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     
7月19日,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对下一步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进行了部署。该《通知》指出,近期房地产和土地市场出现的一些波动,虽并未改变市场整体格局,但市场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在增加,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沈建忠 《房地产导刊》2012,(10):39-41,38
近期国务院领导针对当前房地产形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绝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的局面。要求有关部门要及时主动的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稳定市场预期,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增长减速背景下,市场和行政力量的博弈不断加剧7月19日,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得擅自调整放松要求。已放松的,要立即纠正。当天,国土资源部召开视频会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存智  相似文献   

4.
调控“失灵”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调控“风暴”过后,房地产市场经历一个短暂的“低迷”观望阶段,部分地区投资过热势头得到有效抑制,过热的购房需求开始降温,但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衡量房地产调控成果的重要指标——房价却呈现报复性反弹,涨者继续涨,回落者又开始反弹。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调控 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指出,自去年4月《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相似文献   

6.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实施,对抑制房价上涨发挥了明显作用,必须进一步坚持调控政策方向,以巩固调控成果。鉴于近年来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本是流动性过剩问题,房地产市场调控真正需要进一步坚持的,是“金融措施第一,税收措施其次,土地及房地产政策配合”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8.
乱弹     
《楼市》2012,(Z1):16-17
房价大跌意味着实体经济崩溃与信用市场冻结。不要说房价同比下降30%,哪怕是下跌20%,恐怕我们等来的不是房地产继续调控,而是政府再次放松房地产调控,房价迎来报复性反弹,到那时,拉加德放松房地产的调控就会成真。  相似文献   

9.
声音     
房地产市场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需要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供应。已建成的保障房要尽快投入市场。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东南置业》2011,(12):8-8
李克强:要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关键时期,要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成果。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帙上涨,助推城镇化,这会释放巨大的消费和投资潜力,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需要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供应,已建成的保障房要尽快投入市场。”  相似文献   

12.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8,(9):34-34
央行可能出台更强硬的政策来抑制通胀,高CPI指数 高通胀率或将促房价暴涨,不存在“负资产家庭”,房价既要防止反弹 更要防止大幅下跌,通货膨胀不会引起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中国房地产还有超过10年的发展良机,有价无市 房地产市场从紧政策不宜再出  相似文献   

13.
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提出,要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有5个工作重点。 落实调控责任。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省市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稳定房价的责任,切实承担起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的责任,切实行使好市场调控和市场监管的职责,坚决把各项调控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初衷是遏制高昂的房价涨势与突飞猛进的投资规模。然而,调控结果却事与愿违,房价不降反涨,而且是全国性反弹。房地产投资规模也不见明显回落。这虽然是人们不愿见到的现实,却也在意料之中。面对如脱缰野马般一路狂奔的房价涨势。一时间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机制上。《房地产导刊》约我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我就立刻想到“该不该调控?调控什么?怎么调控?”这个主题。之所以定义为“讨论”。那是想特别强调本篇论文“抛砖引玉、仅供参考”之意。  相似文献   

15.
希望房地产市场与中国实体经济脱钩的人,会盼望两件事,第一,软着陆;第二,推出房产税。恰恰是这两点,让许多希望房价下跌的急性子痛苦不已。他们希望房价急速下跌,这将毁灭中国房地产已有的调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控制房价过陕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1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4月17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打击投资性购房,坚决遏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期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部等根据通知精神先后出台了多项房地产方面的调控措施,各商业银行也纷纷提高了购房贷款的门槛。县域房地产作为我省县域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对国家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应如何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即使不考虑"新五条"的实际效果,其传递的信号也是非常明确的,即房价不被遏制,调控就不会停止9月29日晚间,多部委"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业内称"新五条")在各方期待中匆匆出台。一方面,自国家税务总局5月清算土地增值税的通知发出之后,已4个多月没出新的政策,而房价未见明  相似文献   

18.
王佳蕾 《企业导报》2014,(9):103-104
近年来我国各地房价节节攀升,国家为稳定房价,从2009年12月开始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最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此轮调控政策手段多样,力度空前。由于吉林省房价较低,住房市场以刚性需求为主,为避免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省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过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购房者和吉林省政府三个角度提出应对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最近温家宝总理到浙江访问时指出,住房供应和房价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中央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也就是说,面对着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严重性,因此,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决心是坚决的。  相似文献   

20.
“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不力,投资规模、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反弹,影响市场稳定运行的地区,要加强监测分析和督促检查,必要时将给予通报批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月22日公布的《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报告中厉声警示。看来,政府对“逆政策而上扬”的2005年房地产市场“深恶痛绝”,对2006年有诸多的期待。而对于2005年房价上涨幅度位居全国前列的深圳来说,一旦2006年的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那问题就真的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