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足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大暗礁,据某地审计机关查明,7个国有企业挂帐处理的损失占该企业实有流动资产的8.9%;有的企业来弥补亏损挂帐金额超过实有资本的80%以上;有的国有企业故意低价销售设备,损公肥了小团体,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国有资产流失及被蚕食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当前审计发现,一些国有企业不仅亏损严重,更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和采取解决对策的是相当一些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某地审计机关查明,7个小型国有企业挂帐处理的损失占该企业实有流动资产的8.9%;有的企业未弥补亏损挂帐金额超过实有资本的80%以上;有的国  相似文献   

3.
史淑琴 《内蒙古财会》1995,(8):29-29,28
一、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及成因。1、国有企业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企业亏损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国有企业挂帐损失及潜亏普遍存在;重点调查显示,因潜亏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占多种流失形式的首位。究其原因,既有经营管理的原因,也有政策因素。近年来.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经营效益欠佳,使挂帐损失扩大.而企业自行无法弥补损失,明亏潜亏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千家国有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之六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产权基础管理薄弱,加之金融、财政秩序有所混乱,使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十分严重,有的由国有企业流入非国有企业,有的流进了个人腰包,有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面广,负债率高,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40%,1991年至1993年逐渐上升为60.50%、61.50%和71.70%,到1994年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已上升为75.05%,若将企业的损失挂帐冲抵所有者权益,国有企业的实际资产负债率则高达83.30%。高额的负债一方面表现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大量的企业陷人高负债经营,企业利息负担沉重,财务状况恶化,它不仅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且还使国家所有者权益不断遭受侵蚀,从而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经济的严重障碍;另一方面,国…  相似文献   

6.
一、贪大求全,劫富济贫;二、低估国有资产价值,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三、在资产重组中只重视筹措资金或将部分存量资产套现,而忽视企业的转机建制等根本性改革;四、在资产重组与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轻质量,重数量;五、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中,被兼并的国有企业享有停息挂帐的优惠政策,一些非试点城市比照执行,并盲目扩大优惠范围与优惠对象,使欠息数量有增无减;六、部分企业在资产重组巾,对债权债务进行不当置换,即老企业继续承担原有债务或大部分债务,以优质资产重新注册新公司,使原公司的负债率大幅提高.剩下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7.
关于企业负债经营的几个问题迟旭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70%以上,如果扣除长期挂帐等不良资产,实际上的资产负债率恐怕还远远不止这个比例数。如此高的负债水平使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背着沉重的利息负担,其所获收益的绝大部分将用于支付...  相似文献   

8.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商贸系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主要形式是:1.企业待弥补亏损挂帐过大。企业待弥补亏损作为国家权益的减少在国有资产流失中占有较大比重。据调查的62户商贸企业统计,1993年底待弥补亏损挂帐总计3674.2万元,占1993年实现利润的65.64%。2.企业潜亏严重。截止1993年底,所调查的62户商贸企业潜亏高达7593.3万元(不包括有问题商品损失),占商贸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的49.7%。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国家权益没有实物作保证。具体表现在:一是坏帐损失在应收帐款中长期挂帐。在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思考时喜喜国有企业的债务危机,已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经贸委对18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调查表明,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若把已查明的资产损失和潜亏挂帐考虑进去,已达89.9%。沉重的债务负担已成为当前企业举步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在新旧体制的转轨期间,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有关的调查显示,1991年底,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亏损额为1000多亿元,如果再加上企业累计挂帐1045亿元,企业潜亏500亿元,总计亏损可达2500多亿元,这个  相似文献   

11.
基建收入挂帐将给建设资金造成流失隐患审计发现,某单位在项目建设中,通过有偿转证拆迁房及建设资金新增利息的方式取得收入3382。3万元,未按规定并入基建拔款,而在往来科目挂帐,造成建设资金流失的隐患。基建收入挂帐将给建设资金造成流失隐患...  相似文献   

12.
邓远志 《广西会计》1999,(12):22-24
企业过度负债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使大量的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难于为继,而且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不断下降,直接危及国家经济的信用基础,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协调与发展,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公司改组及经营机制的转换。因此,如何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提出一些设想,供有关部门解决过度负债问题作参考。一、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主要特征1.负债水平高、偿债能力差。据统计,我国的国有企业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在75%左右,如果考虑到亏损、潜亏、挂帐以及各种资产的损失因素,实际高达83%,其中银行贷款占…  相似文献   

13.
一、对国有企业债务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经济的过度负债已成为突出矛盾暴露出来,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4%,1991-1993年逐渐上升为60.5%、61.5%和71.7%。截止到1994年对12.39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时,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上升为75.05%,若扣除实际的损失挂帐,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3.3%。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表现为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结构,而在…  相似文献   

14.
公有经济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变花 《经济界》2002,(2):51-54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许多人仍然会把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作为一个概念,的确,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要载体,在产权制度改革之前也是唯一的形式,正是由于国有经济的这种存在形式上的垄断性,导致改革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的存在。 1.资产的过度负债,形成产权基础空虚。据国家经贸委1995年清产核资的数据,全国6.87万户的国有企业中,负债率在100%以上的1.3万户,损失挂帐大于所有者权益的空壳企业有1.8万户,二者合计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的45%,到1996年,全国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为5…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随伊盟粮食行业审计组,对内蒙古伊克昭盟(简称伊盟)盟直所属粮食企业和垒盟八个旗市的粮食企业多年来形成的亏损挂帐问题进行了审计调查。共调查弛立核算单位65个,占亏损单位的68%,调查新老亏损挂帐13,823万元,占粮食企业亏损挂帐总额的75.7%。通过调查分析看出,伊盟粮食企业亏损挂帐形成的时间长、数额比较大,已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向合资企业投资的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杨春明我们北京西城审计局在审计中发现,有的企事业单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如有的企业既是国有企业,同时又是合资企业的主体;而有的事业单位身兼两职,经营或管理工作性质及资金性质都有明显区别。国有企业向合资企业投资中...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我县国有企业改革整顿步伐,动员全县力量,打好企业改革整顿攻坚战,深化我县 国有企业改革整顿,我们县审计局接受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对县直一个国有企业公司的财务 往来帐款挂帐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我们这次共清理审查了632个帐簿户头,清查的资金总额 达2,912.92万元。经过清理,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公司为了逃避纳税,隐瞒产品销售收入457.22万元。二是为完成目标任务少转产 品销售成本842.95万元。三是企业潜亏挂帐468.18万元。四是应收未收销售款呆帐死帐形成 潜亏333.65万元。五是其他应收款项…  相似文献   

18.
近日,审计署发布了11户国有企业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显示。问题主要集中在有的企业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到位;有的企业部分投资项目存在论证不充分、程序不合规的问题: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企业内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违法违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小型国有企业试行“国有民营”的经营方式是企业改革的有益探索,它对于进一步探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扭转小型国有企业“小、穷、亏”的状况,以致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对“国有民营”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够稳妥,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划.一哄而起;财务管理不规范、财政监督削弱;财会部门解散,会计核算严重失真;产权随意变动,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的产生及其意义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一些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企业经营者粉饰经营业绩,做假账,虚报利润,导致资产不实,恶化了企业资产的质量,滋生和扩大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投融资管理混乱,乱投资、担保或只投不管,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有的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出现所有者主体虚置与经营失控、子公司经营者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效率低下、资源损失浪费严重等经营和财务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企业的财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