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照是新兴的沿海港口开放城市,地处山东半岛南翼,环境本底好,1989年设立地级市,1992年设区带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不断增大,“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环境优势面临着严峻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广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的双重选择,寻求平衡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应对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居住地和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强度最大的区域,具有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产权及管理权结构的复杂性及经济发展的外向性等特征。中国海岸带区域发展中存在未形成统一管理机制、区域统筹和陆海联动不够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政府应加强海岸带规划管理的立法、制定和实施海岸带区域规划、加强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近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相关问题也被广泛关注。从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演变和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来看,电子商务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发展变化,结合地域自身优势项目发展地方经济,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黑龙江省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新型现代化农村建设和小微企业发展及个人就业。  相似文献   

5.
夏光 《环境经济》2004,(9):16-22
珠三角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都在全国领先的地区,在环境方面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大气、水体、流域污染严重,区域污染已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实行环境优先的总体方针。这在国内环境管理方面是一个带有时代特征的创举,对处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都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郭铁民 《发展研究》1991,(6):24-27,46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更加剧烈的挑战与竞争。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各国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低速前进,另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当站在亚太乃至全球经济战略高度来认识福建省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熊鹰  王克林  蒋凌燕 《经济地理》2003,23(6):826-830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研究依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价值流引导实物流运行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金融运行的影响.从深层次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仅有利于制定符合经济发展的相关金融政策,而且可以借助金融的力量防止经济发展脱离轨道.本文以天津市为例,通过对金融支持与天津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天津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形态与功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而互可以推进区域经济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刘亚民 《环境经济》2009,(11):56-57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给环境保护事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做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决策,生态环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无锡市正在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无锡建设生态城的重要指示,环境保护和太湖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民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些为环保部门履行职责奠定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环境执法监察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污染反弹的压力,大规模集中投资建设,使短期经济发展与环境监管的矛盾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11.
实现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是我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结构特点,不同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复合体这一现象,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专业应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衔接与融合,实现教育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双赢。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教育专业的设置、办学模式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探讨实现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为高职教育学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章总结福建环保30年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福建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二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利率政策伍海华一、二元区域经济结构及其特性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始阶段,各区域的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和资本收益率都是大致相等的,且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启动,市场机制的培育,金融中介及其网络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成...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环境保护与持续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内容。《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强调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过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9.3%,但经济快速发展中却明显暴露出了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多年来我们实行的是以发展,高投入、重复建设,重数量和速度,轻质量和效益,重开发和利用,轻保护和恢复,可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二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不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人口大部分是在农村,因此有相当程度需要凭借自然资源去促进经济发展,粗放开发的结果只能是影响可持续发展。1998年的大洪灾、1998年和2000年的沙尘暴使人们警醒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存,而且所出现的不知谐的发展因素又反过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当前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经济》2007,(7):F0003-F0003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是天津市市属综合性环保科研与服务机构。主要职能是:针对天津市区域环境和环境管理问题,为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决策提  相似文献   

16.
黄河晋陕大峡谷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流经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和被动地位.加快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仅可以改善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步伐,而且为促进黄河中下游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寻求制度创新,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制度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的成因,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由于环保及相关产业制度设计不当导致的。通过改革现有制度,在制度中引进对称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本文还提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和全球化双重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全新发展时期。落后区域的中心城市在这一新的宏观背景之下,面临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冲击,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落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与全球化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可以肯定落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化与全球化相结合发展的问题可以决定其是能够追赶发达区域、发达城市;还是更加走向落后,甚至丧失中心城市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传统意义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努力焦点是利用税收优惠条件、廉价劳动力以及周到的服务等作为手段来吸引现代工业的进驻。过去几十年,美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不是转移到境外.就是因缺乏竞争力而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以知识为资本,以创新为动力的现代化工业。  相似文献   

20.
工业大项目的研发、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和大规模融资,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同时可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加快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步伐,拓宽区域专业化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从而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本文以新疆农八师天业氯碱化工项目为例,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计算得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由此提出了促进工业大项目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