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8,(1):59-62
本文运用相对发展率与泰尔指数方法,对山西省2005-2015年以区市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展现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与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山西省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总体上经济增速变缓;(2)研究期内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3)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占总差异比例最大,其内部差异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4)造成差异及变化的原因在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产业经济结构的不同及宏观经济背景变化等。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2):40-42
文章从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视角,研究了我国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趋势。采用1994-2013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GLS估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变化在地区固定效应下不存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造成这一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条件下,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经济发展上关联互动和正向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且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际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各个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趋于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是:分别用Moran s...  相似文献   

4.
刘芳  王培暄 《企业活力》2013,(6):103-108
采用人均GDP、GDP和人口指标对2002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MLD指数和泰尔指数来描述这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得出的结论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自2005年开始呈缓慢缩小趋势,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是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但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从2005年开始逐渐缩小,对江苏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程度在下降。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在扩大,尤其是苏南内部的经济差异最明显,对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强。苏中及苏北地区发展相对均衡。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康 《企业导报》2012,(15):262-263
本文以南京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与各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和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面积持续增加,区域变化差异较明显;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第二产产值、非农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导致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美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成功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大国。不断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伴随美国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其中政府行为作用显著。南北战争后,政府主要通过宽松的土地政策和大规模投资交通设施、尤其是铁路,实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经济活动的广泛扩散。1929—1933年的大危机后,美国政府开始深入干预区域经济,区域差异逐步改变。二战后,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区域协调政策效果更加明显,区域经济发展趋向平衡。美国协调区域经济的一系列政府行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二战后美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南部,面积93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4位…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繁荣的时期,也是区域经济格局差异不断扩大的时期。本文利用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运用绝对差异统计法和相对差异统计法,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较大,尤以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异为甚。  相似文献   

8.
帅军  陈哲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105-106,104
如何缩小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促进江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发展,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江西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实证分析,试图揭示江西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过程、特点及构成,为制定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规划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博  陈姝兴 《企业活力》2014,(3):142-146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了一系列变化和新的特征。采用200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在食品、居住和医疗等必需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大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在交通等方面的消费收入弹性更大,消费结构的地区性差异非常明显。我国城镇化的治理面临着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在不同消费种类上的收入弹性差异较大的挑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分区域制定经济政策,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正逐步发展,但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税制差异比较明显,这种差异的存在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税收协调将有效调节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税制差异,促进区域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广西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面向东盟十国区域大市场,是我国进入东盟经济区最便捷的通道。自贸区建立以来,税收协调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与资源有效配置,使广西企业在这几年间有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将我国人口结构分解为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和空间结构四个维度,发现我国人口结构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但这种分布格局并不稳定.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上优势明显,而欠发达地区则在自然结构维度上优势明显.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区域人口结构特征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优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区域人口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显著,且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全面;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特征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差异所导致的人口结构分布差异基本吻合.基于此,各区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侧重地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的不同维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学界对国家创新系统结构性差异的重视,创新能力的研究逐渐从国家层面向区域层面转变,以区域作为创新活动观测单元并进行地区差异分析成为普遍共识。从区域创新差异的统计描述、影响因素及机制和对策分析三个方面,对近年来区域创新差异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研究逐渐深化,但是相比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实证分析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该领域研究可在多尺度空间测度、内在机理分析、影响因素全面实证研究以及融入空间结构动态分析等方面实现进展,借鉴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并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区域经济环境、企业多元化战略和经济绩效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产品多元化整体上会带来经济绩效的折价,虽然不同的区域经济环境之间有明显差异的折价程度差异,但却与区域经济环境本身无明显关系。而企业跨国多元化程度则与区域环境呈正相关的关系,即区域经济环境越好,跨国多元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4.
马骁驰  欧向军  叶磊 《城市问题》2013,(5):51-56,61
在运用差异系数和极化指数定量分析1978-2010年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以基尼系数和沃尔夫森指数的拟合关系式为依据,根据现有区域经济差异的预警标准推算出了极化的预警标准,对江苏区域经济极化的警戒水平作出了判定。并利用灰色模型预测了未来五年江苏区域经济极化的警戒水平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江苏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呈现"先扩大,后缩小,再急剧扩大,后平缓波动扩大,最后缓慢减小"的演变过程;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趋于一致,即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区域经济极化不断增强;江苏目前的经济极化水平偏高,且已超过了红灯警戒线;江苏未来五年的经济极化水平将徘徊在0.110左右,还可能向双红灯的警戒线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1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280个市辖区范围的城市经济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经济效率得分不高,变化幅度不大;城市规模效益梯度比较明显;城市经济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格局一致;区域差异较小并且呈现缩小趋势,省内差异贡献明显大于省间差异贡献;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比较稳定,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等"群"状分布高值区域,以群内核心城市为中心,与群内较高、中等城市经济效率城市共同组成"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而低水平城市则成片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所选6个因素对城市经济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规模、投资强度、区域联系的影响程度居前3位;地理区位差异是客观因素,要素禀赋是初始因素,而投资强度、区域创新投入等是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瑞芳 《企业导报》2010,(2):155-157
在分析山东省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定性和定量分析了1990年至2007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阐述了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山东省区域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山东省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特征的基础上,定性和定量分析了1990年至2007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阐述了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山东省区域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对金融支持方法的差异性、倾斜性特点,对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的效果较明显。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支持经验对我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贫富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差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备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深入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对加快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运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和经济区位商来比较分析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法预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其次,从历史经济联系、区位条件等方面来比较分析形成三大经济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选择了协调发展这个论题,来探讨推进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从而缩小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新经济地理学派、国民经济系统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区域管理学派和区域生态经济学派等影响广泛的、研究区域经济的主要流派。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城乡统筹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城市群发展和重点地区战略等方面。未来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区域综合性研究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区域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区域分析方法呈现多样化"、特殊区域"成为关注热点、区域政策评估是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