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及高标准的数据要求,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及高标准的数据要求,是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前所未有的挑战。7月1日开始施行的《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汇发[2015]27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整合了原有的操作性文件,调整了免申报的限额和范围,简化了电子单据的相关要求并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温建东 《中国外汇》2015,(15):26-27
国际收支统计可以全面反映一经济体涉外经济交往情况和对外资产负债状况。对《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的修订,可以在提高数据质量的同时降低统计负担。新修订的《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完善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大事,对未来相关工作的改革、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细则》修订背景国际收支统计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统计账户之一。它全面反映一经济体涉外经济交往情况和对外资产负债状况,  相似文献   

3.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存在五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政策法规理解上存在不一致。新旧版《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都要求银行解付或贷记入账后进行申报或统计,各银行理解为,涉外收入只要没有解付入账,就不需要统计和申报。二是银行服务创新造成申报主体申报义务流  相似文献   

4.
铁军 《中国外汇》2009,(15):19-19
银行作为联系申报主体和监管部门的,纽带,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案中的银行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在大力拓展国际汇兑业务的同时,国际收支申报的管理却跟不上,导致大面积的国际收支数据漏申报。  相似文献   

5.
(1)申报制度认识模糊。外汇指定银行申报人员对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等规定掌握不准,比如把5日申报误以为涉外收人的涉外支出的申报都是5日期限。  相似文献   

6.
徐卫刚 《中国外汇》2009,(15):16-16
日前,外汇局网站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境内非居民收付款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汇综发[2009]85号,下称《通知》),在简化银行、企业操作程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通知》自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原则一:发挥统计职能,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申报主体对蛋际收支统计的认知程度和申报意识。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实行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申报主体的作用尤为重要。申报主体对申报的认知程度和申报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加强宣传将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另外,国际收支申报办法及其相关的操作规程也应从法规上进一步增强对申报主体的约束力,明确申报主体、银行等应履行的义务,细化对申报主体违规行为的处罚细则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因国际贸易而产生的代付业务,带来了一系列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问题。为了及时、准确、完整地完成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工作,有必要对国际贸易中境内银行代付业务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莉 《中国外汇》2007,(2):80-82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是国寐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国寐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银行、企业、个人均有义务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就国际收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或者普查。《中国外汇》拟从本期起开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指南”专栏,希望能够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具体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并帮助数据使用者了解相关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首先是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原则要求,认真制定出考核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质量的奖惩办法,并依照该办法分别要求辖内外汇银行签订责任书;其次是稳定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人员队伍,由外汇银行遴选,外汇部门建立业务档案,以便加强跟踪管理;再其次是本着“培训上岗、执证上岗、规范上岗”的原则,先后3次采取现场技术练兵与书面业务知识答题等方式,积极加强对外汇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11.
李万里 《中国外汇》2009,(15):63-63
外汇金宏系统作为金宏工程的子项目,自2008年12月1日试点运行以来,普遍反映金宏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优势明显,同时存在完善的空间。优势明显 国际收支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金宏系统使申报数据的采集由银行记账系统直接导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简化了银行的申报程序,避免了申报数据错报、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从199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办法实施以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从间接申报扩大到直接投资申报、汇兑业务申报、境内金融机构直接申报等多种类型,从手工申报发展到电子申报,从单纯的数据申报工作提升到对数据查询核对管理工作,同时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操作比较规范,统计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由于申报操作规程、系统程序设计、功能开发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系统的不断进步,企业涉外收入通过网络替代传统到外汇指定银行柜台办理国际收支申报逐渐成为必然趋势,《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执行任务规程)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了企业涉外收入办理国际收支的网上申报流程。本文就2012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开展网上申报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提出深入推进此项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1月1日实施新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以来,国际收支统计在数据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国际收支统计已成为国家外汇管理政策制定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涉外业务的增多,跨境外汇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统计在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方面变得日益重要。最近,我们对基层银行国际收支统计进行了全面核查,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系统风向标     
湖北省分局湖北省鄂州中心支局新版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运行存在问题情况反映新版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自2006年12月4日上线以来,运行基本正常。新系统以智能化程度较高,部署方式灵活,分析功能强大等特点,减轻了银行和申报主体的负担,提高了外汇局和银行的工作效率。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其优势和成效是明显的。但新系统在运行  相似文献   

16.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晓华 《黑龙江金融》2006,(4):42-42,48
一、间接申报和汇兑业务统计申报中存在的问题(一)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中存在的问题《1.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中所属行业和企业属性范围分类不全,以致一些填写单位很难确定自己属那一类,造成企业所属行业与企业属性不准确。例如“所属行业码”,企业的经营范围往往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1.间接申报信息事后录入,导致涉外收入数据统计不准确。银行在收到涉外收入款项进行外汇收入业务会计处理时,申报系统未能实现业务数据直接向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转换,而是事后制作涉外收入统计表,据以逐笔录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在统计表的制作和数据录入过程中,申报信息不可避免地出现遗漏、错误,导致银行统计数据统计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海外代付业务在付款路线上存在着不同的结算方式。与之相应,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处理的方法和细节也会有所不同。在银行结算中,经常会出现在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代付业务类型。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代付中的申报,对银行来讲乃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海外代付业务在付款路线上存在着不同的结算方式。与之相应,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时,处理的方法和细节也会有所不同。在银行结算中,经常会出现在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代付业务类型。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代付中的申报,对银行来讲乃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不断修订、完善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我国平衡国民经济指标、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基础,成为了我国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和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内容、交易类型、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跨境投资、金融衍生品等新产品,以及电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层出不穷,这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全方位普及国际收支统计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