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胜任特征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多元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拥有一批优秀的员工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辨别一名员工是否优秀,胜任特征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但人才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对企业的价值,只有当其能力和天赋发挥出来后才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科研、管理等做出重大的贡献,这就要靠有效的激励措施得以实现,而且所有员工在受到有效激励后都可成为人才,因此,员工激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企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措施,旨在使国企营造一种士气高昂、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壮大企业,成就员工,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3.
企业员工积极性激励方法分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嫘 《经济师》2003,(1):265-265
文章以我国成功入世 ,民族企业即将面临愈加激烈的竞争为社会背景 ,指出新世纪的企业竞争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核心 ,并结合目前许多企业员工进取心不足的弊端 ,得出 :要获得优秀的员工 ,促进企业的发展 ,就要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方法 ,来激发员工进取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程富泉 《经济师》2010,(6):189-191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员工的战略性投资会为企业带来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而培训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否取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如何使员工培训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打造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值得企业决策层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员工的战略性投资会为企业带来独特的、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而培训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否取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如何使员工培训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效益,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打造企业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是值得企业决策层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知识员工忠诚的转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企业竞争更多的是企业所拥有人才的竞争,知识员工是否忠诚于企业,能否持续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成为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本文就知识员工的忠诚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知识员工的忠诚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企的员工持股历经多轮试点,本轮国企混改再次力推员工持股计划,本文从历史视角厘清和阐述员工持股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分析和总结我国国企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经验和教训,探讨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方案的要素设计,提出完善路径和思路,为国企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员工持股计划在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和提升企业绩效中发挥应有激励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也给企业职工,尤其是国企职工,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对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国企员工常常面临着哪些压力源?又有哪些解决压力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具体措施呢?本文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对近百名国企员工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得到了如下发现。  相似文献   

9.
江超萍 《经济纵横》2007,(10):34-36
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应当如何保持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呢?当前许多优秀的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保持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关键不在于雇佣最好的员工,而是保留现有的员工。和他们的竞争者相比,这些企业在留住人才上更是煞费苦心,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陈晨 《时代经贸》2020,(8):82-83
员工离职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保持一定的流动率可以减少冗员,激发企业内部适当的竞争,提高工作效率,为其他员工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并且还能引入新鲜血液,增强企业活力。但员工离职率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特别是企业内部骨干员工的流失,会对企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本文以某大型国企为研究背景,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员工离职情况与离职原因,通过对现实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探索同类企业员工离职现状与原因,力求提出切实可行、有参考价值的管理提升建议,进一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人才竞争力与人才保留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的竞争观念深为企业所共识 ,以及企业围绕人才的吸收、开发等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 ,企业间竞争的又一重点———企业培训工作也为众多成功企业和成长较快的企业所重视。企业培训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工作。培训虽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效益 ,但它却能不间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使员工以更高的热情 ,对企业更大的忠诚 ,及更高的效率完成其任务。为此 ,企业应充分利用培训工作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使之真正成为企业腾飞的平台。一、对新形势下培训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员工的生活工作节奏也必然随之加快,这使得他们所承受的思想压力也随之不断加大。这些思想压力不仅制约着企业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找准员工思想疏导工作着力点,切实关注员工思想状况,解决好影响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间人才的竞争,对企业中的员工进行战略性的投资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优势,而培训是培养人才的较为重要的一种手段,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在员工培训中如何能真正发挥培训作用,提高培训有效性及效益,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打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目前企业需要思考及着手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的一篇文章说,拥有有技能、富有创造性和以顾客满意度为己任的员工,是区别一家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关键因素。成功越来越多地源于吸引、激励和保留优秀的员工,但是优秀人才的稀缺性,致使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是吸引并保留优秀员工的  相似文献   

15.
许悦  张君瑶 《时代经贸》2007,5(9Z):217-218
随着西方管理思想的渗透和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的管理者渐渐意识到现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要使企业达到未来理想的发展目标,唯一的道路就是加强对企业员工培训,教育,再培训。有计划地开展对职工和各种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应该树立这样的思想:日常的管理就是培训。然而,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还未能将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手段,导致企业发展很慢。本文拟从企业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关对策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企业问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的观念已深为业界所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刻地认识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企业围绕人才的吸收、引进、招聘等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众多成功或发展较快的企业将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团队素质的着眼点,积极建立全面的员工培训制度,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再提高,从而通过培训工作的优势为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接受、认同与信守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等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堪称企业竞争、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功,然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着,诸如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文体认识、就是纸上谈兵等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8.
唐婉君 《时代经贸》2008,6(19):193-194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对待核心员工流失已成为企业领导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从事业发展、薪酬福利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以应对核心员工的离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新一阶段的国企改革仍然面临着国企的性质和定位、与政府的关系、效率、内部治理和利益分配等困境,需要从动态关系治理的视角来分析国企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国企的动态关系主要包括:政府、市场与国企的关系;市场中的竞争秩序关系;企业内部治理关系;利益分配关系和社会公众对国企的期望关系等。国企动态关系治理的实质就是对这些秩序和利益关系的再调整。  相似文献   

20.
员工的流失,特别是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高素质、优秀的企业员工的流失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此,认真分析国有企业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寻找对策,保持员工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