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力行业管制改革与市场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许多国家对电力行业进行管制改革和重组,以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然而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电力市场化改革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以2000-2001年加州电力危机为例,对电力管制改革所引发的市场风险进行分析,并就我国的电力改革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电力行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电力行业的垄断和竞争问题,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正在关注和研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研讨情况来看,对破除垄断引入竞争、“厂网分开”、“竞争上网”、“西电东送”、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保留自然性垄断,废除行政性垄断等一些大的原则问题的看法基本上取得了共识;中国目前是否已具备改革条件;中国电力改革的未来模式,则需进一步地探讨。本文仅就这三个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电力行业民营资本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青 《经济论坛》2005,(13):59-60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若干规定》的出台,电力垄断的坚冰日渐消融,国资、民资、外资等各路资本正在竞相进入电力市场。电力建设市场中,除了重组的五大发电集团担当“领头羊”角色外,香港华润、国华电力、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山西国际电力投资公司、北京国际电力投资公司、浙江能源开发公司等地方电力投资主体也非常活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也开始加入到建设基地的争夺战中。  相似文献   

4.
电力行业价值链核心流程与电力市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莲秀  许定  叶盼 《当代财经》2002,(11):56-57
为统一研究各个国家多种多样的电力市场模式的形成动机与运行行为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文章从电力行业价值链核心流程分析着手,归纳出电力市场的理论上的理想管理模式,为研究国际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我国未来的电力市场管理模式设计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5.
跨区电网互联是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的电力市场体制完成了对原有电力资产存量的分割,但要实现基础性公共部门的目标,防止新的电网垄断和电源市场卡特尔的产生,还有赖于市场化的运作思路和操作手段及公共权力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吕金作 《当代经济》2003,(11):42-43
当前电力行业投融资面临的挑战1.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风险。改革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到现在为止,电力体制改革仅仅是拆分了国家电力公司,形成了五大电源、两大电网。它们在竞争过程中,相互间的矛盾不会有一个像国家电力公司那样的机构来进行协调。新的竞争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旧的那种平衡又被打破,本身就蕴含着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力体制改革并没代表电力行业的管理模式和观念已经随着转变。多年的顺利局面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电力行业对于面向市场经常的改革缺乏应变和对策,体制的改革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客观上容易造成投资融资管理混乱。  相似文献   

7.
电力行业改革的目标是在市场化导向下提高企业的效率.本文运用DEA对2002-2007年我国电力行业39家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由于电力行业改革尚未完成,整体上电力上市公司的效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分地区的排名显示,东部地区电力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要优于中西部地区.未来电力行业改革要着力提升企业的各项效率以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车玺 《经济视角》2013,(12):35-36,23
电力行业因其公用事业属性,历来受到较多政府管制,且伴随行业发展,制度改革落后,已经严重影响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质量,迫切进行市场化改革。当前电力行业宽松的供需环境和稳定的盈利水平为市场化改革提供良好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改革相关的文件内容指明了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引入大用户直购电、开展竞价上网,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保障全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促进效率提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国兴 《经济论坛》2005,(15):76-78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从电力能源消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和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来看,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20.60%上升到2000年的41.72%,同期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1980的4.81%上升到2000年的11.2%,电力行业已成为能源工业中的支柱产业。电力工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的作用,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影响电力行业周期的因素分析 电力行业作为公用事业,属于防守型行业,因此行业周期和经济周期虽然相关,但其起伏情况不如消费品行业和经济周期那样紧密。从以往电力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电力供需的平衡情况构成了,电力行业周期的轮回,可以基本上描述为;平衡——过剩(紧缺)——短暂平衡——紧缺(过剩)——平衡。因此需要分析电力的供需状况来导出电力行业的周期。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存在着体制性障碍、电源结构不合理以及电网建设落后、地区发展不均衡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应借鉴欧盟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市场化改革为基本取向,逐步完善我国的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俸正良 《时代经贸》2007,(5Z):58-58,60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要进行市场化改革。本文将就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力体制改革成为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主题,建立电力市场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科技进步成为电力市场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框架已经确定,目前巳进入实施阶段,回顾了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电力交易市场化的运营状况,介绍和分析了发电侧技术支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并结合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逐步建立电力交易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诚信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遵纪守法、讲求信用,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能源问题无论从资源占有量和结构上看,还是从利用效率上看,都非常突出。人均资源占有量,我国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样,但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又使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尖锐。电力行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使电力投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电力需求侧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十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对其电力产业进行了重大的结构调整,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行业监管重构已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这场世界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电力批发交易市场机制,逐步放松发电和售电端政府监管,同时改革输电、配电环节监管方式,建立适当的电网公司激励监管机制。电力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最初形式,是在电厂建设的过程中引入投标和拍卖机制,这种机制的引入在提高行业投资的长期效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电力行业规模经济的减弱,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7.
电力行业中的规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量智力、政治和经济发展因素开始融合并持续到整个80年代,已经引起了传统的自然垄断观点的根本性变革。这些近来的变革包括:(1)对国家公共事业制起源的观点修正;(2)在理论和经验上对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提出挑战;(3)在回报率规制(RORR)下;(4)政府使用所有权和规制,在经济上的规文已经遍及全世界,并弱化了对改革的政治对立。  相似文献   

18.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也成大势所趋。但对电力这种特殊商品,无论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还是在体制完善以后都必须有规划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构建了一个考虑改革前电力市场发展平衡度的理论模型,利用2003年中国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同时考察了该项改革对发电部门与供电部门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拆分显著降低了发电企业的生产率,但提高了电网企业的生产率。进一步分析表明,纵向拆分对发电与供电部门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差异与改革前电力行业内部发展平衡度有关:在改革前发电部门投资更受重视而供电部门投资更受抑制的地区,纵向拆分会增大对发电企业生产率的抑制效应,并扩大对电网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养老保险成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深化电力企业改革,加快电力行业的发展,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用电力行业全部职工的、保障方式多层次的、兼有保障和激励功能、管理制度科学化、基本模式一体化的电力行业养老保险制。本文就电力行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展开论述,阐述了电力行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对全国电力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