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用地的非农转让限制始终在此消彼长的平衡中艰难前进。现实中的农用地转用途径包括城市建设占用、农村产业化与工业化占用、小产权房和宅基地流转占用以及粗放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教育的保护手段没有达到预想的保护目标,有效的农用地保护途径是通过加强农业基础与应用技术转化、农业衍生产品研究、农业投资等,促使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收益比以及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价格比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使农用地保护变成市场主体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2.
邹瑜丁 《特区经济》2005,(8):304-305
一、土地政策调整拉动成都房价上涨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作出了在深入开展治理整顿期间(半年期限),全国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用建设用地的决定,并从实际出发,对确属急需的重点项目用地可报国务院批准。10月,国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理论与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泽宾  陈银蓉 《乡镇经济》2008,24(11):46-49
文章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城市圈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按照区域间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配置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总福利水平。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研究了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武汉市、黄石市在非农建设用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黄冈市、成宁市农地利用上具有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分配非农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将是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毛良祥  林燕华 《乡镇经济》2009,25(3):4-7,26
土地征收是我国农村土地“转换”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唯一合法途径。文章从土地供求的影响因素出发,对土地征收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理论验证。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农用地禀赋、政府比较收益、土地市场化程度是推动土地征收规模扩大的主要驱动力量;而农民比较收益的提高则显著地抑制了土地征收规模,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也能约束土地征收;非农投资水平对土地征收的驱动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用地登记制度不完备下的冲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农用地登记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与现行农用地登记制度相关联的各种冲突 ,最后提出改革和完善农用地登记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比较效益继续下挫,其根要原因就是农业政策的非农偏好,没能很好的引导,扶持和保护农业,没有充分调动逐民的积极性,而非农偏好产生的根源就是旧的利益格局仍在延续,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政策存原一些非农偏好的表现,影响和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纠正农业政策非农编好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及成果,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转化运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规划、科研、初步设计、控制、验收等环节中,从而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和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徐烜 《新疆财经》2010,(5):17-20
本文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分析和基层调研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各个相关因素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关系的计量回归模型,发现农户现有农用地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和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这四个因素显著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已经成为常态,对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基于体验效用假设,构建了工农要素流动下农村居民的幸福函数,并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效应、机制与情境。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在总体上促进了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但却存在一定的"伊斯特林悖论"关系,即短期非农就业能够显著促进幸福增长,但长期非农就业对幸福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出现停滞或反向抑制状态;其内在机制主要在于非农就业过程中农村居民的需求层次逐渐由生存需要转向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但长期非农就业并不能显著提升外出务工农村居民的社会地位感知;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效应,在本地非农就业和跨省流动的就业情境下更为显著,在女性群体、高中层次受教育程度群体中相对更高,且伴随农村居民的年龄增长呈现边际递减规律。基于此,文章提出创造本地就业市场、关注非农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变化、加强非农就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针对性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社会的转化.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之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尚处于转型初期.在转型过程的初期,它不会导致社会以及家庭诸方面发生前后迥异的变化,但它对民众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由于外部社会的制度和政策"滞后"与"缺位",家庭及其成员在这一时期对变化的环境往往有许多"不适应",在家庭内部也有诸多"不协调"表现.  相似文献   

11.
徐云 《改革与开放》2009,(12):29-29
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社会的转化。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之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尚处于转型初期。在转型过程的初期.它不会导致社会以及家庭诸方面发生前后迥异的变化.但它对民众家庭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由于外部社会的制度和政策“滞后”与“缺位”.家庭及其成员在这一时期对变化的环境往往有许多“不适应”.在家庭内部也有诸多“不协调”表现。  相似文献   

12.
何晓波 《山东经济》2011,27(2):124-131
本文使用CHIP(2002)的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控制了收入差距、移民个人特征、家庭和户主特征、村庄特征和县虚拟变量的情况下,利用"农业税费改革"和"村庄管理政策导向"为"本地非农就业比例"的工具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在其他条件恒定时,本地非农就业比例每上升1%,家庭移民比例就会上升10%左右。这一结果表明,鼓励非农经济发展、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对促进乡城移民、提高移民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破解农民工就业难题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农民工的“转化”,即由亦工亦农转向全职非农、由城乡流动转向融入城市、由谋求生存转向追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然而,由于现行农地转用制度不合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在农地转用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据统计,在1987—2002年问,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共334.7万公顷,按农村人均  相似文献   

15.
关江华  黄朝禧 《改革》2013,(8):78-85
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包括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农户对住房满意度、农户获得家庭外资金渠道和农户对流转政策知晓度。从区域来看,在非农收入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农户参与农村社会组织个数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有一定作用。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应建立健全各类农村社会组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设立和完善土地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扶持农户自主创业和就业;加强宅基地流转政策宣传,凸显农户主体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6.
增强土地违法案件发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在我国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现有耕地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党和国家加大对土地尤其是农用地保护力度的背景下,个别人或小团体为牟私利,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土地的法律、政策,破坏农用地、擅自改变农用地用途,未批先占农用地等土地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各级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督察机构拥有对土地违法案件的调查权,应如何依法采取措施,确保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调查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在于做到土地违法案件发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看中国农业国内支持体系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于发达国家、准发达国家,他们是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非农人口,支持少数甚至是极小比例的农业人口;我国则是少数非农人口支持多数农业人口.因而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必须对最需要而且是本国最为关键的区域和农产品进行支持,即侧重于不同区域的关键农产品进行有重点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老区建设》2008,(1):5-5
中国政府网1月8日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9.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农用地投入/产出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西部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旨在揭示西部十二个地区农用地利用水平,指出不合理投入对农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为目标地区农用地利用探索集约利用的途径。DEA关于农用地利用效率的评价值显示,西部十二个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大差异,同时,模型的运用表明,农用地利用效率受农用地利用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共同限制,投入要素的资源的配置问题将成为未来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制约因素。在农用地的利用中,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率,改善农用地粗放经营的格局,必须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20.
非农企业对农业的投资行为及其政策引导刘锡田企业跨产业、跨行业的资金转移和经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农企业向农业转移投资和直接进行生产经营的行为越来越多。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