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昆 《广告导报》2005,(2):31-32
我国医药保健品市场发展时间短但却非常迅速,是国内其他行业所不可比拟的。所以,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呈现出几“多”现象,可以概括为:多彩、多难:多说、多滥:多严、多变!  相似文献   

2.
2008年1~4月医药保健品行业整体出口势头强劲,出口总额为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2.84%。预计2008全年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望保持25%的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将超400亿美元。面对国际医药市场的众多壁垒,国内医药企业自身出口模式单一,以及2008年整体出口环境不利等因素,医药行业的这一出口业绩无疑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传统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不少企业在中药出口模式、药品注册等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为中药国际化拓宽道路。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类出口金额增幅达到7.2%,出口均价上涨16.42%。部分中药材已成功打入国外主流医药市场。"中华传统医药文化是中药材走向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在第112届广  相似文献   

4.
<正>回首2007,药品市场风起云变。国家进一步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初步建立了经营企业退出机制,加大了对各种医药保健品虚假广告的打击力度,不少企业经受不住市场考验而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然而,由李毅博士领导的威美团队一枝独秀,将威美妇科臭氧治疗仪推向了行业高潮。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麾下数千名经销商遍布全国各地,总销售额突破5000万!在这里,诞生了为数不少的百万富翁,他们有的是曾经在医药保健品市场叱咤风云的精英,有的是从餐饮、服装等其他行业过来的创业者……  相似文献   

5.
保健品老板穷途末路偶遇威美保健仪李辉从事保健品行业已有4年,他从2001年开始就在一家医药公司做业务,到2004年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专门经营减肥、美容等保健品。虽然是小公司,但他却经营得有声有色,效益一点也不差,运气好一年赚个百八十万不在话下。但好景不长,近几年国家对医药保健品行业加大了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医药保健品市场秩序,许多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李辉的公司也未能幸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贸易》2014,(3):74-74
近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召开第四届全体会长会议,医药外贸业内龙头企业精英人士各抒己见,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最新医药政策,探讨了医药外贸行业未来发展、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经营以及行业商协会如何引领行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5年,对医药保健品市场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医药保健品市场的规范治理和整顿,尤其是对于医药保健品广告的治理整顿,不仅力度前所未有,而且涉及范围、持续时间、影响之大也是近年来少有的。这对于长期过度依赖广告的医药保健品经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经营困境,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广告受限所带来的销量损失,成为众多医药保健品经销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概述自2006年始,中国保健品行业开始进入复苏阶段,这个态势在新的一年里暂时不会有突破性改变。但是,在保健品的市场上,传统营销模式将受到挑战;在保健品生产企业资本运作中,各企业寻找着新的生存方式,更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在境外市场寻找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陈设 《国际经贸探索》1992,(5):68-72,47
面对大企业兼并风日盛,贸易保护主义日见抬头,竞争激烈的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如何克服我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市场覆盖面小的弱点,实现开拓多元化市场、扩大出口创汇的目标。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的特征,结合我医药产品出口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医药保健品出口产品策略和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想 《广告导报》2005,(7):53-56
可以预测,中国的保健品行业这几年要经历一个痛苦的整合期:品牌的整合、行业的调整,重建市场信心。实际上,保健品业正在经历前几年过度宣传和短期掠夺的后遗症。不过,这两年随着外资保健品的大举进入,中国的保健行业会在新的平台上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11.
陈刚 《广告导报》2004,(7):i011-i013
研究中国电视媒体这几年的发展,以及在广告经营和产业化上的进步,我们发现这中间其实面临了非常多的不利因素。比如2001年的2%的广告限额政策,医药保健品行业广告投放的限制和下滑,全行业高折扣的不健康竞争,等等,同时还有面临WTO之后国外媒体的虎规眈眈,以及中国现行媒体体制在市场化上的束缚。“带着镣铐跳舞”,这些话最能说明中国电视媒体近三年在市场化上艰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以来,随着医药保健品市场的逐渐规范和有关部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医药保健品越来越难操作,依靠广告拉动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广告投入越大,产品投入产出越不成正比,收益越少,所以很多医药保健品操盘手都在默默地寻找着一种更加有效的营销模式来进行产品的操作。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昌荣传播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执着耕耘,在各个阶段的医药保健品牌的建设中始终扮演着行业先锋的角色,得到了众多的企业支持和信赖,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面对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以及2008后的挑战和机遇,昌荣传播也借此次VIP客户论坛之际,与更多的医药保健品企业探讨了品牌建设、终端经营、广告传播、销售队伍考核、媒介传播策略等多方位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11,(7):68-74
如何让一个大家熟悉然而又有点审美疲劳的品牌重新振作?这个案例用详细的对策做了回答。盘龙云海排毒养颜胶囊从1996年诞生,在2002年时曾达到年销售近10亿的顶峰,成为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的传奇。作为排毒理念的教父级品牌,盘龙云海不但成就了自己,更开辟了一个排毒行业。  相似文献   

15.
浅析医药保健品的概念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医药保健品行业对当前倍受市场关注的概念营销进行了研究,归纳了概念营销的原则,并提出了对概念营销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被人忽视的庞大市场一个潜力无限的财富行业一个不需行业经验,人人可做的事业一个运作多年、市场遍及全国、经得起考察的行业领头羊创业不只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生活,更是为了心中梦想的实现.潘小丽,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0536-8073600)"皮肤健康免费试用专卖店"项目,在内蒙赤峰、锡林郭林盟、兴安盟、通辽、乌兰察布等多家地区的代理商。潘经理原来就是一名医药保健品经销商,拥有丰富的产品采购和销售经验;在2009年的药交会上,潘经理看到了和兴生物的"皮肤健康免费试用专卖店"项目,潘经理对这个新颖的操作模式很感兴趣,做了多方面的调查。但潘经理做传统的医药保健品代理,只需将产品  相似文献   

17.
阿联酋市场初探王静,刘吟哲,杨涵音1995年3月18日,黑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参加了由省经贸委组织的阿联酋"黑龙江省商品周"活动,会后又对阿联酋的医药市场进行了贸易考察。通过此次活动,结识了许多客户,对我省医药保健品在阿联酋市场的情况有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正> 杭州普华公司(电话:0571-86772783)是蜥蜴团队旗下,以经销医药保健品为主的营销公司。在渠道建设上,普华打破常规模式,通过几年来的精耕细作,在浙江省以杭州市的商场、超市、药店为中心,建立了以医药保健品为重点的销售渠道网络,成为许多厂商推广医药保健品,建立样板市场的首选之地。人脉为本建设强势渠道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策划界、营销界逐渐走向成熟,营销也变得更加理智。但是,我国的策划咨询业一概采取“拿来主义”,在国外一个概念产生之后,立马就有它的复制品在中国出现。在营销活动中,凭着对一个概念的炒作操作,就认为能取得营销和品牌形象打造的成功,这几乎在现如今的中国是一种通病。案例:保健品市场危险的概念游戏近几年各种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等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走进大小商场、医药商店,各种保健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一些保健品厂商为脱颖而出煞费苦心,于是各种“概念”应运而生,以下市场奇观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1.“脑黄金…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保健品市场混乱芜杂、鱼目混珠,一度失去民心。2000年,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一场全行业的“清理门户”运动就此展开。保健品行业可能走上正轨,然而以“一口锅,两口缸,三个工人搞罐装”起家的保健品企业,要想“脱胎换骨”,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