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债务重组准则为切入点,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会计准则颁布前,我国执行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是1998年6月正式公布,2001年修订的版本,文中称旧准则。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旧准则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为了防范企业利用会计准则的缺陷进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促使我国债务重组会计与国际惯例趋同,又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具体准则,并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文中称新准则。  相似文献   

3.
韩福才 《财会通讯》2021,(3):119-122
2019年5月16日,经过征求意见后,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经过我国财政部会计司修订后发布;该会计准则从特殊交易会计处理、计量和信息披露的规定等角度规范了债务重组准则,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实质性趋同.本文对债务重组准则修订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比较和评述了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核心变化内容;以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实务案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新债务重组准则下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提出债务重组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务重组准则是我国特有的会计准则。本文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指出了新准则的突破之处及不足的地方,并提出了新准则下企业债务重组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不断拓展的资本市场。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着重对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进行了分析,并就新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重组方式、会计处理以及对企业财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诠释新债务重组准则的科学性、优越性和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制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曾与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澳洲会计准则和我国台湾会计准则作过考据和比较。分别相当于: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号—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困难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 114号—债权人对贷款减值的会计处理; 澳洲会计准则指南第11号—债务人对困难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台湾的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的第13号—财务困难债务整理的会计处理准则。 在债务重组定义上的中外差别在于: 美国准则的差别,仅在于其引入现值计算来判断债权人是否作出了让步; 澳洲把债务重组的定义指…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国构建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体系包含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就是其中之一。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笔者主要针对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是一大特点,其中所得税会计准则和债务重组准则都根据国际会计准则有所调整,同以往有很大差异。同时,所得税会计准则和债务重组准则增强了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的协调性,消除了原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存在的差异,使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和纳税处理方面进一步统一,协调了两法的关系。《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只能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问题,而取消了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和损益表负债法;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巧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本文就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存在的采用账面价值计价会产生负面效应,以及会计核算存在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中债务重组准则变化较大。本文通过揭示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现状,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债务重组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同时又为防范少数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操纵利润的企图,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计量模式、损益确认等方面较之旧准则有显著变化。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发布实施会对企业会计信息、纳税行为及上市公司利润等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会给会计准则的完善、企业改革及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构建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该体系包含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就是其中之一.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笔者主要针对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某些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在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一、研究背景债务重组准则的巨大变化是新会计准则一个显著特点。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更倾向于与国际财  相似文献   

14.
唐晓春 《审计与理财》2000,(3):34-34,40
随着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 ,新的具体会计准则不断出台。至1999年底 ,财政部已颁布了九个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债务重组准则、收入准则、建造合同准则等准则的颁布实施 ,对税收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债务重组准则对税收的影响该准则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在准则中 ,对企业纳税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三个方面 :债务重组收益、债务重组损失、或有支出。债务重组收益是指企业以现金清偿某项债务时 ,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 ,或者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  相似文献   

15.
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再次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称新准则)。本文从债务重组的内涵、债务重组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等方面与旧准则相比,从中找出其差异,从而加深对新准则的学习理解。  相似文献   

16.
谢海洋 《会计之友》2012,(34):35-37
文章研究目的是探讨为什么中国债务重组准则在8年内会出现3次变化,对1998年、2001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变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1998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完全偏离了国际会计准则,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倒退。其原因是由于准则制定者观念错误,未认识到非市场化的证券市场监管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会计准则只是证券市场监管所利用的工具,因此,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适当地扮演了证券市场监管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组的会计准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对比研究,着重阐述了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进步性与合理性,其主要表现在定义、重组资产的计量属性、债务重组中损益的确认处理方式以及在报表中的披露事项等方面。同时,也分析了新准则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是我国会计实践迈出与国际趋同的实质性一步,其中新债务重组准则成为会计界学者讨论的热点。起初人们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利弊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或推测上,如今新准则在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一年多,本文将结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结果,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问题进行理论剖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此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但由于准则自身所存在的漏洞和一些人为因素,在  相似文献   

20.
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具体应用 2006年新会计准则把债务重组的计量基础由账面价值改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与旧会计准则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