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呢?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透彻认识指导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新跨越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全面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大工程;需要以"五大理念"指导"五个统筹",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伟大跨越;需要精准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落地,创新符合域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资讯视界     
《中国高新区》2011,(6):6-11
动态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会议暨科技口部门会商会议在京召开5月17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会议暨科技口部门会商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审议国家"十二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和本国需要的发展战略和途径。"金砖国家"也是一种重要的联结和发展合作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金砖国家"的贸易特点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国的贸易和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他的国家对于中国的市场期望值也在不断的加大,而中国对外贸易中也存在一定的竞争,"金砖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摩擦。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金砖国家"货物贸易特点与合作发展愿景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1月,在第十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上,10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发表了《国家高新区率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宣言》,正式吹响了"三次创业"的号角。潍坊高新区在前两个十年的发展中成绩斐然: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国家级高新区,形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三区"共建的新格局,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十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踏上第三个十年发展的新征程,潍坊高新区按照科技部"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的部署,迅速用新的思路举措描绘"三次创业"新蓝图,迈上了实现更高层次新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二五"规划顺利起航,党的"十八大"即将胜利召开,中国发展进入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源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阶段. 国家高新区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载体之一,过去20年,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发展要素集聚,发展规模扩张,发展品质优化,发展效益提升,无不与创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可以让一个国家"富"起来;文化发展,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地"强"起来。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项心灵工程,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建构,是为国家、民族强心健骨。我们需要掌握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简化",也不能"简单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中的各项任务,科技部会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开展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为保证制定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近日在北京召开了《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科技部组织编制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  相似文献   

9.
走进潍坊高新区的高新技术成果展厅,一个个"高、新、优、强"的发展成果令人震憾——承担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工程、国家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承办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首届中国软件工程标准高峰论坛,建成25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拥有21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30家高新技术企业、166个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主要创新指标进入全省国家高新区前列,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潍坊高新区正成为齐鲁大地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一个高地,成为推动世界风筝之都科学发展的强力引擎.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中葡论坛发展已走进第15个年头,不仅直接促进了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而且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并强调"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站在新起点,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葡论坛,既面临着国家援外体制机制改革、市场机制发挥、澳门服务能力、中葡基金改革、葡语国家能力建设等挑战,也面临着"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重大机遇。未来,中葡论坛需在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中寻找新的方向和路径,进一步丰富论坛内涵,加强澳门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葡语国家的参与度,切实发挥中葡基金作用,共筑更加紧密的中葡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南沙是广州发展新的发动机,也是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对南沙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寄予厚望,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南沙的定位提高到"深化粤港澳合作,共建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新高  相似文献   

12.
徐莉颖 《天津经济》2012,(10):76-78
国家审计具有"免疫系统"功能的理念和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的理论是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二者是辨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国家审计发挥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国家治理是"免疫系统"的目标指向,在审计实践中不断的推进国家审计"免疫系统"与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南南合作的典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高度关注。由于两者各自的局限性,文章提出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机制,由金砖国家提供机制支撑,丰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和形式,打造南南合作的新方式。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推动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程度的深化,还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指引和国家"火炬计划"的感召引领下,国家高新区开创了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先河,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地积极响应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号召,大力组织实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伟大工程。伴随着国家高新区所在市(武汉)市长座谈会的召开,围绕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为了做好对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与建设的战略性、理论性和针对性研究,2003年,在国家高新区一批同仁志士的倡导下,  相似文献   

16.
王德刚 《山东经济》2013,(1):132-136
随着黄河三角洲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进入了历史的快车道。作为国家第一个明确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发展指向的经济区,"黄三角"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也应该以国家战略框架为依托,以低开发、低污染、高效益为基本原则,以生态旅游为产品开发方向,构建符合国际水准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使"黄三角"生态旅游具有与国际对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政策作为社会特定时期文化运行规则的体现,是国家对文化发展有组织的指导和管理的依据,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它不仅是国家政策体系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文化制度的一种显现.在中国文化政策选择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的矛盾,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矛盾实际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要减少这种矛盾,就要构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局面,此外,还需要"文化控制"与"文化参与"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荣昌地处川渝交界处的腹心,是重庆与四川毗邻城市最多的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荣昌找准定位、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就自身发展明确了新的目标: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十三五"期间,荣昌区招商总额2982亿元,是"十二五"的5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3家,是"十二五"末的8倍;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入选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相似文献   

19.
正为客观监测和评价国家创新能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从2006年开始开展了国家创新指数研究工作。前三部《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已先后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是该系列报告的第4期。《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评价报告,建立了包括"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  相似文献   

20.
卢润德  王倩 《特区经济》2010,(12):208-209
信息产业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突出体现。广西要抓住北部湾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文章从产业链构建角度,分析了广西信息产业产业链情况,结合广西信息产业最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信息产业产业链集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