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非正规就业群体相比,导致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因素除却市场与个人之外,还有其特殊之处,即它主要是由二元户籍制度,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性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2.
3.
4.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区域分割与制度整合——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制度内的结构差异和制度间的衔接障碍,农民工养老保险在长三角区域内处于分割状态。这种分割状态客观上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走向统一,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打破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分割,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在长三角区域内自由流转,关键在于增强制度之间的兼容性,创新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与积淀机制,改革个人权利与地方利益的捆绑关系,形成利益共享、成本均担的区域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和农村进入城市暂住户两份调查数据对非正规就业群体和正规就业群体间的就业差异进行了考查。结果显示:与正规就业群体相比,非正规就业群体获得白领的概率下降了15.67个百分点,这些差异中市场结构因素可以解释的部分达到了100.45%。与此同时,如果非正规就业群体与正规就业群体面临着相同的就业结构,非正规就业者从事白领工作的概率会上升8.85%。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具有较强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其建立和完善只有在公共财政的支持和推动下才能得以实现。公共财政支持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民工养老保险具备可行性,具体支持措施有补贴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赤字,对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民工本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财政支持,尽快实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建立地方政府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考虑非正规就业内部异质性分解了不同就业类型的工资差距来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就业的选择偏误和个人特征后,虽然不能解释正规就业者与非正规受雇者工资差异来源的全部,但两类就业群体工资差异的大部分被个人可观测特征所解释。其中,特征效应占79.3%,分割效应解释了20.7%的工资差异来源;正规就业者和自我经营者的收入差异则完全可以由两类就业群体之间的特征差异来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力市场是竞争且具有一定效率的,政策调节的重点应根据劳动者的可观测特征,实施市场为导向的措施来减少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性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9.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讨论了影响深圳市农民工养老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进城工作时间、长远打算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是影响其参保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其就业状况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非正规就业以其灵活的形式和逐渐增加的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一方面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工如何解决自己的养老保险问题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国家必须将这一问题真正重视起来,并实施有效的措施积极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现行的四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模式。指出目前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虽各具特色但差异性较大,并不适合农民工职业流动性大的特点。为此,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一些基本要素进行统一定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采用2008年在浙江和江苏对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留城定居,年龄对留城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受教育程度对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正在受教育的孩子、已婚但配偶不在同一城市等家庭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城市的社会融合程度和从业经历也会影响留城意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济因素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已经不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民工培训力度是解决其非农就业困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利用武汉市422名农民工的调研数据,从农民工个人角度出发,了解农民工自身的就业培训需求状况,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培训投资力度等方面出发分析农民工就业培训动力不足的原因,最终提出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