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春供电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吉林省公司党委决策部署,聚焦“三个升级”强信念、增动力、解难题、克时艰,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突出思想升级打造党史学习“三堂课”长春供电公司党委依托企业红色资源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党史“课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国网吉林电力长春供电公司通过一系列产改措施,提升了产业工人的地位,充分增强了产业工人的归属感,使职工在学“老变”和做“老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企业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决心,从而使“老变”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3.
基层连线     
国网吉林长春供电公司:“三个维度”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春公司”)党委以强化政治担当为目标,创新“三个维度”党建工作法,围绕“党委引领、支部引领、党员引领”,有效激发队伍活力,取得显著成效。党委引领。长春公司党委坚持深入反复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通过“读书班”“三会一课”。  相似文献   

4.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春供电公司”)用心做好供电服务,畅通民生企业沟通渠道,打造“刘洋号”“春城e哥”特色服务品牌,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架起与客户之间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5.
自“产改”工作实施以来,国网浙江电力乐清市供电公司把握产业工人所需与“产改”工作所能契合点,通过“三引擎”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乐清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乐清市供电公司”)发挥“思想引擎”,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不断提高职工思想觉悟,为“产改”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6.
自“产改”以来,国网浙江电力苍南县供电公司工会以“创新思路解难事、服务提升办实事”的工作理念,握指成拳打造工会“凝心工程”,用关爱暖人心、以文化聚人心、化诉求汇人心,更好地团结动员产业工人队伍担当新使命、建功新时代。人心是企业最大的力量,人心是企业最强的底气。为了更好地凝聚人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苍南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苍南县供电公司”)工会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握新形势,在机制上趟新路、在方法上谋新招,着力丰富服务职工工作内涵和载体,打造暖人心、聚人心、汇人心的“凝心工程”,采取多种方式为职工排忧解难,当好职工引路人、娘家人,在产业工人队伍壮大上展现作为,动员广大一线职工成为公司中心任务的支持者、推动者,不断放大改革过程中“凝人心、筑同心、强信心”的聚能效应,助推“产改”纵深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汇聚能量。  相似文献   

7.
<正>国网甘肃电力平凉供电公司探索实施“无供电所”模式机构改革,推动全市82个供电服务专席入驻无供电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着力打造10个“一县一特色”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构建起“供电网+政务网”“电力网格员+村社网格员”的“双网融合、双格共建”特色供电服务体系,打通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平凉供电公司”)以崇信县供电公司为试点,经过科学谋划,调整崇信县供电公司组织架构,取消原有3个供电所机构设置,成立4个部门、1个指挥中心和5个专业化班组,构建“四部一中心五班组”的专业化运行模式,实现专业管理由“全科医生”向“专科专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国网浙江电力瑞安市供电公司以优才善管、优才善育、优才善竞、优才善炼的“四位一体”机制,构建起特色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推动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产改”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瑞安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瑞安市供电公司”)紧紧抓住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这个“牛鼻子”,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各方资源,丰富载体手段,促进一线员工全面发展。优才善管构建科学公平的人才管理机制一是完善中层管理人才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网浙江电力舟山供电公司深入聚焦“五彩”行动,奋力打造政治工会、实干工会、活力工会、价值工会、满意工会“综合体”,以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全面助力公司实现打造国网公司战略落地“示范窗口”的海岛示范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实施背景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市级“改革试验区”,其经济发展和用电客户的多样性、复杂性,对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优质的供电服务依赖于高素质的基层供电企业员工队伍,在“三集五大”改革加速基层供电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网浙江义乌市供电公司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实施后备队伍全素质培养“1+1”工程,致力打造与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队伍。主要做法义乌市供电公司紧扣企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春供电公司”)党委坚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多谋善思、多措并举,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高高飘扬。长春供电公司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的“碳减法”催生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优势肉牛主产区,肉牛产业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也是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2.
2017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启动了这项重大改革(简称“产改”)。为深入推进这一改革,国家电网公司党组迅速贯彻落实,形成了推动改革的“路线图”“施工图”。国网浙江电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全面实施“铸魂、赋能、建功、服务”四大工程。五年来,在各级管理主体的顶层设计导航之下,国网浙江电力温州供电公司始终围绕产业工人特点和需求来谋划和推进改革,激励工匠人才破土冒尖,实施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行动,保障职工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等,充分展示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电力产业工人风采。  相似文献   

13.
滨海供电公司自2001年3月组建以来,从企业“点多、面广、供电半径长”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始终把解决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做为努力的方向。通过着力打造“强管理、带队伍、求发展”的基础性平台,构筑出了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发展框架,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推动了企业全面进步,实现了企业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先后被天津市电力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评为“双文明标兵单位”和“双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国网山东电力荣成市供电公司党委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高地”,营造思想政治工作“新磁场”,培育思想政治工作“新引擎”,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宣城,皖东南璀璨的“绿色明珠”。在这片热土上“依皖江、靠两江、高起点承接转移”风生水起、波澜壮阔。作为经济发展先行者的宣城供电公司,秉承国家电网“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竭力做好全市7个县市区供电保障和“皖电东送”输电任务。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组织保证作用,带领6个县级供电公司党委,62个党支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全省第二规模坚强电网,为建设新宣城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市城郊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春城郊公司”)担负着长春市郊区18个乡镇及街道、市内5个行政区和10个开发区部分区域50.34万客户的生产、生活供电任务,服务区域环绕长春市区,为所属17个供电所辖区内2.7万余亩水田灌溉提供供电保障。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值春耕农作时,长春城郊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关于春耕春灌用电保障要求,深入分析研判,压实保供责任,为服务春城人民奉献电力力量。精细“一户一策”分析研判用电需求长春城郊公司制定《春耕春灌用电保障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进一步实施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山东枣庄供电公司按照国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部署,结合公司发展实际,解放思想,创新载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全面创先争优“新引擎”,敢为人先,勇当先锋,取得阶段性成效。下面笔者结合公司实际,谈一下基层供电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随着国网公司互联网+营销服务的深入,国网吉林电力长春城郊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春城郊公司")顺势而为,开始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和尝试,着手对供电所及营业厅的营销与配电业务进行整合,旨在提高供电服务水平与效率效益。然而,局部的调整虽略见成效,但因缺乏系统的改革思路,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直至年初,国网公司职代会上,舒印彪董事长做出了打造业务协调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全能型供电所的决策部  相似文献   

19.
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通过规范班组设置,建立班组创先和同业对标机制,推行精益化、军事化、信息化管理,提升班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保障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该公司有两个班组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四个班组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两个班组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两个班组获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一个班组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工人先锋号”。建立班组创先竞争机制宁波供电公司以“创建先进班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供电企业在实施“两个转变”,在推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的进程中,只有以注重“三个建设”为基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性,提升企业软实力,才能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国网河南长葛市供电公司探索创新政工协同体系,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认知政工协同体系政工协同体系其实是集先进的思想观念、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来开启新时期政工工作方式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