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我们看到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能够依靠科技创新一步步跻身当代企业家的行列时,也许就能够真正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正>数字科技是基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映射互动的体系提炼的一个新概念,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和引领性最强的领域之一。数字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动学科创新、研究新范式、科学新发现、产业新模式等的变革。本报告对2021年世界科技强国数字科技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数字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国内众多将科技创新和创建民族品牌作为唯一目标的科技企业,更是国家实现创新强国梦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工程前沿代表着工程科技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当今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加剧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科技前沿识别与预见是应对"不确定"的关键,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基础.为研判工程科技前沿趋势,挖掘改造世界的未知力量,探索未来世界"确...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科技早已不是橱柜里的模型,而是改变世界、成就梦想的"最强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技兴则民族兴,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在强劲的创新浪潮推动下,自贡高新区将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千亿园区、实现次级突破"为目标,以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为抓手,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支撑,着力实  相似文献   

6.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人则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诸多创新成果,都离不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矢志不渝的开拓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10月29日,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胡海岩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黔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空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获奖科学家表示祝贺,向何梁何利基金创立者和捐款人表示感谢。她说,何梁何利基金创立18年来,先后遴选表彰了1000多名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科技产业领军人才,树立了社会力量创办科技奖励的典范,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延东指出,科技奖励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的转变,尤其是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民互动参与的时代。18世纪之前,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主要原动力来自于科学家本人的兴趣、爱好等,从19世纪开始,科技发展的动力越来越依靠科学共同体行为与国家行为的双轮驱动,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治理以及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国家、科技工作者、企业以及公民都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此背景下,科技发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科技从来就是一对密不可分、相互扶持的孪生子.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轨迹看,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教育与科技不可偏废任何一方这个重要结论.在世界科技教育史上存在一个极为重要的规律性现象,那就是每一次的世界科学中心都是伴随教育的兴起与发达而诞生并转移的.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通过研究发现了世界科学中心产生并转移的客观规律,得出了有关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具体过程,演变趋势和基本周期的科学结论,从而提出了世界科技史研究领域中十分著名的"汤浅现象".这一现象阐明了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产生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大转移以及迄今为止出现过五个世界科学中心,并相应地形成了平均约80年的科学兴隆期这样一个基本规律.每一次世界科学中心的出现并转移,虽不能说完全是单纯依靠教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其中的关键性力量正是由于教育的勃兴.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相似文献   

10.
依据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从产业引进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体系化演进历程,形成了三个层次之间相互支撑的科技战略体系,实现了科技战略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重大转变和提升。在国家科学发展战略框架内,先进文化战略为科技发展战略体系提供内在发展动力和文化"软实力"支持。全面实施科技发展战略体系,需要建立符合跨越式发展要求的科技与创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靠的是投资加进出口,走的是"中国制造"的路子;未来中国发展的30年,需要走"中国创造"的新路,需要的是创新加新金融。科技部火炬中心举办的两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全国范围各区域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层层选拔,结合科技部门和市场资本的力量,选出有影响力并为市场资本接受的优秀创新人才和创业企业,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推动资本和创新科技的结合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有幸作为两届大赛分赛区和全  相似文献   

12.
倪正利 《中国科技产业》2003,(5):146-148,132
科技的力量,我们有目共睹;科技的恩泽,我们感同身受。一项小小的技术变革,可能引发一场厨房革命;无数的发现、发明与创新,造就了今日的现代化生活。科技,改变了城市的面貌;科技,创造了人类的现代文明;科技,也孕育着世界的未来。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科技发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了解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以科学的方式指导我们的生活,我们从最近80年的科技发展过程中选取了若干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以下回顾能让人再次感受科技创新的神奇力量。1920年:电手术刀美国人福雷设计成功一种电手术刀,命名为“无线电手术刀”,大量提供给医学界,对…  相似文献   

13.
产品创新法     
著名的美国IBM电脑公司科技副总裁葛摩里研究了无数新产品的研制过程,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产品创新办法:一种是阶梯式创新法,另一种是产品流程创新法。阶梯式创新法的特点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积累,一步一个台阶地实验新的科学知识,研究制造出崭新的使用产品。由于科学通常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所以称此种创新法为阶梯式。例如本世纪90年代物理知识的突破,导致了1948年第一个半导体雏形都依赖于科学上的新发现。葛摩里认为这种创新在美国比较流行。产品流程创新法的特点是,对一项产品逐步改进,持续革新,而不是搞一次上台阶…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区》2003,(3):1-1
朱镕基说,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抓紧制定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抓紧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重大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十二五"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三五"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日前在京举办的"世界创新论坛·2016国家城市新经济发展市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向记者表示,再制造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未来将会获得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适合本国发展的教育形式和理念,都在创新中寻找突破口,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可以说,拥有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更是国家经济发展之所在。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作为我国教育科研的专家,陈东瑜先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终身教育的研究和践行,同时用创新的思维模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科学创新侧重于科学发现,即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创新;技术创新侧重于技术发明,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的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指数级地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社会变革.可以说,科技突破的速度和新技术产业化的程度,决定着国家的创造力,进而决定着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由全球大国全面走向世界强国的关键期,如何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博大胸怀,高目标、前瞻性地对中国的科技创新进行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和精准施策,使中国在开路超车的新赛事中崛起,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事要事.为全局计,为长远计,需要我们瞄准世界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性技术突破,让中国成为政策与市场聚焦的世界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资源富集地""政策洼地"和"制度高地".  相似文献   

19.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 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科学创新侧重于科学发现,即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创新;技术创新侧重于技术发明,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   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科学创新侧重于科学发现,即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的创新;技术创新侧重于技术发明,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