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移动同时运营着GSM网络和TD—SCDMA(简称TD)网络,很多城市的6SM网络负荷已接近警戒线,而TD网络负荷却处于超闲状态,TD网络利用率低。本文提出基于2/3C互操作参数优化的G/TD分流方案,通过分场景的参数设置,可有~tt,t41-TD网络利用率,缓解或减轻GSM网络的负荷压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业》2008,(10):4-5
9月20日,由中国移动牵头的3G本土化网络——TD—SCDMA在武汉投入建设。多普达公司已增资近1亿元新添2条生产线,其3G手机研制已进入入网测试阶段。此外,武汉虹信通信技术公司今年投入1300万元.用于3G直放站的研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3.
数字媒体     
《中国报业》2010,(12):4-4
11月17日,中国移动负责人在“2010TD网络创新研讨会”上表示,今年年底TD—SCDMA网络扩容项目完成后,中国移动的TD网络将覆盖我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  相似文献   

4.
3G困惑     
祖斌 《新财富》2005,(4):70-77
纯粹以技术推动的3G一直面临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尴尬,而且商用四年来至今.仍没有一个网络的数据传输可以达到其宣称的理想状态,凸显出现阶段3G“神话”的技术泡沫。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移动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的融合,而沿着2G电信网的思路发展确立的当前3G商用标准并不能适应互联网非对称传输的要求,随着众多新兴的无线接入技术市场步伐的加速,就今日的3G标准描绘未来市场最终都没有什么意义。对于中国来说,上不上3G远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尽快将TD—SCDMA标准推向市场。在市场中磨合并融合新兴无线科技锤炼出新的技术,才是中国标准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TD—SCDMA成为3G国际标准之一,被认为是我国科学研究从跟踪到创新的一个突破,这表明了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TD—SCDMA所蕴涵的巨大的产业能量以及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战略作用,已经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在技术上兼顾了2G的成熟应用技术,未来3G系统所采用无线技术应具有高频谱利用率、高业务质量、适应多业务环境,并具有较好的网络灵活性和全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移动通信发展进程中2G所面临的问题为背景,介绍了ITU通过的包括我国TD-SCDMA提案在内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并在比较3G主流技术的同时简述了TD-SCDMA的特点,提出了我国2G向3G演进的方案及其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8.
如何利用WLAN网络分流TD数据业务流量,提高网络竞争力,是中国移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选用WiFi基站,并与现有TD基站天线共抱杆安装,在室外对目标建筑(区域)进行有效覆盖,从而可以实现规避室内布线,降低建设成本和减少维护量,在这种建设方式的关键问题是避免TD基站与蜂窝式WiFi基站共抱杆安装的射频互干扰.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TD基站与蜂窝式WiFi基站共抱杆安装时射频互干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小燕 《中国广告》2009,(12):25-26
2009年1月7日下午2点30分,工信部发放的三张3G牌照终于花落各家,中国移动获得了中国自主研制的TD—SCDMA牌照。抓住TD—SCDMA是中国自主创新的标准,中国移动在牌照发放当天就开启了3G时代的品牌标识“G3”,主打自主品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吴国庆 《商场现代化》2005,(27):173-173
一、引言 4G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提前进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视线的原因主要有:3G网络建设复杂,频段执照昂贵,缺乏具有足够推动力的核心应用,没有达成全球统一的标准,不是基于IP的体系结构.4G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它只是开发者的一种设计概念.目前比较详细的解释有:"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概念可称为广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p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广带无线固定接入、广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广带系统和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基于地面和卫星系统).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系统".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目的是人们将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改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这一进程中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相关关键技术做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直放站是无线覆盖网络的延伸,在2G网络中,直放站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网络覆盖作用。目前随着我国3G如火如荼的建设,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直放站主设备厂商不断推陈出新,数字化、智能化、节能化的WCMDA数字光纤直放站设备得到大规模应用。本文论述了利用了R R U与数字光纤直放站综合组网,进行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马上懂4G!     
正近年来LTE商用网络数根据GSMA在2013年8月末发布的全球4G LTE网络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全球已经有79个国家部署了206张商用LTE网络,另有10个国家/地区的运营商宣布建设52张LTE试验网,全球4G用户已经超过了1亿。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时颁发了"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牌照,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业正式步入到4G时代。4G标准包含FDD-LTE和TD-LTE两种。TD-LTE不仅被认为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标准,而且还被认为是中国移动摆脱3G颓势的重要工具。2014年,我国4G投资预计达到1000亿元,中国移动将建成TD-LTE基站超过50万个,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将开展TD-LTE规模网络建设和FDD-LTE网络技术试验。2014年底前,预计实现超过300个城市覆盖4G网络,用户超过3000万。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03年,T-Mobile就率先引入WLAN技术,并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WLAN站点,如今WLAN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目前国内WLAN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年增长率保持在110%左右。WLAN解决方案也广泛服务于中国联通等广大运营商对于网络现热点区域的覆盖,不2G/3G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TD-LTE部署后,为保护现有投资、降低运维成本、优化信令负荷,2G/3G/LTE融合组网是后续网络演进的主要方向。因此MME/SGSN融合组POOL方案是ECP核心网引入策略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将结合不同阶段TD—LTE业务定位及各省GPRS网络现状,根据MME/SGsN融合组POOL的关键问题,提出在不同阶段MME/SGSN融合组POOL方案,为后续MME/SGSN融合组POOL提供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云山 《浙商》2013,(18):112-113
近几年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连续投入十多亿资金与巨大的人力,开展移动3G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实现了移动3G网络在覆盖、网速和应用体验方面的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国3G技术的网络特性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上第三代移动通信商用网络推出的增多,以及中国3G执照的发行,2G核心网向3G网络的推进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作为工作的重点,3G无线网络的推广及使用将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主要介绍3G技术的网络特性及中国3G网络三大运营商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在集中性较高的感知区域中,移动群智感知网络节点在无控制的模式下,容易产生感知数据冗余度大幅升高的问题,降低了网络感知质量。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对感知区域进行时空域划分,并对感知过程进行建模;然后引入单元格充足感知覆盖概念,设计了一种基于覆盖表信息融合的移动节点协作感知数据收集算法。实验仿真表明,相较于原始感知模式和本地控制模式,该算法能大幅消除感知冗余数据,从而提高感知网络的数据质量,同时节约移动节点代价。  相似文献   

18.
《商界》2007,(1):58-59
现状勘察2007年,迟迟未能发放的3G牌照有望尘埃落定,而等待多年,承受了巨额亏损的大唐电信,很可能借此东风咸鱼翻身。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06年的3G事件与大唐电信之间的联系: 1.1月,信息产业部颁布TD—SCDMA(以下简称TD】为我国通信行业3G标准,在此消息促进下,大唐电信结束了持续3年的亏损,在一季度即实现赢利。  相似文献   

19.
方芳 《浙商》2010,(8):104-106
中国移动在本次世博会中首创的核心是“创新业务”与“TD建设”,让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移动的TD如何完美演绎3G生活。  相似文献   

20.
对高铁场景下TD覆盖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高铁技术方案提出高铁TD组网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