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陈建仁上任2006年1月,从台大流行病学研究所教授刚刚转任台湾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才两天的陈建仁,接受时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贞昌的邀请,出任科技主管部门主负责人一职(任期2006年1月—2008年5月)。陈建仁是台湾著名流行病学专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地下水中砷含量与健康关系的学者,在2003年非典(SARS)肆虐岛内期间,临危受命出任台湾卫生主管部门负责人,领导岛内全体医务人员,成功抑制该  相似文献   

2.
正以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化学研究1965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台湾大学设立"化学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化学研究推动中心"),开启了岛内有组织地从事化学研究、培育化学人才的初始阶段。当时化学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是协助岛内各高校设立化学系和化学研究所、培训教师和研究人员、扩充教学和研究设备、举办各种研讨会、吸引海外专家回台湾讲学、补助研究人员出席国际会议等。到1985年,台湾几乎所有理科类大专院校都成立了  相似文献   

3.
正启动重大科技计划1996年9月,台当局组织召开第五次"全台科技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和岛内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制定台湾未来4年"跨世纪"的科技政策与方针。此次会议首次提出:以促进大学、中研院及各财团法人机构的研究能量与台当局各部门及产业界的需求结合,整合岛内上、中、下游的研发资源,推动所谓"国家型科技计划"(本文以下称重大科技计划,以尖端科学追求卓越,给研究者较长期、充沛的经  相似文献   

4.
正重视生物基础研究生物学是现代医学、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等应用科学的根本,只有了解基础生命现象的运作原理与机制,才可能有创新性想法将其化为能增加人类福址的应用上。上世纪60年代,台湾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和农学(包括森林学)及工业微生物学领域,特别是李先闻领导的台湾中研院植物研究所开展的水稻细胞遗传学、放射线诱变育种等研究,以及魏岩寿领导的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开展的应用微生物学研  相似文献   

5.
<正>大陆和台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各自形成了独立知识产权(台湾称"智慧财产权")立法、执法、司法体系。台湾知识产权体系的形成台湾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一直以技术输入和出口导向为基础,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是以引导技术输入与提升岛内生产能力为主。由于台湾自主研发成果较少,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严重,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往往更注重保护岛内产业,对知识产权人,特别是对海外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的贡献从1998年由"中研院"、"农委会"与"国科会"等部门率先联合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1998~2008年)开始,当年担任"国科会生物科学发展处处长"的陈建仁亲身经历了其发展的全过程。该计划最初目的是提升台湾优质的生物育种与种植技术的附加值,推动岛内生物技术的发展,让科技成为带领台湾经济成长的动力。但执行初期,却由于对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不周,配套措施不足,造成农业技术外流,甚至引发业界骂声连连。自此之后,台当局投入科技研发时,除学术性研究,相关"部会"也更加重视让业界有感的  相似文献   

7.
<正>吴茂昆接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2004年3月,陈水扁连任。一个月后,时任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吴茂昆在花莲机场突然接到中研院院长李远哲的电话,希望其能接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职。经过一夜的恳谈,吴茂昆决定接下这个职务,并于同年5月上任(任期2004年5月—2006年1月)。吴茂昆是台湾著名超导物理学家,1987年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朱经武共同发现世界上第一个高于液态氮温度的钇钡铜超导体,曾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奖,使  相似文献   

8.
提起"阿瘦皮鞋",在台湾岛内没有人不知道.不仅因为它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的传统老字号,在台湾制鞋业中年资与辈份最老,更由于它并非"倚老卖老",凭过去的名气和资格"吃饭",而是成功地经历了现代化转型,从传统的制鞋业跃升为自有品牌、跨足海外的台湾鞋业翘楚,成长为如今坐拥200余家店面的鞋业王国.至2005年8月底,累计销售双数即已突破一千万双.在台湾几乎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双阿瘦鞋品,让阿瘦皮鞋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鞋艺专家第一品牌,也是大陆观光客在台湾询问度最高的品牌.这在台湾传统产业转型中一直被视为"奇迹".本文一窥"阿瘦皮鞋"的成功秘诀,分享其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9.
生物·环保     
“中研院”成立基因中心解析基因蛋白结构“中研院”去年筹资数亿元成立基因中心,并筹设数十个实验室,除研究不同物种的基因序列外,希望通过解析基因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找出致病转机和治疗药物。基因蛋白质结构解析已成为21世纪生物科技的新主流。“中华开发”投资生化科技投资额居全球第7位台湾“中华开发工业银行”积极投资生化科技,总投资额已达61亿元,被国际VCDealWatch评为全球第7大,潜在的收益达17亿元。目前岛内有8家公司投资生化科技,“中华开发”对生命科学产业的投资额在岛内市场占有率达60%,投资项目共6…  相似文献   

10.
台湾首座“官方”生技育成中心正式启用南港软件园区生技大楼落成,岛内首座“官方”生技育成中心正式启用。经过台湾经济当局核审通过,目前已有35家生技公司与“中研院”、“国家卫生研究院”及生技中心等研究单位进驻。“中研院”、“国家卫生研究院”、生技中心及工业技术研究院四大研究机构,将结合民间创投业者,计划成立94亿元种子基金,协助这些研究单位衍生出来的新创公司解决资金募集的困难。生技育成中心将与创投业者结合,通过商业化模式,既可为生技育成中心创造利润,更能有效率地协助育成中心内的生技公司壮大。工研院与成功大学合作…  相似文献   

11.
<正>2006年10月,台湾李远哲宇宙背景辐射阵列望远镜(AMiBA)在夏威夷的冒纳洛峰正式启用,是亚洲首座且仅有的一座专门研究宇宙学的仪器。此一尖端仪器的设计、兴建与运行均由台湾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主导,主要的合作者为台湾大学物理系及电机系。位于海拔3,400米处的宇宙背景辐射阵列能灵敏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协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植物生物分子学研讨会"于1998年10月1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两岸生物技术界学者殷切期待的一次学术性聚会.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工程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大地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共同承办.应邀出席大会的台湾科学家有台湾中研院副院长杨祥发教授、台湾中研院植物所所长萧介夫教授、台湾大学农化系主任宋贤一教授等18人.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宪铎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黄玉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主任辛世文教授等应邀与会.参加会议的祖国大陆学者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南宁、大连等地的重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其计50余人.他们承担着国家重要的高新生物技术研究项目.这次研讨会是台湾、祖国大陆及香港的植物分子生物学界高层学者的一次聚会.  相似文献   

13.
正早期发展情况台湾有组织地开展物理学研究始自于1966年,即科技主管部门在新竹清华大学出资设立"物理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和台湾中研院为合办机构,1983年改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直属,1986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推动中心")以后,通过大力培育物理人才及推动基础与应用物理研究,逐渐形成规模,执行研究计划的数量也由1966年的12项,发展到到1977年的36项,再到1988年的136项,研究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台湾“中研院”拟成立东南亚研究中心据外刊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将东南亚研究计划作为该院未来几年研究计划的重点。该院的学术咨询总会日前已达成共识,希望成立东南亚研究中心,以实现跨科际系统研究和培训区域人才两大目标。“中研院”从1994年g月起,开始推...  相似文献   

15.
<正>"核四"是指岛内第4座核能发电厂,位于台湾北部新北市贡寮区。"核四"自1980年初次提出兴建计划,至今尚未建成运转,已成为台湾史上延沓最久的公共工程,也是世界上兴建时间最长的核电站。近期,马当局在岛内反核运动与民进党的巨大压力下,宣布"核四停工封存"。"核四"先后遭受四次停建风波(一)台湾发展核电的复杂政治经济背景台湾岛内资源匮乏,进口能源依赖度超过百分之九十五,极易受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影响,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对台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医药·园区     
台湾经济当局倡议制药业拓展海外市场  台湾经济当局倡议制药业合设外销公司,推动岛内药品外销,解决制药厂的生存问题。去年台湾近 500家药厂的产值为 521亿元,其中外销比率仅占 6%,制药业者在有限的市场间竞争激烈。为此当局建议药厂合组外销公司,预计到 2006年推动岛内药品外销可达到 400亿元目标。台湾研制成功钛合金人工胯关节  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与联合骨科器材公司合作,首次完成钛合金人工胯关节研究。钛合金人工胯关节可使新生骨组织直接附着在钛合金基材上,有效降低应力屏障,避免因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溶蚀机会,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在台湾岛内,提起"郭元益",就如同在北京提起"桂香村",没有不知道的。从1867年在士林双溪畔发迹起,传承五代至今144年,从普通糕点到精致的喜饼与西式蛋糕,"郭元益"已成为台湾糕点业的代称。以至于大陆观光客去趟台湾,如果没买"郭元益"的糕点作为伴手礼,回家见人都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8.
1998的7月笔者应台湾“中研院”植物所之邀赴台进行应用藻类的研究,于1998年12月7日抵达台北,使我有幸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个进入台湾,并进行环岛标本采集的祖国大陆藻类学工作者。在台60天期间,有幸应邀参加“1998年(台湾)中华藻类学会”,见到台大江永棉教授等(台湾)藻类界前辈和多位后起之秀,并例外地被允许进入一些藻类生产工厂(基地)参观、考察,与广大的台湾藻类工作者就有关藻类生产中的问题及如何开发应用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多次坦诚的交流,彼此都感到受益匪浅。使人高兴的是在“中研院”植物所内,见到分别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台湾,平均每两人拥有一辆摩托车。根据台湾"交通部"统计,目前全台湾使用中的摩托车共有1,200多万辆,在台北市每平方公里就有多达4,000辆的摩托车。摩托车车潮拥堵路面的壮观场景,也成为台湾才有的"世界奇观"。台湾摩托车傲视世界台湾摩托车工业萌芽于1952年,最早是由贸易商自欧美、日本进口一种带引擎的宽轮自行车在岛内装配。1961年,三阳工业率先和日本本田技研株式会社技术合作生产摩托车,成为台湾第一家摩托车制造  相似文献   

20.
<正>高度成长的年代1962年至1972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有人将其称作经济"起飞"时期,国民党当局1949年自大陆败退至台湾以来在经济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终于在这一时期开花结果了。翻开历史可以看到,1963年岛内农业产值达到235.97亿元新台币,占台湾GDP的比重下降为26.8%;当年工业产值则占到岛内GDP的28.1%,首次超过了农业。1964年台湾经济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