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地产锐词     
《楼市》2013,(Z1):39
如果把2012年的楼市比作一出戏,那么过程中跌宕起伏、百转千回、苦尽甘来。我们安稳度过了世界末日,但楼市的"2012"却给我们留下来了许多的惊吓、惊喜、惊艳。开发商、购房者、经纪人,一张张表情丰富的脸串联起一个精彩的2012……  相似文献   

2.
季菲 《楼市》2013,(Z1):44-47
房价"穿越"、房闹"步步惊心"、房企"死去活来"2012年的杭州楼市矛盾四起,冲突鲜明。房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一波波降价潮席卷而来,扣人心弦;房闹没有最狠只有更狠,一个个老业主怒上心头,无"恶"不作;营销花样没有最新只有更新,一场场技艺对决相继开席,艳惊四座……我们安安稳稳度过了世界末日,但楼市的"2012"却给我们留下来了许多的惊吓、惊喜、惊艳。  相似文献   

3.
和荒诞戏剧中久等不至的"戈多"一样,"楼市末日"最终没有在2012年到莱2012年年初盛传的楼市崩盘预言,最终没有上演。过去的一年里,楼市两度回暖,而在"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舆论下,房价在年初的徘徊之后恢复了涨势。对于普通购房人而言,等待房价大跌这个"戈多",显然不如对住房保障抱有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4.
提到2012年楼市的年终盘点,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名誉会长陈敦林一锤定音:"2012年楼市最大的特点在于,政府坚持调控不动摇与开发企业希望松绑之间的纠结!"回顾过去11个月的风风雨雨,这个"纠结"的确是2012年各种热闹表象的内在。纵观全年全国房地产相关政策,今年的两大工作主要围绕"坚持调控"和支持保障房建设顺利开展。其中,2012年能够坚持调控不动摇,是非常巨大的成功。今年国内外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董轶群 《楼市》2013,(Z1):52-55
2012年,末日没有来,房地产市场又在调控中走过了轰轰烈烈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关注房价、土地、成交量,鄂尔多斯楼市"崩盘"了、年底"地王"频现了、总理提出"合理房价"了……这一年,作为受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房地产行业也娱乐了一把,王石婚变了、吴亚军离婚了、任志强被"约赌裸奔"了、诺贝尔得主莫言说他买不起房了……2012年,一桩桩让大家至今记忆深刻的新闻事件,在第一时间、在各种媒介被广而告之,真真假假难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和事,丰富和娱乐了我们的2012年,在中国的房地产界。  相似文献   

6.
谢丹 《楼市》2007,(23)
2007的岁末是个多事之冬,楼市变冷了,作为最先感知楼市冷暖的"风向标"——全国楼市的成交量萎缩;反映在股市上,是地产股领跌。同时,宏观调控还在加码,货币、财税、行政政策轮番上阵,最让楼市"叫冷"的当数银监会"窗口指导",银行惜贷之意浓重。风雨骤紧,宏观调控还只是一副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经过了大半年快速膨胀后的杭州楼市,在多重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会不会倒下呢?感受楼市寒冷的也许只是开发商,更多购房者看到的是房价回归的希望。那么,房价拐点真的会在调控高压下来临吗?2008的到来,杭州地产还将有什么变化?楼市拐点又在何方?本期我们特邀杭州房产业内专家为您带来精彩言论,希望能帮助您了解2008年杭州楼市新进程。  相似文献   

7.
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走出2008年的低谷,形成惊人的"V"字上涨势头,全年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长43.6%,商品房均价同比增幅23.2%。面对巨大压力,2010年年初,国家开始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如今三年已过,楼市调控效果如何?各地房价涨幅是否有较大差异?本文利用2012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定基部分的数据,对全国70个大中城市楼市2010年以来的房价调控效果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8.
《楼市》2008,(Z1)
2007年的杭州楼市非常的不平凡,活跃程度和变化幅度都是历年之最,异常的"繁荣"打破了市场尘封多年的各项纪录。前三季度的热胀和四季度的冷缩,让不少消费者迷失了方向。楼市的千变万化在法规、金融、土地、市场四大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无不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做自己的加减之法。住房保障调控止沸、缩紧银根限贷成风、土地拍卖屡破纪录、房源疯抢房价翻倍,让2007的杭州楼市好不热闹。回顾2007展望2008,我们购房者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2007年楼市的波澜壮阔已经过去,我们需要回顾和反思;2008年的扑朔迷离近在眼前,我们必须直面和博弈。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岁末年初的大盘点之际我们希望通过四大领域的加减法,让您温故而知新。  相似文献   

9.
周倩 《楼市》2016,(4):20-21
3月25日,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当天深夜,深圳楼市调控新政亦落地,两个楼市火热的城市同一天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对房市降温,实属罕见。而作为同样楼市正热的"邻居",杭州的成交量已连创新高,不少购房者不禁关心,杭州是否会受到波及、出台抑制楼市过热的相关政策呢?  相似文献   

10.
冯海宁 《楼市》2012,(12):42-43
Q&A◆"两个不可能"给楼市传递出什么信号?让市场不要幻想政府再像2008年那样大规模救市,也别指望楼市放松调控。◆中央为何明确"两个不可能"?既是因为最近不断有"这似乎比当年4万亿投资项目更火"、"2.0版4万亿"之类的声音传出,也是因为最近部分地方楼市  相似文献   

11.
周雅洁  冀萧然 《楼市》2011,(Z3):150-155
自国家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片哗然。拍手叫好的、愁眉不展的、观望徘徊的比比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终于不用再为"蒸蒸日上"的房价发愁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看到那一张张充满喜怒哀乐的脸,我们忍不住想要去聆听他们心中的声音,感受他们与房子之间的"恩恩怨怨"。  相似文献   

12.
萧琴 《楼市》2011,(Z1):12-16
已经走过的2010,注定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中值得警醒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楼市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严厉的政策。已经走过的2010,注定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中极不平静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楼市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难忘的记忆。已经过去的2010,注定是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亦悲亦喜,因为这一年里我们一起作出了很多很多艰难的决定。已经走过的2010,《楼市》杂志见证并经历了这一年楼市巨变的全过程。为了与市场和购房者保持同步,满足愈来愈多元化、不断细分的购房需求,《楼市》杂志在2010年初正式"变脸",将"市场细分""、有效服务"进行到底。为了让读者对这一年的房地产市场有全局性的认识,我们将《楼市》杂志过去一年中的月度重点选题进行梳理,以"新闻"的名义,一起回味我们共同走过的不平静的2010。  相似文献   

13.
《楼市》2008,(Z1)
2007年对于杭城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前三季度的疯狂抢购、飞涨房价与四季度的调控高压、成交量萎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回顾和总结让我们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过去,展望未来。一年来,我们和广大读者一起见证了杭州楼市的起起落落,也伴随着楼市一起成长,它的每一次喜怒哀乐都牵动着广大购房者的心,申花、三墩和九堡,三足鼎立。滨江·万家花城、耀江·文鼎苑、昆仑·红苹果掀起热浪。那么,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呈现给了我们怎样的一道视觉大餐?各个区域又缘何"几家欢乐几家愁"?2007年,楼市收获了什么?楼市风云中又有哪些面孔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值此岁末年初之际,《楼市》杂志推出2007年度·楼市揭榜,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一起回顾2007年里这些明星们的灿烂笑脸,再现楼市行情的变迁。走过的岁月里,总有些人是不能忘记的,也总有些事是不能释怀的。对于楼市来说,楼盘永远是这个市场中真正的主角,哪些楼盘哪些风景是您一直以来念念不忘的,不妨跟随我们一起来揭榜评楼,盘点2007楼市期望能够帮助您在2008年的楼市中走得更稳。  相似文献   

14.
相声     
《楼市》2013,(Z2):63
2013年,实为房地产业"转承之年"。在龙年楼市行情整体清淡的大背景下,令许多业界人士始料未及的是,2012年末乍现的"翘尾行情"似乎盘活了楼市僵局;年后的"小阳春"如约而至,也改变了市场预期。一度处于水生火热的开发商们找回了昔日霸气,大佬任志强的"3月暴涨论"更是让人对2013年的楼市充满遐想。然而,随着年初各地房价上涨的态势持续升温,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紧缩、房产税扩容和新一轮调控政策即将出台等传言不绝于耳,转瞬之间,地产业又行至一个充满变数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13,(Z2):35
行业考验并非市场"寒冬",而是房企有没有水平面对调控跌宕起伏的2012年已经画上休止符,昔日的刀光剑影都成了台历上翻过去的那一页。回首这一年,在调控阴影笼罩下的杭州楼市,我们看到狼烟四起之后的折戟沉沙,也看到风雨洗礼之后的载誉傲步。更重要的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欣慰、一些希望、一些勇于向前的力量--这个地产万里雪飘的季节,杭州楼市冰层下,依然流淌着品牌房企先锋意识的河流。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来了     
《英才》2012,(1):12
"历史上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一个文明的终点,而全球的科学家、政府,都无法预知这一天到底会发生什么。"这是电影《2012》的告白。它让2012成为世界末日的同义词。火山地裂,海啸洪水,陨石狂倾,所有我们能想  相似文献   

17.
各种迹象表明,本轮调控应当不会无功而返,下半年楼市仍将下行,一线城市房价与4月相比,下跌幅度将在20%左右上半年楼市以4月中旬为界,先起后伏。"新国十条"出台后,房价疯涨的势头受到遏制,楼市逐渐进入"量跌价滞"的局面。进入7月,关于下半年楼市的趋势,业内众说纷纭。房价能否回归理性、调控是否还会有新  相似文献   

18.
萧琴 《楼市》2011,(Z1):34-37
不荒诞,没狰狞,是调侃,更符合当下最有人气的流行语"给力"。迈入2011,回首2010,给力的事情里实在少不了关于楼市的话题。如果把2010年楼市比作一出戏,那么它注定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亦悲亦喜。从年初楼市的"艳阳高照"到新"国十条"、新"国五条"、加息、限购等一系列"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拳出击。这一年,我们一起作出了许多给力的决定,无论政府、开发商还是购房者。以下盘点,只为记录这个刚走过的悲喜交加充满余味的"楼市2010"。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导刊》2013,(3):137-137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位于珠江新城龙头位置的富力盈凯广场以年度热销30亿,荣就广州商业地产销售之冠,并且同时揽下2012年广州楼市销售总额、面积、均价、套数四料冠军,毫无悬念拿下2012年广州楼市综合销售实力第一名的桂冠,在调控不放松的2012年,成为广州乃至珠三角楼市最大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璐 《楼市》2013,(Z2):38-39
2012年,楼市可谓经历了由冷到热的巨大转变,跌宕起伏的一年对于复地来说看似充满风险,实则稳操胜券。经历20年风风雨雨的复地或许对于2012年楼市的发展更有发言权,而复地也不负众望用其行动翻阅了2012年这一"坎坷"的篇章。回首2012,复地以"杭州三盘齐发"最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刚私有化的复地来说,复地在杭城的发展可谓是一针兴奋剂,在市场调控的冰冻下,复地在杭城的发力奋起,也或多或少给市场注入了一定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