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师院校以培养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具有教育情怀的师范专业学生为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在高师院校化学专业课程中深挖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化学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高师院校化学专业为背景,结合化学专业的特点,探索其基本理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课程思政教学,从而达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熊健  何峰  洛桑 《化工管理》2022,(32):22-25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评价指挥棒。化学与生活课程是西藏大学理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教师开设的一门校级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课程设置具有一定宽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完善生活常识。文章提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发挥好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为通识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课程思政融入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利用金融学专业课程众多历史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将金融知识、金融技能、金融素养和思政元素充分结合。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金融专业知识,为中国金融安全和长远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金融职业道德的全能型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4.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理念,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达到传道和授业的有机融合。深挖“物理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性质和时代背景进行了课程思政融入物理化学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基础课程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思政元素融入物理化学教学的措施,突出课程思政的地位和功能,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四史教育”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展“四史教育”是近几年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四史”教育与课程思政、专业学习有机融合,能够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根据化妆品技术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挖掘“四史”元素,探究将“四史”元素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学类课程知识体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认同感及科研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培养过程。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培养模式等措施,构建“德育与智育”协同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是很多化学化工材料类学生的专业课程,由于其中涉及的高分子材料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挖掘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文章从科学家故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科研攻关、前沿热点等方面进行凝练,深入探究高分子化学及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元素和德育内涵,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桂林医学院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等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从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团队建设、一课多师、模块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面作出尝试和探索,把“课程思政”融入到高等有机化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提升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为高等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开设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即以此为目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模块,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构建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多元化、持续改进的评价方式。课程思政融入成效表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同时,也积极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思政课程应积极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定三全育人新理念、新思路,结合化工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岗位需求,确定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对接多元教学资源结合多种教学策略融入思政案例,全面达成思政目标,培养时代复兴新人。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思路已经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情感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高职工业分析专业以项目教学法为主,旨在为了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职业教育现状,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树立先进职教教学理念,把教学信息化有效地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开发能力本位课程,优化教学方法。同时,专业课程教学应具有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的重要方法。同时,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从确定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优化...  相似文献   

13.
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以绪论章节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效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进一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服装产品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项目导向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为了达到对学生的“立德树人”的目标,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注重改革课程教学实施方式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有效地融合思政课,在课堂教学中探求中国元素、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文中对《服装产品设计》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设计。  相似文献   

15.
普通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农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普通化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够在掌握化学实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蕴含在实验教学的各个方面中,可以分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爱国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和培养科学素养四个部分。在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基于实验课程区别于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在结合思政教学过程中更要结合物防建设和心防建设。  相似文献   

16.
把课程思政工作融入到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当中,是完成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目标的根本途径。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出发,基于课程思政教改背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案例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实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在初步实践之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有机化学及实验是化学、材料、化工类专业很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传授做人道理、培育爱国情环。文章将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及实验的醛的教学设计,有效将课程思政与教学课程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优秀的化学化工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课程组老师们创新构建并实施中药、药学等专业无机化学“双主体六融合三递进”(263)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和老师均为思政建设主体,融合化学名人、融合社会热点、融合企业案例、融合科技前沿、融合历史故事和融合个人经历,实现课程递进、实践递进、能力递进。该培养模式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了无机化学教学有关的各类信息资源,将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担当等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对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进行思政教学设计,运用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学习环境,构建“虚实结合、六步递进”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理虚实一体,开展以问题为驱动的“导—讲—论—训”翻转课堂教学、“前测—中测—后测”为主的专业知识过程评价和“主客观结合”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0.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思政教育落地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分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以梳理课程中思政元素和实施创新教学方法等作为解决方案,探索思政教育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践策略,以帮助学生学会专业知识和获得实践技能,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