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元股权结构是中国股票市场的一大特色,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以及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行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其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及其后果的影响。非流通股股东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矛盾,一方面,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陈小悦等,2000等一系列文章),尽可能达到再融资的要求。表现出了强烈的再融资偏好(李志文,宋衍蘅,2003);另一方面,又不惜以降低持股比例为代价放弃了自己的配股权。目前对这个矛盾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大股东“圈钱”侵犯小股东利益。事实是否如此?流通股东的利益是否被“侵犯”了?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2.
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另一方面却是股权再融资的绩效低下。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过度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和再融资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2018,(1)
本文在对泸州老窖再融资概述的基础上,选择总资产经营活动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修正的年收盘价增长率,对该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绩效进行了评价。发现泸州老窖的再融资真实绩效总体比较可观,为包括再融资投资者在内的所有股东创造了较多财富;剔除经济大环境与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泸州老窖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没有因为配股成功出现回落,这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再融资仍是主导.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我国当前A股市场萎靡不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导致人心惶惶,投资信心遭到重挫的情形,从我国当前形势下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寻找其原因,进而对再融资的监管提出以下三个观点:1·再融资资格的审定应该更多的让市场去做判定。2·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决策权以此抑制其股权再融资偏好。3·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以此平衡企业股权再融资冲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到来,长期以来为人垢病的控股股东侵害行为的制度性基础得到较大的削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决了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背景,主要从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控股股东侵害股权再融资价值效率的行为。笔者创新性的提出股权再融资黑洞现象的概念,并对之进行了理论推导。文章的实证部分用数据进一步证明,股权再融资的黑洞现象以及其产生的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到来,长期以来为人垢病的控股股东侵害行为的制度性基础得到较大的削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决了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背景,主要从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控股股东侵害股权再融资价值效率的行为。笔者创新性的提出股权再融资黑洞现象的概念,并对之进行了理论推导。文章的实证部分用数据进一步证明,股权再融资的黑洞现象以及其产生的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股权再融资行为是当前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本文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定义与特征,探讨当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现状和风险,并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我国当前A股市场萎靡不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导致人心惶惶,投资信心遭到重挫的情形,从我国当前形势下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寻找其原因,进而对再融资的监管提出以下三个观点:1·再融资资格的审定应该更多的让市场去做判定。2·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决策权以此抑制其股权再融资偏好。3·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以此平衡企业股权再融资冲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计聚集因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股权再融资的聚集效应的存在性,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聚集效应体现为两个层次: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总体发行存在着聚集效应。另一方面,三种融资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交替出现的选择性的聚集效应。在行为金融的视觉下分别从市场和公司两个角度来分析再融资聚集效应和再融资决策的成因,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内部需求、市场时机和从众行为是聚集效应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创新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本文从行业、目标、财务变化、发行方案以及二级市场表现等方面,剖析了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共性和差异;在阐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荣璐 《会计师》2023,(22):1-3
科创板允许差异化表决权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引起人们对于科创型公司股权结构的讨论。选取A股市场首家采用双重股权制度的优刻得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公司双重股权制度实施的治理效应,发现在实行双重股权制度后,创始股东可掌握稳固的控制权,使企业治理效率得到提高,但该制度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原因,然后就此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危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通常有利用股权方式融资和利用债务融资两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频频遭到投资者抵制 ,举步维艰的现象 ,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了T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发现T公司存在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具体体现为在资产负债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债权融资更有利于提升ROE、剩余前次募集资金投向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从T公司的案例中,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主要成因包括:两权未分离下的内部人控制;控股股东利用溢价增发实现套利;在控制权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稀释现金流权以小博大。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在筹措资金方面具有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再融资次序有着明显不同。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内在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及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机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归纳近几年的文献,从研究设计、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未来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梳理,以此来探寻关于股权再融资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星  刘伟 《会计研究》2007,58(6):68-75
本文通过扩展LLSV(2002)的模型,在监督与共谋的视角下分析了大股东之间分享控制权的治理模式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利用2000—2004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在不同股东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尤其当第一、二大股东均属于非国有性质时,股权制衡难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其他大股东虽然能够起监督作用,但也可能与控股股东达成共谋以分享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7,(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必须改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制度。为此,本文对注册制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环境、管理体制、公司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是否能够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治理状况,使得股权和债权约束效应得到有效发挥,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