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林业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以来的林业发展最近18年,中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日森糊覆盖率由12.36%提高到13.92%,活立木蓄积量由107亿立方米提高到109亿立方米,出现了面积、蓄积双增长的局面,尤其是旨在扩大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生物群落中的种质资源,遏制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的林业项目,取得了极为显著的进展。具体的说,成绩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建立四盖全国的防护林体系。1978年以来,我国在自然生态脆弱的“三北(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地区成功地造林1500万公顷,其中最近10年造林900万公顷,封山封沙育林…  相似文献   

3.
对南平市杨厝村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施私有林补贴制度,政府在私有林补贴制度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私有林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将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总体收益的提高,同时进一步规范产权界定、推动产权保护、完善产权流动机制、完善和规范林地产权交易市场是福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林业分类经营与林业会计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积 《绿色财会》2006,(8):12-12
现阶段我国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深化分类经营改革,实施分区突破战略,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随着国家对林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业分类经营呈现出来的态势为解决我国林业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前提。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借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之机,同时改革我国的林业会计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林业会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加快林业建设步伐,适应经济和社会进步要求,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掀起了林业创业的新高潮。林业要发展,需要资金作保障,因此如何从政策、体制、机制着手,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资林业,形成全社会办林业的格局是当前林业发展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深化各项改革,营造良好融资环境1.深化林业税费改革一是在全省深入推广南平地区做法,规范木竹税费项目,调低计征价;二是抓住农村税费改革机遇,联合相…  相似文献   

6.
福建林业的后顾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福建林业在经历了巨大发展之后,目前正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造成林业“两危”(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现代林业的经营利用制度──生态林业和资源动员方式或组织形式──社会林业的经营思想,把森林经营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并根据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提出了解放思想是关键,改革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以及放开木材市场、集体林改革、国营林业企业改革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几个具体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综合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关键,是建立现代农业基础。对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加速资源配置二元社会特征,最终导致农村经济资源配置无效率。因此,要改造传统农业,启动新村建设,必须建构一套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减少农民,发动一场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城乡涉农综合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深化集体林业改革黄一尧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农村改革风起云涌,势不可遏,由农村发端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是对旧体制的全面彻底转换,小平同志说“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党...  相似文献   

10.
11.
郑宇 《林业经济问题》2001,21(3):141-145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林政资源管理随林业产权演变发生的相应变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林政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出现的新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三林(即林业、林区和林农)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三林与三农问题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高度重视三林问题的特殊性,明确认识三林问题的内在实质,有针对性地确立三林问题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关于福建林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南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1):72-75,79
文章在分析了福建林业的自然属性以及当前在政策和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即通过改革和完善森林资源转让政策、低产林改造政策、森林采伐政策、木材流通政策、木材税费政策、征占用林地政策和规范公益林的经营等举措,以实现福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林业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可以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社区林业有利于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牧业与林业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保护土著居民的文化整体性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新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引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涌现出的新型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几年来运行轨迹的观察,探索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改变,林农需要林业工作者在新时期森林资源培育、森林经营方式方法和业务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制度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通过对林权流转含义的辨析和法律政策依据的分析,研究了林权流转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权流转存在法律依据不明确,林业资产评估手段落后,中介组织不发达等问题。因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求制定相关法规,为林权流转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促进林业资产评估,培植林权流转中介组织,同时实行政府的适度引导,以促进林权流转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林业制度的理论框架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它可简化为:推动方式─—经营组织制度─—经营内容和方式。本文将福建社会林业发展的实例放在这一理论框架下进行归类分析,分为五种类型:老林区一般型、老林区新生型、老林区特殊型、非林区一般型和非林区特殊型。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北京市海淀区建设新型林业的内涵、意义、总体布局和构想,总结了海淀区建设新型林业的初步实践。新型林业的内涵是生态型、景观型、科学型、文化型、服务型、安全型。其总体构想是东播绿、西改林、南建园、北织网;全区生态体系按照城区、新区和山区进行布局。城区重点是提升绿地水平,新区重点建设大面积近自然森林,山区建成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观光区。  相似文献   

19.
严谨 《林业经济问题》2002,22(3):174-178
面对加入WTO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竞争 ,做为福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木材业将面临生死存亡问题 ,必须采取超越常规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针对莆田市森林资源和林业经济结构现状 ,根据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提出了调整优化林业结构 ,提高林业生态效益和综合利用能力 ,推广应用科学技术 ,发展林业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