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案是教师进行面授辅导的书面依据,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并为辅导教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教材。因此,教案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面授辅导的成败。尤其是农广校教育,采用以学员自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成人远距离教育模式,决定了学员参加面授辅导的时间非常有限。要想在此种条件下提高面授辅导的质量,教师应预先备好课,尤其是编写出实用性强的教案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重视发展县级远程网络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县级农广校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仍然采取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进村辅导授课,条件好一点的采取声像教学等方式进行,远远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现代远程教育为农广校开辟了新的教育培训模式。强化远程教育网络建设。通常认为,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过程: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吉林省农广校为强化中职教育职能,提升创新能力,结合全省农村发展的实际,创建了远程在线教学平台,开展中职学历信息化网络教学。吉林省农广校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结合传统教学的教、管、学、测四个关键环节,在远程在线教学平台中建立了学员学习和教学管理两大系统,并做到数据联通。远程在线教学平台包含招生录入、学员学习考核、学员管理、答疑辅导、学员毕业等教学及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在河北省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对日常的学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了解全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情况,进一步规范教学各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6月至9月,省农广校对全省52个市县农广校教学班进行了调查研究,力求找到更适合农广校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模式,推动全省农广校中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顺应农村和农民教育的需求而建立,又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的。农广校成立的初哀就是满足基层农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几十年来农广校深入农村、贴近农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农民开展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一个路子。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14,(11):F0002-F0002
<正>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工作会议9月25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议交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研讨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来自全国各省农广校以及教育部职成司、农业部科教司和中央农广校共8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还参加了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议,并走进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教学点、农广校学员创办的家庭农场以及依托农民合作社建立的田间学校,深入了  相似文献   

7.
采取现代化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远距离传播知识信息,同时,组成班级就近实施面授辅导,是我们电大教学的基本模式。电大的教育对象主要由在职职工、社会青年、从业人员及应届毕业生组成,学习形式有脱产、半脱产和业余之分。学历层次分为大专和中专。学员特点年龄偏低,正处在趋向成熟而又不真正成熟的不稳定阶段,纪律比较松散;学习目的也不很端正。根据学员的这些特点,我们必须加强对电大学员的管理,才能保证电大的办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近日,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上,各省级农广校校长交流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探讨了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本期刊登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东农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地对稳定发展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新  相似文献   

9.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顺应农村和农民教育的需求而建立,又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的。农广校成立的初衷就是满足基层农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几十年来农广校深入农村、贴近农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农民开展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备受社会和政府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是试点的一项重点工作,远程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远程教育是学员与教师、学员与教学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培训形式,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广校成立之初便立足农民远程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广校远程教育已然发展成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方式有机结合的教育培训形式,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成人中等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下设昌平、房山、延庆等13所分校,乡镇及村办校教学点70多个。秉承"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的办学宗旨,近年来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北京市农广校统筹规划,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手段,结合远程教育与面授的学习方式,对郊区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开展远距离教育的学校。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培训方式,在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广校要完成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重任,就必须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在此,就农广校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要求,强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中央农广校在部分市县农广校建立了9个农民中职教育联系点,联系点将成为探索农民职业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试验点和示范点,加强农广校体系中职教育工作上下联动、工作推动的渠道和平台。本期经验交流刊登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西湖区分校、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庄河市分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泰兴市分校、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浦分校等4个联系点开展农民中职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以希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农民职教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层实践依据和素材,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教育培训目标的基础工具。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已经走过了近40年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十年里,作为新生事物的农广校扎根农村广阔天地,创编适应农民需要的文字教材和声像教材,出版发行各类教材117种1420万册,为数以百万计农广校学员提供了学习保障,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农业远程教育学校。九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农广校先后开发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系列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14,(5):38-39
<正>史红,一名农村科技教育工作者,从事农广教育19年来,从一名农广校的"门外汉"成长为全国教学能手、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并当选山东省第九次、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成为山东省农广校系统的骄傲。脚踏沃土闻禾香三尺讲台圆师梦1994年,史红从一所乡镇中学调入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滨州市滨城区分校工作。初到农广校,她发现大学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并不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在农村的普及,1987年2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利用电视卫星频道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学校的教学节目,开展农村广播电视教育,实现了文字教材、广播、电视有机结合的多种媒体教学.20世纪末,电脑的普及,INTERNET、E-MAIL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已经有人利用网络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在网上进行农产品交易,网络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实行网络教学的条件也趋于成熟.现代化远程教育技术为农广校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音像教学向多媒体教学的转变.农广校体系要利用现代各种技术、媒体和网络等资源来建立自己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要把教与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把各种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17.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顺应农村和农民教育的需求而建立,又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的.农广校成立的初衷就是满足基层农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几十年来农广校深入农村、贴近农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农民开展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一个路子.  相似文献   

18.
广播教育是农广校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农广校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多年来.河南省农广校一直高度重视广播教育工作.积极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认真搞好电台播出和“致富早班车”下乡进村试点工怍。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既有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学员、教材方面的因素。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新型学校,从教育者来看,农广校选用的是全国高水平的主讲教师,他们知识渊博,功底深厚,经验丰富;从受教育者来看,学员具有初、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教学媒  相似文献   

20.
在农广校教学辅导中运用多媒体,既要重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又要正确地把握多媒体与教材、多媒体与教师、多媒体与学员、多媒体与当地实际情况的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