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二)──启动林业市场体系的内在机制陈秋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标准为基本判断依据的经济体制。节约社会资源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要实现福建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换,如缺乏整体有序的林业市场体系是不可想...  相似文献   

2.
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王文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明我国今后十五年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关系全局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要从...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问题袁永新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实现“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也是我们粮食部门“九五”时期必须遵循的战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结合我市粮食经济改革的实际,现就我市粮食部门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我市粮食部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一、经营观念滞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  相似文献   

5.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转变经营增长方式也就是转变生产力要素的配置方式亦即资源配置方式。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就出现了两个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瓿:一个是经济运行机制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讲生产关系的改革问题;另一个是生产要素组合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即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讲生产力的发展问题。经济体制的转机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局长思路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联系的。另一方面,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体制改革也难以推进,改革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排除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许桂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我国“九五”和2010远景目标关键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为的内涵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  相似文献   

7.
营口市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经营转变初见成效程相颖薛宝玉姜丽萍张显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加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李瑾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如何贯彻这个指导方针,推进农业经济由粗放...  相似文献   

9.
诌议转变粮食部门的经济增长方式李德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  相似文献   

10.
积极推进农业走资源节约型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战略措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尽快完成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山西省晋城市实际出发,我认为,走资源节约型道路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关键。一、三类矛盾:...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杨国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  相似文献   

12.
刘丹 《农业经济》1997,(9):12-13
辽宁农业综合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刘丹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也必须实现两个转变,特别是要实现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转...  相似文献   

13.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团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李家栋,焦起鸿,孙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跨世纪的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北郊农场要想...  相似文献   

14.
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为促进两个根本转变服务刘建国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  相似文献   

15.
全面理解《两个转变》复旦大学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研讨会于1996年4月26日召开),有学者认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保证。粗放式的增长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市场经济体制是集约式增长的基...  相似文献   

16.
营造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市场制度结构林国先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增长与农村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体制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个转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源配置方式与经...  相似文献   

17.
农民: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力军葛承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是这场伟大变革的主力军。充分调动和发挥亿万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对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工作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适应和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本文试就农业部门企业审计工作如何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谈点粗浅意见。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企业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根本上讲…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南方农村森林经营管理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现未来(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0.
赣南农业要继续在增长方式转变中发展刘和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