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引领风气之先”的气魄一直沉淀在合肥人的骨子里。1993年,合肥掀起“万燕”的红盖头,世界第一台家用VCD诞生了。历史上,合肥拥有不少第一: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空调,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建成中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他们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均引发出革命性的效应,然而合肥却没能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赚个钵满盆溢,那些本应成为合肥高新技术的龙头企业先后转投他乡,在外省发扬光大。一场轰轰烈烈的科技造富运动,让合肥感受到切肤之痛:作为造富运动的发起人,合肥多次扮演了“替他人做嫁衣”的角色,没能为自身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合肥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科技城市,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是合肥人现在最关注的话题。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机遇之门再一次向合肥透出一条缝隙——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和能源稀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内移至华东经济板块的腹地,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与安徽省“东向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不谋而合。2004年11月12日,科技部正式下文:同意合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合肥科学城”隆重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正在开垦一块自主创新的试验田。为使机遇不至于再次掠合肥而过,作为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的领头羊——合肥高新区,在这场对接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战役中,当仁不让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创新成了这里的最强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庆刚  马跃  方俊 《江苏经济》2003,(9):58-59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然而近年农业增产不增效的现状,又使农民种的土地成了难以割舍的“鸡肋”。在沭阳县扎下镇,许多农民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土地流转渐成风气。农民不仅可以从租地大户那里获得一定的土地转包收益,而且还可以出外安心打工、放心挣钱。既得“鱼翅”,又得“熊掌”,土地流转俨然成了扎下农民增收致富的“跷跷板”。  相似文献   

3.
10年过去了,青岛人没有忘记“波螺油子”,那份对“波螺油子”的浓浓情结,通过各种形式传达着,“波螺油子”成了名家笔下的油画、成了影展中的佳作、成了书中的经典插图、成了小说的生活场景、成了网络论坛里的热帖、成了许多青岛人的网名和笔名……  相似文献   

4.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者采访了位于合肥市东二环路上的民营企业———合肥光华预制厂。接待我们的是刘光华厂长及其爱人毛新言同志。俩位皆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他们带着过去艰苦岁月所刻下的烙印以及对新生活的企盼仍然执着地、坚实地在走人生的路。他们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儿一女,都在厂里工作。全家和睦,其乐融融。刘光华厂长是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起正式从事水泥业的生产。她虽是一个女性,但是她没有女性那种特有的娇气,巾帼不让须眉,她恪守着男人能办的事她也一样能办到的理念。她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行行业…  相似文献   

5.
情系任羊成     
江泽民说:“任羊成了不起!”“不要忘记修渠的人们!”穆青流着眼泪说:“我们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些人民的功臣呢?”’侯宗宾说:“真不行,我用自己的工资去负担他们!”腰系绳索,手持钢钎,凭着一根从山顶垂吊下的碗口粗的绳子,在崖间飞荡。钢钎一点,滚滚碎石似流星飞泻;双脚一蹬,矫健身影如雄鹰凌空─—这,便是电视连续剧《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中孙二旺的生活原型、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在虎口崖工地除险时的情景。他当年腰系绳索、咧嘴大笑的照片,如今依然陈列在林州市(原林县)红旗渠青年洞洞口的橱窗里,与潺潺的渠水朝夕…  相似文献   

6.
吕世明 《东北之窗》2013,(19):28-29
残疾人不是“残废人”,他们的青春与梦想同样可以和社会衔接,他们的智慧与才能同样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无数残疾青年组织起来的力量,他们不再为一己的不幸而苦闷、彷徨,他们振作精神,鼓起勇气,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为社会贡献着力量。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老一代残青说过的话:“人和人比,比不出我是残疾;心与心比,我也有一颗跳动的心,我这‘半块砖’也要为人民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魏章官 《开放潮》2002,(9):41-43
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及其适度规模经营,是新时期实现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没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或者说没有土地使用权结构性的调整,就没有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对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制”有方,但“活田”不足。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在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已出现了土地流转不适应、缺规模、引导不得力等现象。今后怎样使土地经营权(使用权)、承包权的流转有新突破呢?“瓶颈”必须突破 土地使用权流转,就需要突破土地家庭承包制的“瓶颈”,建立新的土地经营机制,也就是说要进行土地制  相似文献   

8.
农民对“合作”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合作”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近年来.还拓展到了合作建房这个领域.尤其是在农村个别地区兴起的“生态房”建设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看到了生态房“冬暖夏凉”和合作建房“能项钱用”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企业家,他们经营的事业构成了中国的私营经济,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营企业家或日富豪,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演绎了无数惊心动魄或耐人寻味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胆识与智慧,创造了无穷无尽的财富,让数千万人就业,每年上缴国库以千亿计。他们富了,并没有忘记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的教诲,在老少边贫地区实施光彩事业、支援受灾地区人民及捐资办“希望小学”等等。  相似文献   

10.
小庙镇位于肥西县北部,处于合肥与六安之间,素有合肥西大门之称,现是合肥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小庙镇既是农业大镇又是养殖大镇。前些年3万余农业人口耕种着4万多亩土地,虽终岁劳碌但仍增收缓慢,没能摆脱贫困阴影。在新形势下的小庙镇领导,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准确定位、适时而上。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合肥为依托,以自身特色为基础,抓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压缩常规农业,培植养殖业与种植业。通过较长时间艰苦运作,现已上规模、达档次。全镇已形成5大养殖系列,即鸡、猪、蚕、牛蛙、特禽。为了将养殖业、种植业做大做强,由政府牵头,建立了群…  相似文献   

11.
1974年,朱德元帅叮嘱正在四川省工作的唐克碧:“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你一定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仪陇县家乡很穷,你要多关心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早一点过上好日子。”唐克碧始终没有忘记朱德元帅的嘱托——  相似文献   

12.
正确评价清代的农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中国古代史学者,困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明于前而昧于后,对明清时期的经济作出了不适当的贬低的评价。他们认为,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由于人口增长快,土地垦辟少,出现“人满之患”,“民穷财尽”。社会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局面,变为一个越来越贫穷的国家。与唐宋经济,乃至秦汉经济,都无法比拟。这种论断,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实有澄清的必要。清代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高峰。全面论述并与唐宋乃至秦汉进行比较,实非易事,也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详尽。本文只拟就他们的某些论点与论据,对清代农业经济的几个问题提些看法,与他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韩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乡,自古以来就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党家村及司马迁祠等历史文化资源,正在使这座城市变得灿烂与耀眼。在各大城市都竟相抓本科教育的时候,韩城人没有忘记“职业中等专业教育”。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就业率,连续三年维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4.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10,1(1):98-100
安徽是农业大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位次靠前,但与自然条件相近的周边省份相比,其生产效率却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水平明显低于周边省份。文章分析认为,安徽农业生产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低、特色农业发展缓慢、农牧业转化效率低和生产基础条件建设滞后。据此,“十二五”期间安徽农业发展应实施强基固本支撑战略、粮棉油高产提升战略、“粮转肉”增值战略和特色农业基地化战略等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15.
济战略研究实现农民增收,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农民增收根本的出路在于转移农民到非农产业来,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近几年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在新的世纪里,农业发展不能停留在温饱水平,而要从“吃饭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在此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土地承载压力过大,农业比较效益低。中国户均承包耕地仅7亩多,其中14个省区人均耕地少于1亩,对农民来说,土地已不再是“聚宝盆”,而成了“保命田”。…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当前,面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相对禁锢的土地政策,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却遭遇“两难”:一方面是“老人农业”、粗放经营,相当部分农民对一向视为“命根子”的土地“弃之不愿、用之无心”;另一方面是土地难以顺畅流转,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举步维艰。土地要素怎样才能得到激活,统筹城乡突破口究竟在哪里?日前,我们针对江津区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一些成功做法进行了深人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是有效地促进“三农”裂变,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推进土地有序流动,活跃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地均在积极探索之中。近日,我们深入到土地流转工作做得较好的巢湖市和县白桥镇,就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和流转后经营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发财有三条路可走:垄断、投机、创新。 西部如同“和氏壁”,西部石头多,有谁能看到其中有玉、有金子、有无限商机,谁就可能发财。 西部市场与发财机会 东部企业家大都很精明,他们能看到现成的市场,也很能适应,可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创造性.很难发觉潜在的市场,更不敢去开拓新天地。西部有其特殊性,有独特的资源与巨大的潜在市场。如何认识西部,就如同“和氏壁’的故事.是玉还是红宝石、“祖母绿”,未加工前外表上和一般石头没有明显区别。西部石头多,有谁能看到其中有玉.有金子、有无限商机,谁就可能发财。 中国企业的大…  相似文献   

19.
香港茶餐厅     
早前,跟几位内地的朋友说起,香港的餐厅总有一些菜式,称扬州炒饭、厦门炒米等等。他们说,扬州、厦门并没有所谓特色的炒饭、炒米——很可能是随便说说而已。我问,那么内地有没有“香港一”呢?他们想了一会,有人说,有“香港茶餐厅”。也许,对内地来说,“茶餐厅”三个字,就代表“香港”了。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农村拥有的土地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95%,经过200多年的变迁和开发,“城市化”进程并没有缩减美国耕地面积。也就是说,美国仅有5%的土地被用于城市开发。换言之,今天美国用来种植谷物的土地面积与50年前没有两样,每15年才能开发美国土地的1%。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广袤乡村实现了“发达”和“现代化”,并以“现代化农场”和“乡村音乐”令人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