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因为不甘贫穷,因为渴望美好,他们离乡别土,外出闯荡。在乡亲们看来,他们已是城里人;而在城里人眼里,他们却始终是充满泥土味的乡下人。当年,一部《外来妹》的电视剧,曾引发无数人对他们生活和命运的深情关注。如今,他们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们创造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现象,一道亮丽风景——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把劳务输出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2006年,全市共输转劳动力37.2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25.1万人次,常年性输出18.5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市经济中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品牌过硬、极具活力的当家产业,也是农民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3.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及发展劳务经济的基本情况 甘肃古浪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40.07万,农业人口37.5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93.8%,有耕地面积109万亩,正常年景播种8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4.
5.
6.
一、基本情况甘肃省临夏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贫困面大,富余劳动力多,加快发展劳务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相当紧迫。临夏总人口195万,农村人口达172万,占总人口的88%;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滦南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打造和不断畅通水源充足的“零成本”增收“干渠”,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以来,全县已向周边市县输出农村劳动力5.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17.9%,占全县向非农产业转移人数的58.4%;其中向京津、大连、唐山市区有组织高层次输出1.2万人,占输出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1%,这些输出人 相似文献
8.
9.
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与陕西汉中和四川广元、南充、达州接壤,辖巴州、南江、通江、平昌一区三县,188个乡镇.1.23万平方公里。巴中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总人口398.57万.其中农业人口328.92万人.农村富裕劳动力近100万人。2008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11.5万人,其中向外劳务输出97.7万人,外派劳务722人,实现劳务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8.6亿元。增长19.9%. 相似文献
10.
农村收入事关我国农业大局。农村教育关乎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本文从农村收入和教育视角出发。发现农村的经济收入与教育问题并从整体角度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人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负相关,且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耕地的流失;农业劳动生产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名义而非实际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别预期、农村人力资本状况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劳务经济与资源经济互动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并从政府、市场、农村金融层面对其政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8%,又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巨大,吸纳的建筑劳务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建筑劳务用工制度作为建筑业发展的基础,不但是影响建筑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对江苏省太仓市235个村经资合作社,1984来以来可支配收入和农业投入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证明家庭承包制为村发展非农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创造了条件,积累了农业投入的资本,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物质基础。 作用与渠道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1999年,全市 235个村的收入总额为 10773万元,比 1984年增长918.2%,年递增16.7%。村级经济发挥了其他经济层次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稳定了农业基地。1984 年至1999年,235个村用集体积累先后投入9576 …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基于河南省信阳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析金融危机对劳务经济的影响,以期为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劳务收入、回归创业、农民工权益维护以及输出地经济发展都有很大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应对危机,解决返乡农民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县域经济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面向新世纪,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对于实施第三部战略部署,促进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加快现代化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尤其是1998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6%-6.8%之间,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国有建筑经济处于这个支柱产业的中心地位。建国50多年来,国有建筑经济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必须明确指出,建筑业又是一个竞争性行业,以国有为主导,以公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逐渐形成。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做出了明确回答。也就是说,从建筑业特点出发,从着眼于建筑业发展出发。在不断增强国有建筑经济控制力的前提下,要提高认识,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 相似文献
19.
20.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经济呈稳定上升态势,全省GDP增速由2000年的8.3%逐步提升至2004年的12.5%,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显著变化,经济运行质量改善,自主增长动力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整体经济稳健运行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面对新形势,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适时提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这是立足本省实际,把握发展趋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缩小与全国及发达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现实选择。针对这一目标和要求,“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省必须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