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及其协同共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中心城市集群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空间发展战略模式,是实现区域协调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重要的都市区经济体,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湖北区域弯道超越、拐点跨越的重要城市集群。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是武汉城市圈重要空间特征与发展模式,利用区域关联系统、共生思想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分析了其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多中心关联关系、多中心协同共生等机理、路径、模式,并从体制、经济与社会维度提出了多中心城市—区域关联与协同共生思路。  相似文献   

2.
孙仲武 《价值工程》2012,31(18):282-284
通过对国内现有供暖方式的优缺点对照分析,提出长三角地区供暖方案选择的原则。水源、地热源、空气源与太阳能相结合的多元化供暖模式将会是发展方向,供暖末端系统宜选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或热风采暖系统。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近年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但是,在一场由华尔街金融风暴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保持长三角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已然成为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任务。对此,本文剖析了金融危机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乡(镇)多中心共生发展的必然性,接着从调整原有的政策和制订新的共生发展政策,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善治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关键是促进外围次中心地区产城融合.借用共生原理,基于街道乡镇空间单元,分析北京中心城区与外围新区、外围各中心与本地居住与就业共生模式.结果表明,通过产业转移比迁移人口更有利于产城融合多中心的形成.昌平和大兴是非首都核心功能主要疏解地;顺义通过产业园区扩充带动居住;怀柔城区通过增强居住密度带动产业...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地区物流人才培养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玉 《物流科技》2009,32(10):113-115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物流人才需求数量大、质量高,因此高校教育要改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加有效的人才输出能力,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企业大力的扶持和配合,才能促进长三角物流人才的加速培养.以适应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长三角16座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16城市在居民可持续消费能力上存在差距,在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上可分为五类,其中上海、杭州的消费水平最高。文章还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上海房地》2008,(3):48-51
长三角地区由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入现代化的新阶段,超过珠三角地区,成为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房地产投资者云集长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背景和趋势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然后结合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业务,对我国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从理论上阐明贸易的增长和物流的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通过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部崛起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单中心"中心—外围"模式,导致城市急剧扩张、资源过度集聚、圈域内城市联系度弱化,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多中心城市集群发展与区域多中心联动协作发展模式,对于摆脱旧有以武汉为强核中心的痼疾,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研究结合"中心—外围"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协同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关联度、城市首位度、断裂点区位测度与评价,并最终提出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协同发展的前瞻战略。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久富 《物流科技》2006,29(7):39-42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组织体系、战略布局和物流产业一体化机制等方面对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共生网络是由具有关联性的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合作而形成的企业与企业间关系的复杂系统,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于产业发展指导是当今产业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基于产业共生网络,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的结构模式,并分析该共生网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共生网络是由具有关联性的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合作而形成的企业与企业间关系的复杂系统,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于产业发展指导是当今产业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基于产业共生网络,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供应链金融共生网络的结构模式,并分析该共生网络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聚类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具有很高的旅游投资价值。通过对影响旅游投资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选取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科教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等5个结构指标分别对应人均GDP等15个具体指标,构建由目标层、结构层及指标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旅游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将长三角地区16市聚为6类。在对各类型城市旅游投资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把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划分为最佳、优秀、良好、一般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16.
多中心政策执行模式的构建在公共生活向后工业、后现代转化的过程中,其精神理念体现出公共性理念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体系中的扩展。其中参与多中心执行的市场主体要围绕特定的公共问题,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合作治理,其合作的价值形态应该遵循公共至上。  相似文献   

17.
张竟竟 《企业活力》2010,(10):13-15
科技园区和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经济胞体,二者之间存在着类似于生物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深层次剖析三者之间的共生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关系;企业、产业、集群、园区、集聚区、区域经济构成了具有等级体系的共生单元;区域经济——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企业则形成了圈层嵌套的逐级共生环境;而在商丘市科技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存在着点共生、间歇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驱动,"大通关"建设成为该地区打破发展瓶颈、改善贸易环境的必然选择.目前长三角地区"大通关"建设存在着政府理念创新和协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长三角地区要加快"大通关"建设,就必须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整体规划水平,使"大通关"建设与总体规划相匹配;同时推进海关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等相关体制的改革,加强长三角地区"大通关"制度一体化建设,加快电子口岸的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
"长三角"中心城市经济发达,水域面积广阔.利用城市中江河湖泊地下空间,促进水域周边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建设开发的客观要求.论文首先分析了"长三角"中心城市水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水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与开发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域地下空间可能的开发利用功能类型及组合方式,最后简要的分析了未来水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中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