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鑫 《中国金融》2022,(13):82-83
<正>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是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有序处置问题银行并及时赔付存款人,而存款保险基金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快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积累,增强存款保险基金处置风险的能力,笔者研究国际上存款保险基金流动性来源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2.
吴越 《新疆金融》2013,(12):151-158
<正>近年来,韩国多次发生储蓄银行倒闭风波。韩国存款保险公司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方式,成功缓释了储蓄银行风险,实现了对倒闭机构及时有序合理的处置,维护了金融稳定。借鉴韩国存款保险制度成功经验,对我国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韩国存款保险制度概况韩国曾经实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1983年建立第一个存款保险基金以来,曾先后建立覆盖银行、证券和保险等6个行业的强制性存款保险基金~①。1995年12月,韩国出台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我国48家银行机构2013-2021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存款保险费率机制转变对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依次增强;第二,存款保险单一费率机制调整为风险差别费率机制进一步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这种影响也存在显著异质性,对政策性银行的影响仍不显著,但对其他四类银行的风险承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实现了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预期目标。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费率核定制度,探索建立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差别费率制度,提升“成本最小化”“风险最小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积余 《新金融》2001,(4):37-39
90年代以来,美国的存款保险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银行利润不断增加,银行业经过兼并重组,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使得FDIC的保险基金储备不断增加,保险基金不断扩大,存款保险率达到了76%以上。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制度,使FDIC加强了对投保银行机构的监督检查,提高了银行机构的风险研究与防范的水平;银行保险基金、储蓄机构基金、信用社保险基金分别设立,使存款保险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处置的价值定位及有关市场退出的法律体系进行了梳理,探讨提出了我国存款保险机制的主要框架,对存款保险立法的四种模式进行了比较选择,建议尽快制定《存款保险条例》,并通过司法实践逐步完善存款保险机制与银行破产退市程序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存款保险基金在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存保基金在风险处置后如何快速恢复规模以继续应对风险,以及短期内如何快速扩大存款保险基金规模,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借鉴美国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机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的主要做法,并针对我国存款保险基金补充机制现状,对建立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制度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存款保险推进与问题银行治理的完善应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权责配置,研究表明:首先,较完备的次级债市场可高效联结银行自救和存款保险的处置,提高问题银行偿付能力;其次,构建体系化的股东加重责任制作为存款保险介入的缓冲,明晰存款保险的注资用途,可丰富重组技术,提高处置的灵活性;再次,经理人的行政激励弱化了存款保险信息披露政策的有效性,将存款保险早期纠正与经理人股权激励、薪酬延付政策等挂钩,能有效拓展对经理人的规制路径;最后,现阶段地方政府仍表现出与地方银行较强的政治关联,须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可通过地方财政出资并联合存款保险基金与行业资金,构建区域风险处置基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出现大量银行机构倒闭,处置成本持续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创设以《存款保险法》为法律核心、金融服务厅(FSA)为决策核心、存款保险公司(DICJ)为处置核心、存款保险基金为融资核心的破产处置机制,通过特殊的“金融整理管财人”机制,赋予DICJ较大自主权力,明确一般风险处置、金融危机处置两类破产处置机制,确保破产机构及时有序退出,取得较好效果。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国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凸显,因此应充分借鉴日本银行破产防范及处置经验,以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需中央与地方协作,形成合力。2017年以来,在中央与地方协作下,我国成功处置一批高风险银行,在划分中央与地方职责分工、强化协作,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处置平台作用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认真梳理高风险银行处置实践经验,分析风险处置中中央与地方协作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立健全常态化风险处置机制、双层架构处置协作机制、激励相容机制,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处置平台作用等相关建议,以期为建设稳健高效风险处置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保险机构信息充分和不充分的情况下,讨论了存款保险与同业拆借市场的关系,说明存款保险可以降低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考虑银行降低成本的需要,实行自愿的存款保险模式把低风险的银行“排斥”在保险体系之外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可以帮助银行发挥它的成本优势;同样实行强制的存款保险模式对银行成本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是强制还是自愿要因信息和银行成本而定。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完善的存款保险基金制度是存款保险管理机构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充裕的存款保险基金是履职的基础,是充分发挥存款保险风险处置作用的前提。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完善阶段,本文通过梳理存款保险基金后备融资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当前情况提出完善法律制度,设定科学基金目标,逐步完善费率机制,适时开展基金投资应用,创新后备融资方式,保障存款保险基金充裕等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存文 《中国金融》2004,(20):30-31
民间出资和经营的私办存款保险基金在政治上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运行的机动性与效率较高。但是存款保险遭遇的损失有时非常巨大以至超过存款保险基金,包括银行在内的私人机构对此很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容易导致公众对存款保险体制丧失信心并在很多银行进行挤兑。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由于拥有能够负担存款保险成本并承担相关责任、具有超强实力的银行,才适合采用私办基金。  相似文献   

13.
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而存款保险制度则为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奠定了法律基础。《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以来,我国高风险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化处置方式不断拓展,早期纠正机制及存款保险基金规模也得以逐步发展。但在问题银行界定、早期纠正措施、法律规范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借鉴英美等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我国亟需在风险预警机制、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市场化退出法律机制等方面,完善问题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某个银行机构产生金融风险时,存款保险基金和最后贷款人对其进行救助或处置与否的最优选择和条件,分析比较了不同情形下的中央银行救助或处置策略,为发挥好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职能作用、共同防控区域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后,全球加快了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2015年5月,我国成为全球第 114个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本文基于全球80个国家的1122家上市银行的微观数据, 研究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增大了个体银行的 风险承担,表现为道德风险效应。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存款保险机构性质、存款保险基金管理 方式、风险差别费率、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和共同保险这5个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对银行风险承担 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研究问题银行风险处置机制,有利于化解风险,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文章通过梳理国际存款保险协会(IADI)《有效存款保险制度核心原则》(以下简称《核心原则》)中有关问题银行风险处置方面的内容,总结近年来国际上问题银行处置探索实践,并对我国建立银行风险处置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赵锋 《征信》2016,(8):66-68
存款保险机构与金融安全网成员有效开展协调合作的实质是对存款保险制度成本的节省,将极大地减少其承担的风险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需要与中央银行尤其是监管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因为银行被监管得越好,存款保险的成本就越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1月23日表示,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圆满完成,制度出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在按照规定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之后,存款保险制度可能会付诸实施。存款保险,是指银行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对存款人进行偿付。政府过去对银行业一直推行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的安全全部兜底,如今为何要进行改变?即将推行  相似文献   

19.
银行破产风险管理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永恒课题,存款保险定价是防范银行破产风险外溢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预期损失定价理论,设计出一种集赔付能力检验、预期损失定价和目标比率测算于一体的存款保险定价模型,以防范银行破产的外溢风险,为全球金融稳定提供中国方案。利用2015~2022年中国38家上市银行数据集进行存款保险基金充裕性测度,在测度结果的约束下,设计出适合中国样本的预期损失定价表,并进一步利用2002~2022年四大国有银行的数据集,完成存款保险基金理想目标比率的模拟测度工作。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存款保险基金在中型与中小型银行样本的赔付标准下,处于能够实现安全赔付的“均衡稳定状态”,而在大型银行样本的赔付标准下仍处于“非均衡波动状态”。第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预期存款保险费率位于0.0160%~0.0375%之间,中型银行样本组的预期存款保险费率位于0.0256%~0.0291%之间,而中小型银行样本组的预期存款保险费率位于0.1006%~0.2135%之间。第三,非系统性银行危机期间的理想目标比率范围应位于3.25‰~7.20‰之间,系统性银行危机期间的理想目标比率范围应位于4.68‰~...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涉及面广、敏感性强、成本高,对金融体系和社会稳定都有较大影响。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自1257年以来历次银行风险处置情况,分析了银行风险处置措施的历史演变。研究发现:一是政府对银行风险处置逐渐积极主动,资本注入和担保类处置措施的使用频率增加,且更多使用多样化、灵活性的组合措施;二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银行风险处置措施分别表现出“群体性”和“单一性”特征;三是市场化处置程度越高、风险处置机制越完善的市场,处置效果更优、财政负担越低;四是银行风险处置主导部门从“财政”主导逐步转向“财政”与“中央银行”各有分工的模式。建议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升市场化处置程度,强化银行自救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存款保险机制作用,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