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大陆与港澳、台湾两岸三地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港澳台外商在大陆投资设厂与合资办厂的势头旺盛,不仅促进了大陆制造业的发展和出口增长,而且在两岸三地间形成了密切的产业分工格局.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这种产业分工将进一步演化发展.一、港澳台商投资与两岸三地经贸发展香港厂商在中国大陆投资起步最早,热情最高,而且持续不衰.据香港报刊估计,到1994年为止,大约有近80%的大中型香港厂商已在大陆,特别是广东省投资设厂,仅珠江三角洲一带所设企业即达2万家,投资总额超过100多亿美元,雇用员工达300万人,目前已有约5万名香港管理人员在内地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拉 《产权导刊》2012,(3):39-41
正我国入世十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在外需、内需、投资三驾马车的拉动下,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大国。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从2004年的2.65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然而,大国并不意味着强国,产业规模的快速成长使得结构问题日益凸显。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也是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球产业环境变革和国内"十二五"开局之后,业  相似文献   

3.
宋娟 《特区经济》2012,(4):284-286
本文利用1992~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行业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改善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产生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负面影响就是提高了产业的进入壁垒,缩小了相关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第八届京台科技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京台“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论坛”于9月28日上午在北京饭店召开。该论坛的台湾方面由台北市电脑公会组团,带领台湾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界高层共20人专程来京;北京方面由北京通信信息协会牵头,组织政府、企业、运营商及科研单位共8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台湾"投资审核委员会"统计显示,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正在成为今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主流产业。今年1至6月,台"投审会"核准的台商大陆投资案中,以电子、电器产业制造业资金占首位,共达1.06亿美元,占上半年台核准大陆投资案总金额5  相似文献   

6.
林世渊 《开放导报》2001,(12):17-18
在21世纪初期,台湾高科技产业的西移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海峡西岸繁荣带)将是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的重点区域。本就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特点、西移的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台湾投资者六成四资金投往大陆台湾“经济部”新近公布的一份《制造业经营意向调查报告》透露,台湾近三年来有投资计划的厂商将64%的资金投向大陆,而对台湾本岛的投资意向不高。据称,这份报告抽样调查了五千家台湾厂商,结果显示,近三年来进行过投资的厂商中,大多...  相似文献   

8.
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海峡两岸的产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两岸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各自的优势,推进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海峡两岸的产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两岸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各自的优势,推进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力度强化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吸收外资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外资进入我国的交易成本和体制风险。看好中国加入 WTO 后的经济前景,跨国公司掀起了新一轮在中国投资的热潮。台商是新一轮投资热的先驱。新一轮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台湾8个主要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及其电脑零部件和外围产品供应商都已经进入我国内地,电脑零部件和外围产品供应商也随之来到内地。最近,台湾服务业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大陆,包括银行、保险和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日本企业在华投资也出现了新动向。按照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事业开发  相似文献   

11.
张磊 《科技和产业》2011,11(7):29-32
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较发达的八个省市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分类,重点分析了天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所处的位置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天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台商投资大陆始于80年代初,1992年,台湾有关部门以"正面表列"形式,准许部分制造业产品项目到大陆投资,从而首次使台湾民众赴大陆投资合法化,新一轮台商投资热由此形成。目前,在大陆外来投资份额中,台资仅次于港资,名列第二,而对台湾来说,大陆已成为最大的对外资本输出地。1992年以来的新一轮台商投资热与过去十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投资主体,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3.
闻昊 《上海国资》2002,(5):14-19
"十五"期间,上海工业计划投资4000亿至4500亿元,其中80%左右投向六大支柱工业,重点向构筑四大产业基地倾斜。围绕六大支柱工业和四大产业基地建设,2002年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约190亿元,汽车制造业40亿元,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90亿元,钢铁制造业65亿元。上海四大产业基地各具特点,优势明显。东部的微电子、西部的汽车、南部的石油化工、北部的精品钢铁工业,这"东西南北"四大产业基地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亮点,集聚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14.
探讨台湾地区制造业厂商赴大陆地区投资对台湾地区内就业市场的影响,而过去几年台湾地区的失业率虽仍在水平,但细微观察发现失业率仍有稍稍的降低趋势,目前台湾地区厂商仍热衷于前往大陆地区投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持续大量的投资于大陆地区与失业率并没有明显的上升,视为本研究所欲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进入一个新的变化阶段。这些变化,除了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外,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在投资领域上,以投资高科技产业为主;二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以投资IT产业为主。对此,台湾媒体称之为岛内高科技产业“西移”。如果从纵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发展曾有过三次大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时期,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更多是“三来一补”。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时期,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是以劳力密集产业的转移为主。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它以中低技术产业的转…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磊 《新西部(上)》2009,(11):48-48,40
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台湾进行了一项“产业科技研究发展项目需求调查”。这项重要的调查工作,是由台湾经济当局委托台湾“工业总会”承担。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新竹科学园区的厂商、资本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及百余家产业公会。 这项调查的目的,是在台湾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下,针对市场需求和整体经济发展,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东桑西移"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有禄  罗秋兰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16-118
为构建"东部优化、中部提升、西部大发展"的茧丝绸产业带,把我国打造为茧丝绸业强国,商务部于2006年正式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文章利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结合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东桑西移"工程实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做好"东桑西移"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磊 《改革与战略》2010,26(7):119-121
文章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产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西部地区应该通过改善投资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措施,并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0.
林慧丽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52-155
东部产业西移是指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主体是民营的中小型企业。东部产业西移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产业迁出地政府和产业迁入地政府在这历史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浙江产业西移的实践,探讨产业西移过程中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