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内保外贷业务对于企业可以解决境外分支机构的融资难问题,其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而对于境内银行,反担保企业缴付全额保证金等抵押物,履约无风险又可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内保外贷业务受到银行和企业的推崇.而近年来,受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实体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内保外贷呈现集中履约现象.内保外贷履约使或有负债即时转为外债偿付,所产生的大额资金流出等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影响下,贸易融资业务飞速发展,创新更是层出不穷,其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内保外贷业务更是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青睐,由于其可以解决中国国内企业的境外全资附属企业或参股企业的境外融资问题,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中国国内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利用自身海外分支机构及其庞大的代理行网络,内外联动,正大力发展内保外贷业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贸易融资业务飞速发展,创新更是层出不穷,其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内保外贷业务更是受到银行和企业的青睐,在我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今天,内保外贷业务无疑是银行和企业的首选,内保外贷业务在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本文拟对业务的机遇与风险进行分析,为商业银行发展内保外贷业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析内保外贷频繁履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保外贷是跨境担保的一种,当前在境内贷款额度收紧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双重因素影响下,不少银行"内保外贷"业务急剧升温,从而使银行内保外贷履约成为资金流出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对银行内保外贷履约监管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2014年的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改革,内保外贷作为"走出去"企业获得境外融资的增信手段,经过快速增长后,近年出现部分业务的集中履约。由于内保外贷履约将引起国际偿付,给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稳定带来影响,因此内保外贷的集中履约一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天津市内保外贷业务存在潜在风险,应从多方面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面对优势资源的转化,现有跨境业务可从融资与外汇产品向表外业务延伸,从提供交易性服务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转变。跨境业务是指银行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型企业及境内外贸型企业为服务对象,以跨境人民币与境内外联动业务为支撑,在境内外市场上为其配置的一系列融资与资金产品的总和。当前,中国银行业通过境内外机构联动,不断创新设计出内保外贷、海外代付、风险参与、跨境结售汇等产品。  相似文献   

7.
融资性对外担保业务属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核心特征是“内保外贷”,通常由四方参与:境内母公司与境外子公司、境内银行与其境外分支机构或其他国际性商业银行。境内银行在接受境内企业人民币全额质押、存单、债券、票据等各种形式的反担保后,以信用证、承兑、保函、承诺等保证方式从海外分行、境外银行、本行离岸部获取贴现、代付、授信等各种外汇融资便利,为境外子公司或关联企业延迟进口付汇、提前出口收汇等提供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伟 《中国外汇》2013,(23):74-75
“内保外贷”与“外保内贷”是外汇管理政策中,用以支持境内、外企业进行境内、外融资的方式,是人民币没有实现可自由兑换下产生的特定政策,对支持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方斐 《中国外汇》2020,(2):46-48
随着更多支持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措施政策的出台,跨境融资灌溉实体经济的渠道变得更加顺畅。银行应抓住市场发展的契机,不断丰富跨境融资模式,实现银企双臝。降低融资成本由于境外外币融资利率长期低于境内,银行多采用由境内银行担保,通过境外银行或境内银行离岸部向境内企业发放外债,即内保直贷模式(银行担保+借入外债+结汇使用+汇率锁定),以此替代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的境内贷款业务相比,商业银行外保内贷业务涉及境外当事人,受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规范,在法律适用、当事人主体资格判断、担保行为效力、担保权利实现方式等方面均存在特殊性,法律风险加大。本文拟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在办理外保内贷业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有法律风险,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减少和避免外保内贷业务的法律风险,提高银行债权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双向开放的格局正在向纵深发展,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自2014年以来始终保持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的地位。作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部门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简化境外投资外汇登记的同时,先后出台了境外放款和内保外贷等多项部门规章,支持境外投资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融资渠道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也需要看到,现行境外投资业务跨部门、跨业务以及条线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业务发展状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对外投资业务秩序,也加大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亟须对管理模式予以完善。在全面分析境外投资、境外放款和内保外贷三项业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提出了统筹安排、协同监管的监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季伟 《中国外汇》2014,(9):71-72
内保外贷是指由境内企业向境内商业银行提出申请,由该商业银行向境外金融机构开立融资洼保函,用于担保境外企业的授信。各方当事人如下:担保人指商业银行境内分行,被担保人是境外企业,受益人是指提供授信的境外金融机构,被担保人是担保申请企业。此模式一般适用于在境外设有窗口平台公司(“走出去”企业),且有正常对外支付需求或与境内有贸易收支往来的进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13.
内保外贷业务是为促进境内火型中资机构“走出去”、解决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由银行办理的境内担保、境外直接贷款的境内外业务组合,以实现银行对跨国经营企业集团的境外授信。近几年在金行的共同努力下,缝行内保外贷业务总体发展平稳,资产质量较高,综合成效提升,在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支持服务“走出去”优质客户,强化风险统一管控,统筹运用好境内外资源,提升整体回报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自2010年7月外汇局调整了对外担保外汇管理办法,在诸多方面放宽了对银行办理对外担保业务的限制之后,内保外贷业务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对支持境内机构“走出去”提供了便利。但在日常监管中,外汇局新疆分局发现,在内保外贷业务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资企业境外担保项下境内贷款政策在广东试点,为中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实现了中外资企业外保内贷的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16.
张晓冬 《新理财》2013,(1):38-39
内保外贷是一种通过跨境贸易融资不断滚动套利的低成本融资运作手段,但受中国外汇管制束缚,其规模与形式始终得不到突破,且无法普遍适用于所有银行和企业。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内保外贷模式的创新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成为银企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燕群 《新金融》2015,(5):33-36
跨境人民币业务蓬勃发展拉动国际贸易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境外分行通过假远期信用证业务,以境外利率成本为境内分行提供资金,由境内分行以境内贷款利率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银行可获得较大利差,但是在该种业务模式下,资产计入境外分行表内,增加了境外分行流动性比率压力。本文探索人民币项下假远期信用证福费廷业务的代客理财模式,试图利用境内代客理财资金通过QDII投资经境内分行承兑的、境外分行假远期业务下的国际信用证,盘活体系内资金、突破流动性比率限制,并且利用假远期业务的利差优势,为商业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着江苏省"走出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11年下半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放宽了企业对外担保的政策限制,企业的"内保外贷"业务在江苏快速发展,缓解了这一难题并产生了很多积极效应。但该项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及风险隐患。本文结合江苏实际,在分析企业"内保外贷"政策效用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力“六稳”“六保”,全面推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地,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出台20条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措施意见,从开通绿色通道畅通贸易结算,推行贸易项下电子单证审核,创新服务模式支持跨境电商发展,便利资本项下资本金和外债等收入的境内使用,鼓励采用境外项目融资、海外投贷基金、并购基金,人民币双向跨境资金池、自贸区银行对境外企业和银行的融资等多方面支持和便利涉外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精准对接全省外资外贸企业需求,全力助推涉外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云南省企业海内外业务发展需求逐年增加市场拓展,在这一国际化布局过程中有大量的资本跨境运作需求。针对企业需求,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推出跨境双向通业务,助力企业跨境资本运作。跨境双向通业务包括跨境人民币境外放款和跨境人民币贷款两部分。由于境内企业境外直接申请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