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光志  涂春丽 《魅力中国》2013,(25):317-317
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这些在作为电视民生新闻内容可以说几乎起到了本质性的作用。而回归新闻的公共性则是电视公共新闻的最大本质特点。以归其根底的角度来看,二者间不无本质上的共通性。本文试图站在公共新闻视角。结合民生新闻发展的趋势,来探索电视民生新闻是如何由“小民生”逐渐演变成“大民生”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侯宏霞 《魅力中国》2010,(7X):145-145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新闻样式,一度创下新闻类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新高。平民化的视角与社会化的题材是其最大的优势,然而"同质化"、"娱乐化"、"庸俗化"等问题也在影响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认清优势与问题,才能把握未来发展的道路。民生新闻的出路问题,需要广大从业人员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韩桃林 《魅力中国》2011,(21):147-147
电视民生新闻是时代的产物,是以党和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为已任。民生新闻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着眼大局,注重上情下达,上下沟通,化解矛盾,既帮助民众解决了实际生活难题,也很好地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决策,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向曦 《魅力中国》2014,(6):315-315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但是相对于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民生新闻,部分地方台电视时政新闻关注度不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观众对时政新闻民生化的期待,尝试让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相有机融合是创作此类作品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从新闻采编、新闻创作实践和新闻创作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规律,提升时政新闻是的节目质量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电视民生新闻有责任引导民众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始终是电视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中的镜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征 《魅力中国》2010,(21):133-134
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视角、人文化的表达方式、亲切活泼的叙事语言,赢得了普通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喜爱。然而在多年发展进程中,众多民生新闻栏目渐渐偏离原有宗旨,在激烈的新闻竞争背景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误读和迷失,尤其集中体现在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表达手段——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本文分析了镜头语言运用失当的诸种表现及其恶劣影响,并指出电视新闻媒体应树立正确的民生新闻理念,善待观众的眼球,拒绝庸俗、低俗、媚俗,净化荧屏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胡馨匀 《魅力中国》2013,(16):251-251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它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民生新闻在形式上,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相似文献   

8.
刘滨 《理论观察》2012,(2):107-108
如何选取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问题,让民生新闻更好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下去。办好民生新闻,发挥民生新闻的特点使民生新闻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好的为百姓生活服务,这是做好民生新闻的出发点也是根本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徐晓辉 《理论观察》2010,(3):155-156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于上个世纪末,成为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电视形态,以其关乎民生、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传播理念.早已在各地方电视台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现已占据了各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方台民生新闻大多经历了急速、火爆、躁动的“青春生长期”.继而显现出“生长痛”一成长之困顿。  相似文献   

10.
王君彦 《发展》2012,(7):100-100
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的《南京零距离》开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电视民生新闻仿佛在一夜间异军突起。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通过各种样式民生新闻栏目的打造,找到了适宜于地方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新闻沃土。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民生新闻报道以地域化、本土化的优势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地方观众群体,观众收视率表现比较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台一直以来,时政新闻类的报道不为大多数地方观众所接受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媒体市场化、城市化、文化多元化的结果 ,其产生和发展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变迁。民生新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针对民众新闻的非政治化、过度民主化、伪民生低级迎合倾向和弱势群体的失语现象严重等问题,新闻媒体就要确立以民为本的理念,恪守职责,提高舆论导向。民生新闻要贴近百姓、真情服务、塑造魅力,并不断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浅议如何提升地方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在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民生新闻的基本特征是“以民为本”,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只有遵循新闻规律,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坚持民生新闻的人文性、理性和建设性,辩证、全面地看待和报道问题,拓展报道领域,突出地方特色,彰显节目个性,才能全面提升报道品格,最大限度提高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张霞 《理论观察》2014,(5):93-94
近几年来,关注普通民众生存、生活状况的民生新闻成为新闻传媒最常见的新闻价值取向。各种类型的大众传媒在传播民生新闻发挥其舆论引导力方面有着积极的表现,赢得了读者,并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民生新闻在今天我国的新闻事业中独树一帜,枝繁叶茂,不论学界还是业界,众多学者专家、编辑记者把此次民生新闻热潮称为中国媒体的一次革命,民生新闻对舆论的影响和引导正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大。民生新闻在新闻实践中是风生水起,但理论界和业界对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力研究是零星散见。民生新闻传播正确的舆论,可以起到思想的统一、人心的凝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因此,对民生新闻舆论引导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晓莉 《魅力中国》2014,(25):277-277
由于民生新闻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越来越多的省市电视台都有了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经过多年的发展,民生新闻也遭遇了瓶颈期,部分民生新闻节目的不足也渐渐暴露出来。本文是笔者对民生新闻节目的一些瓶颈问题和应对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张晓东 《魅力中国》2014,(20):281-281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由于传播方式平民化,深受观众的喜爱,不仅是广大百姓诉求的绿色通道,而且还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民生新闻的出现既从表面上代表了一类新闻的类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操作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受众为本。  相似文献   

16.
李冬 《黑河学刊》2011,(5):44-44
充分的认识民生新闻的特点以及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把握好民生新闻的基础,民生新闻的借鉴价值和受众启发是其他新闻所不能取代的。  相似文献   

17.
马倩 《发展》2010,(2):91-92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民生新闻顺理成章快速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新闻宣传的重头戏。在民生新闻走过的十多年历程中,它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为人民大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民生新闻迅速发展本身就体现出了党和政府人文关怀理念的转变,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及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景利 《理论观察》2007,(3):164-166
民生新闻的呈现特点是以平民的视角观察、记录和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是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真实体现。办好民生新闻应当增强公共新闻的理念,引导大家关注公众利益,并牢牢把握"好看、有用、重要"这三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郝金欧 《魅力中国》2013,(34):307-307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社会保障、失业、“三农”等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民生理念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的先河,并引发了波及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本文就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在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个媒体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民生新闻,它以“以民为本”的传播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展示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原生态,通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受到受众的空前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