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个做股票的朋友,有一次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一辈子只能遇到6次牛市话还没说完,我就一个激灵:"是从开始投资开始,还是说从生下来开始,无论你做不做投资,都只有6次机会?"他肯定地回答说,从生下来开始算可能有点夸张,咱们就从25岁开始吧。无论你做不做投资,也只有6次旁观牛市的机会,是抓住机会还是与之擦肩而过,就看你自己的了。  相似文献   

2.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家。他在郑国为相时,郑国的上卿子皮曾来找他,让他任用尹何为官。子产说:"他太年轻,恐怕不行。"子皮说:"他很好,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学着治理吧,边干边学慢慢就会了。"子产说:"不行!你要是真正爱护一个人,就要做有利于他的事情。如今你因为爱护他就让他去从政,这就犹如让一个还不会用刀的人拿刀去切割,反到会伤害到他。你爱他,却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你的爱护啊?……是  相似文献   

3.
每个企业都有文化,也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就象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思想都有他的性格和思维习惯一样。有的人性格适合于形势,思维习惯适利于成功,所以他成功了。企业文化也一样,企业文化不是创建,因为他本身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被你提炼、引导,杂乱无序的它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阻力或者是没有形成合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九州 《中外管理》2010,(5):122-123
大人习惯了的方法,往往不适合孩子。我们必须从孩子能够看到的、能够做的、已知的事情开始教起。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只有"教"才能"会",只有"学"才能"习"。而事实上,有时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需要你去教给他的。甚至,如果你强行按着自己的意愿和方法去教,反而会让还没有感性认知的孩子更糊涂和更不理解。同时,还有一种潜在的可能,就是抹杀孩子探索未知的兴趣。事实上,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需要决策。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不是老板,也不是企业的管理者,所以不需要决策,只要按照上级的意思去做就行了。实际上,决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领导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我们从早上起床开始就已经在做决策,要不要起床?早餐吃什么?穿什么衣服?今天要做什么……就算是执行上级分派的任务,你也得决策用什么方式和途径。所以,人人都需要决策。  相似文献   

6.
活学活用MBA     
张小平 《英才》2003,(8):66-66
当问道:"你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坐到了这么一个位置上,是否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茅忠群的回答比较有意思:"你说过去的皇帝,他出生在一个皇帝世家,是幸运还是不幸?尤其有些不是做皇帝材料的却要硬着头皮去做皇帝的人?"茅忠群强调自己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还在读高一的时候就到学校宿舍去住了,所以在家里呆得时间很少,暑假回去的时候就像客人一样。但血缘关系是任什么也阻隔不了的。1994年茅忠群自上海交大硕士毕业之后,就被父亲"请"回了飞翔集团。在不声不响地呆了一年以后,便开始担任集团的总经理。任职前,他们父子之间曾有过"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如果遇到观点达不成一致的时候,尽量  相似文献   

7.
崔鹏 《中国新时代》2004,(12):80-81
万骊华,中体倍力公司总裁,一个会比光华长安大厦的保洁员上班更早的人。早上9:00上班,万骊华一般会7:50到,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需要做的是了解新的国家政策变化和发呆似的沉思。等到9:00大家都到了,就没有时间想这些事了,那时候他的办公室会像个市场一样热闹。"在和你聊天的这1个半小时内,平时会迎来送走10拨人。"万骊华说。万骊华的办公室是开放的,而他也承认,自己本不是个非常外向的人,而作为中体倍力的总裁,却需要更开放一些,他也就尽量去这么做。我渴望"蜕变"万骊华时时提醒自己现在已不再是一位政府官员了。"…  相似文献   

8.
正要做自己的性格的主人,不要做自己的性格的奴隶。一个人做了自己的性格的主人,也就是尽可能地做了自己的命运的主人。一个人的性格的所谓优点和缺点是紧密相连的,消除了其中一面,另一面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享受性格之利的同时,承受性格之弊,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只需把这个弊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就可以了。如何限制?就是发扬性格本身的长处,抑制短处。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如同一枚钱币的两面,就看你把哪  相似文献   

9.
"我觉得只要有一个平台,不管是什么年龄、什么种族的人,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去做慈善这件事,越多的人去做慈善,能给到别人的帮助就越多。"谈到对于慈善的看法时,18岁的岳梦雯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9,(5):15-15
纽约时间3月12日早上7时30分,全球电子商务领导者之一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总部位于纽约的美国亚洲协会(AsiaSociety)发表演讲,他表示自己并不认为目前的状况是危机,不过是全球化成长中的一次阵痛。同时马云也表示,现在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成为英雄,有机会去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成长和到来。如果今天你开始采取行动,你也很可能就是下一个google、ebay。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要想运势好,他的性格首先要好。前些日子,这个朋友开车去上班,突然马路上冲出一个醉汉,拦住他的车,说撞了他,非要朋友下车给他道歉。用朋友的话说,这在以前,他会上去给他两拳的。这一次,他没有这么做。他想了想,就下了车,然后和颜悦色地对那个醉汉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那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哥们儿,冲你这句话,走人。”朋友回到车上,一点儿也没觉得是受了委屈,反而有一种战胜自我的愉悦感。所以,他总结出:其实,人是一条鱼,社会是一缸水,如果我们是一条热带鱼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降低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买彩票中了很多钱,你还要继续工作吗?这是我经常向身边同事、朋友问的一个话题。答案惊人的雷同:我不要继续工作了。可是,当追问他们如何花费这笔"横财"时,与前答案却截然相反。有的想自己开一家工厂,生产更先进的产品;有的选择到山区承包一座荒山,种植各种绿色水果和蔬菜,再卖给城里人;有的要转行当警察或律师,为人们伸张正义,等等。我还问过一个女大学生,在你毕业的同时拥有了1000万,你还找工作吗?她说不会先工作,而是到世界各地去旅游;问她遨游全球后要干什么呢?她说就到哈佛大学进修,不要学位也行;问进修后做什么呢?她说要回国创办一个幼儿园或小学,从小就培养孩子远大的职业理想,将来成为科学家、艺术家!  相似文献   

13.
RMI是美国钢铁和国民蒸馏器的子公司,生产多种钛制品。该公司多年来效率低下,生产率和利润率也上不去。但自大吉姆·丹尼尔来此担任总经理后,公司面貌开始焕然一新。工厂里到处可见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送给他。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标语下面都签有大吉姆的名字。带有一张笑脸的公司形象标志也开始到处出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小企业》2001,(7):18-19
近几年,民营企业界尤其是传媒在谈到民营企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多半是说银行给予的支持特别少,抱怨没有得到政的额外的支持。我是16年前开始做生意的,从来没有想过谁给我们额外的支持,觉得人家不找我们麻烦就很好了,十几年 人家没有找过我们什么麻烦,觉得这很幸运。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己去创造第一笔财富,以后你也没有这种能力,也断定了你没有能力领导一个大的企业。如果第一笔钱你都赚不到,还指责这个抱怨那个,那你以后就不要去赚钱,也不可能赚到钱。你可以做学问或者到大公司去做某一方面的开创者,也许能更出色一些。总之,淘第一桶金能验证一个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10,(24):70-70
CE:外界的哪些质疑,你觉得难以接受? 王传福:(对质疑)我看得少。 CE:你认为外界在"妖魔化"你吗? 王传福:媒体、社会各界人士,一般他们可能按照正常思路看企业,假如我是他们也会这样。比如说,你的汽车做好了,他觉得不认同,觉得整合或者是跨界这么大,或是短期获得这么高的增长,他不认同,他说这样做肯定会出问题的,说起来也觉得挺对。我们相信会有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赵文瑄的父亲是人出身,退伍之后开始教书,对子女管教很严厉。小时候,赵文瑄的性格有点固执,对喜欢的事就会一门心思的去做,比如说栽种东西,哪怕是一棵番薯他也会栽到地里,只要看到它长出绿色的叶子就很高兴。对学业他也是如此,喜欢的科目他就拼命学,不喜欢的就不理。小学时,每年老师总是  相似文献   

18.
《厂长经理之友》2012,(4):79-79
赵友谊:一个做不成的idea不一定就不是好的idea,可能会是团队的原因或是各种实际的原因造成。做成了也不一定说你的idea有多好,可能是遇到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 周湛文:最简单的,去找一些很有经验的人或者找业务投资咨询。因为你们自己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你们都没有经验,不可能知道哪个是行得通的,那你只有自己去撞。去撞的话一百个可能成功一个,没有必要去做这样无谓的牺牲。自己总是觉得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但很多东西没有经过验证的话,只是你觉得好,没市场,那你的东西就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12,(24):120-121
<正>帅气男主播异国求学,放弃中式思想,不求拉风准备入货二手车,不受约束,想做就做。他不只是想让自己的身体行走在美国,更想让思想被这个个性而自由的民族好好地浸润和发酵。"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让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让他去纽约吧,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我在看了《北京人在纽约》开场白  相似文献   

20.
杨柘 《东方企业家》2014,(11):82-82
创新一定是有痛苦的 ,但是痛苦的深浅完全在于对目标受众的内心挖掘和感受的深浅来决定的。我对创新的概念相对要保守一些。为什么说"保守"呢?不能够因为要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实际上你的目的是决定了手段。首先,不会为了创新而去做创新的事情。重要的是判断这一个事情,是不是真的是创新,不是看你自己怎么去判断他,而是当你角色互换成你的目标人群怎么看。当你的目标人群认为是创新的时候,他才会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