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一点是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它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再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帮忙。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过多或盲目干预,就会使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失效或扭曲。 由于我国受计划经济的传统影响,致使我们一方面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过多过滥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而行政许可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环节多,时间长,且又无序和混乱。致使老百姓办事是盖不完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上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两个概念。"看不见的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部著作,指的是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得见的手"出自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的理论,都对当时和以后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们之后各国的实践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光靠其中一只手发挥作用或片面强调其中一只手的作用,都是不行的,而必须"两手抓"。问题的关键是对这两只手的功能与职责应当合理界定,明确各自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在浦东新区采访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了"看得见的手"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和初期推广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或许能为各地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推广初期中的角色定位提供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把"政府调控"称为"看得见的手",而"市场调节"称为"看不见的手",中国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农机化尤其要重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性地论述了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指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能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是经济规律;同时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不能忽视的,那是什么呢?"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耳熟能详;"同心同德方可成大业"更不陌生。那么,是什么因素能使企业做到"上下同欲,同心同德"呢?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企业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正>在市场经济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是经济规律;同时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不能忽视的,那是什么呢?"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耳熟能详;"同心同德方可成大业"更不陌生。那么,是什么因素能使企业做到"上下同欲,同心同德"呢?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企业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自由港的两只“手”──价格在香港邓小河香港是个自由港,市场供求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但是影响价格走向的并非仅有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期,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港府当局对价格的干预和管理,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公用事业领域价格不"自...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知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其实还有政府行为的另一只看得见的手,这是一只"闲不住的手"。政府会伸出扶助之手,协助企业投资,设置各种许可、审批的前置条件,在各方面体现着对企业的关怀,操了应该企业操的心。但是权力的作用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对权力的不当使用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一、闲不住的手的理论基础是国家管制经济思想我在《我国市场发育的道路选择》1一文中,分析了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这20多年来的快速猛进,和平崛起,具体的说主要是三驾马车居功厥伟。其一是投资(尤其是外资),其二是出口(尤其是加工型产品),其三则是消费(即内需的扩大)。当然在任何市场上总有两只手,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刺激着市场的活力。一只是看得见的手——政策,政策产生引导的作用,靠的是官员们的高瞻远瞩,落实得当,执行有力;另一只看不见的手,靠的就是组成市场的老百姓收入的提高,对未来的乐观期许,以及对现状的满意程度。两只手不论看得见看不见,有机结合后对经济的腾飞产生的作用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代玲娜 《商场现代化》2006,(24):282-283
在市场经济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是经济规律;同时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文化。企业文化带给企业的效益已被企业界和学者所认同,企业家应当善于塑造这种精神气质和生活态度。从一定意义上讲,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而钱德勒则论证了企业的管理协调机制在组织内部替代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本文在认真阅读《看得见的手》一书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一下“看得见的手”对我国企业生存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远见书介     
《21世纪商业评论》2006,(2):100-100
看得见的手取代看不见的手,意味着现代企业的诞生,这种企业的本质特征在于管理阶层的出现,在于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的标准方法。美国现代企业的这种管理革命发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尔斯公司正是这种革命的典型代表。由此,德鲁克开始让企业家们回答他的三个著名的提问,继而从管理的三个面向(企业、管理者、员工和工作)架构这只“看得见的手”。对中国而言,这本书充满了挑战,挑战对所谓市场机制的传统看法,挑战管理者的智力和思想,挑战“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的中  相似文献   

13.
王政 《市场周刊》2005,(47):8-8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要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2003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幅分别为92.6%、121.3%和96.6%,经过两年的宏观调控。今年。上述行业的投资增幅基本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鸿彩 《北方经贸》2007,(12):19-20
"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调解,"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行为。邓小平对"两手"理论在中国实践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众多事实说明我国的改革是依靠社会主义的"两手"进行的,具有中国的特色。只有处理好"两手"关系,让"两只手"真正发挥作用,方能更好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  相似文献   

15.
微言大义     
李克强[两只手] 大家都知道,有所谓“两只手”,看不见的是市场的手,看得见的手是政府的手。社会上有人说,政府“看得见的手”变成了“闲不住的手”,干什么事都要去报批。你们可能从电视上看过,有人曾经画了一张叫做审批的“万里长征图”,多的时候要盖一百多个章才能办成一件事,创业者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6.
县域金融中的“市场失灵”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红燕 《商场现代化》2006,(26):213-214
“市场失灵”是不完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失灵现象,在县域的金融运行中表现尤其明显,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因素。市场失灵造成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下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统筹。为此,应靠政府“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着力完善县域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经济学上,所谓的“手”和“脚”有多重含义。比如,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中,“手”分别代表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在“看得见的脚”中,“脚”则表示腐败、寻租等不规范的政府行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用于投票”是表示通过投票表决来参与公司的管理,表达对公司经营的态度,而“用脚投票”则表示投资者在不满意公司经营的情况下,是通过抛售股  相似文献   

18.
毛红燕 《商场现代化》2006,(9Z):213-214
“市场失灵”是不完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失灵现象,在县域的金融运行中表现尤其明显,原因在于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因素。市场失灵造成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下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统筹。为此,应靠政府“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着力完善县域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基本、也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既是对国内外长期历史经验的精辟总结,更是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关系,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全国经济增速可能创20年新低。今天,无论中国企业家还是中国经济学家,都很难再有乐观情绪。最根本的问题是:这次危机是根源于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换一句话说,究竟是看不见的手出了问题,还是看得见的手出了问题?对造成目前局面的不同理解和回答,也自然导致政策上的不同选择。而且,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政策选择,还关系到未来走向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也关系到经济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