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本世纪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从我国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出发,江泽民同志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和属于政治文明的法制建设都放到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高度上论述,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但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的精辟概括,同时也是我们加强检验检疫队伍建设的重要方略.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内涵的精辟概括,是传统中华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凝聚与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贾波红  曾萍 《致富时代》2011,(2):112-11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紧密结合,是由法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决定的,德法同构是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略 ,其含义 :一是建立和完善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体系本质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二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起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信念。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要从基础道德抓起 ,以使我们的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市场经济环境可信度的保障,是进一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加强信用体系,需要依法治国的强约束和以德治国的软规范相互结合,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真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信用环境,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鼓励信用中介组织规范发展,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大力开发信用数据库硬件设施,来提高市场经济信用环境。一、必须加强道德和制度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培养公民诚信品质。应积极研究和探索面向公民的诚信教育方式方法,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7.
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我们应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建立包括信息网络法律在内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信息网络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8.
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应当首先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抓起 ,这就需要制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建立起相应的道德监督约束机制 ,使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要为政以德     
江总书记前不久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治于行,德治治于心,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我们建设一流机关,就要把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重德行。重德行就要治官德,如果政府官员争权于朝,争利于市,争惠于民,行政不依法,服务不尽责,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就无从谈起。古人说,“为政以德”,工商机关作为执法机关,首先要加强自身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主要是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为…  相似文献   

10.
李冬 《北方经贸》2001,(10):8-10
作者首先阐明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系统、科学的治国方略。然后作者深入分析了“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作者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要措施,诸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弘扬真善美,打击假丑恶。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新概念,这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把落实以德治国提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以德治国”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实践“三个代表”,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十五”计划纲要中适时提出“把依法治国与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这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对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公民个人提出的基本行为准则,对财政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法治是财政工作保持其行为规范化的准则,德治是财政工作保持其活动方向的依据。这样的财政工作,才能在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一治国方略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这里,给财政管理工作提出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是如何遵照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探讨优化科学理财的新途径。为此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带关键性的课题,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财税干部队伍,特别是高质量的财税领导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1)
自古以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尤其引起理论界的热议。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亦或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理论界观点不一,但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为主流。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是大势所趋,但道德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因素,在国家法治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实践中看来,道德很难跃居于法律之上成为治国的中心策略,法治才是切切实实的治国之道,是贯穿治国始终的主线,为避免失衡,引德入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已经走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的道路上了,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很艰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经验等方面的限制,我们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根本的立足点就是自力更生,但以“经济发展问中心”政策带来了道德的“滑坡”,以及和它相关的法制建设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它,必将影响我们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如何解决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使“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作用,是时代予以我们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容,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并精辟阐述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新文明的行动指南,是治国安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英明方略。一、“以德行政”是行政执法机关为政之本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总结古今中外治国之道,一直十分重视德政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的多篇著作都深刻论述过。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讲”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发展、升华了以德治国的理论,为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加强以德行政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当前,一些行政管理执…  相似文献   

17.
陈赛珍 《商业时代》2003,(242):39-4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领域的道德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会计行业也不例外。但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在会计领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陶维梅 《中国市场》2009,(15):117-11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法治框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人民和政府为法治的动力,以严格依法行政为法治的关键,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的出台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和人民坚持依法治国道路的决心,是我国法治建设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国基本治国方略。“德治”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是“德治”的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法与德是并行的两张网 ,共同约束市场个体的行为。以法张德 ,以德育法  相似文献   

20.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重要保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加强诚信教育,完善诚信机制,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2003年,按照国家计委、质检总局《关于印发深入开展“价格、计量信得过”活动意见的通知》精神,为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重建诚信之路,让市场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