目标;企业有生产经营自主权。3.出卖分散、…  相似文献   

16.
搞好企业存量资产的权属界定和处置,既是产权改革的核心,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产权不清,归属不明,无论是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还是进行租赁、拍卖、破产和组建企业集团,都会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界定产权,明确归属,是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当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企业产权关系。而要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就必须建立起真正的法人产权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政企职责分开,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产权明晰是前提。产权明晰要求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种分离必然会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会计委派制是指国家为了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由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19.
产权制度改革是企业关系的重大变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思想性、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能否使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健康地进行是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 然而,从当前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所暴露的情况,值得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企业的注意和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资产核定很少准确,有的清产核资、界定产权不计算集体的土地、技术专利、商标执照等,使事实上存在的有价无物的资产在核定中流失;有的以清理盘点数作为企业资产,不进行重新作价评估,致使企业不动产的保值升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二是部分企业产仅界定不合理,主要对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在划分股权时,将相当部分界定为企业股,没有明确产权主体,而在政策上,股份合作制企业为股东共有,由此长期下去有可能使原本属于集体的资产演变为股东所有,使集体资产流失。三是标的确定不科学,主要表现在租赁经营方面,大多数企业的标的则是采用集体与承租人凭经验估算,协商确定,缺乏科学依据,不同程度地存在标的偏低,少数企业以规费折旧等作为标的,实际承包者无偿的使用了集体资产,不讲竞争等现象。四是监督管理不严格,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后,有些地方经营管理部门很少参与管理,甚至放任不管,没有配套的措施来保证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部分承包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关键是成员权不明确.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独立的民事法律主体,其成员权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监督管理权和分取收益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最基本的成员权,可以独立表明成员身份,其他成员权都属于基本成员权的派生权利,因此,家庭承包方式对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