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可以按照是否涉及股权分为两类:一类是股权安排下的进入模式;另一类是非股权安排下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本文在回顾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特征提出了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战略.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外资并购国有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之一———跨国并购根据联合国世界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分析,国际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94年为2250亿美元,1995年比上年迅速增长40%,达到3150亿美元;1996年再比上年增长10%,达到3490亿美元。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为42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外国直接投资增长18%,达到了1.3万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占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比重,可以说跨国并购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跨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并购逐渐取代绿地投资,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传统的FDI理论一直强调的是绿地投资,因此对于现在蓬勃发展的跨国并购已不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本文将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加以延伸,用以解释跨国并购取代绿地投资的原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入,跨国并购也必将取代绿地投资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的方式。本文在分析这种趋势的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在Manova(2008)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投资方式,发现融资能力强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跨国并购,于是运用2003—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中发生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的企业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融资约束相对较高的企业则选择绿地投资,具体表现为融资约束降低1%,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将增加2.51%;在不同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的影响有所差异,在商贸服务和生产型投资动机下,融资约束低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概率更大,而技术研发动机下,融资约束则不影响投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作为跨国企业进入方式选择理论的最新进展及一个模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面临两种进入方式的选择:并购进入和新建投资进入,本文展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回顾和分析了跨国公司选择并购进入方式的各种考虑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企业国外进入方式选择的简单模型,研究在何种情况下外国公司优先选择并购方式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外国公司选要择新建投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缺陷,进一步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两极化发展趋势的日趋明显,本文建议从我国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和应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2002—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研究制度距离、人力资源对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母国与东道国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无经验投资者选择新建投资模式之间呈倒U型关系,随着正式制度距离的增加,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选择新建投资的概率增大;母国与东道国之间人力资源距离越远,有经验投资者越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进入东道国;此外,富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跨越非正式制度距离产生的隔阂,从而提高企业的对外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是多个层面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产业组织结构影响企业行为,因而产业组织结构也影响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方式。本文结合中国几个产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促进跨国公司采用跨国并购方式进入国内市场的产业条件。认为,促进跨国并购的产业组织结构特征包括,市场集中度高,市场地域分割,国内外产业发展不平衡,国内外市场分割,国内市场容量大,成长率高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入世前开放度低和专业垄断限制了服务业利用FDI,所以中国服务业非常落后,而入世后,根据《服务具体承诺表》我国逐步放开服务业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投资于中国的服务行业,服务业的自由化将为聊大规模进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股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视角对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进行了动态的博弈分析。跨国公司的股权进入模式,尤其是对控制权的配置,是在满足东道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双方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的条件下,由双方共同决定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当地企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同时又能适时地给予当地合作者以足够的激励,以尽可能地利用当地资源。 相似文献
14.
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并购、特许、合资、有机增长与战略联盟是目前跨国零售商进入海外市场的常用模式,这几种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不同的适用条件;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应综合考察东道国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法律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与零售商特定因素(包括零售商规模、零售商专业技能和国际化经验)等。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考虑内部资源、能力、外部环境等,从“招商引资战略”和“招商文化”的概念,可以了解到无形资源(如招商品牌、招商文化、招商引资人员素质、组织的管理能力等)是形成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招商文化是各地区招商引资组织通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无形资源,不容易为竞争者所理解、模仿或替代,可以形成独特的、可持续的招商引资竞争优势。我国目前招商引资应采用差异化战略为主,成本导向战略为辅的做法,才能有效地避免各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17.
黄颖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08-112
近年来,中国向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接连不断,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在于融入全球供应链,获取逆向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会作用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而企业通过模仿效应、嵌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平台效应四个途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中国企业应立足自身,合理选择技术获取型FDI的进入模式以有效获得逆向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18.
Cathy Ge Bao 《The World Economy》2019,42(7):2144-2171
How do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influence each other's foreign entry decisions?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interactions in MNCs' entry decisions by investigating how MNCs respond to competition threats from their multinational competitor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entry threats anticipated through foreign investment news encourage MNCs to take preemptive actions by entering the same city after the news, while the actual entry of competitors and the anticipated expansion of incumbents discourage more entry. Incumbent MNCs, on the other hand, respond to entry threats by upgrading productivity. The effect of competition threats depends on each MNC's own existing activity and production network within the region. The effect of entry threats increases with the size of threats, measured by the investment value, expected employment and expected output,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ews and the local market orientation of the threats. Across industries, MNCs' entry decisions are found to respond to only the actual entry—not anticipated entry—in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Further, by exploring the time path, I find that MNCs' preemptive entry is only taken before FDI news expires. The main results are robust to IV analyses that explore unique information from news source and news content. 相似文献
19.
试论在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独资倾向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表现出明显的“独资倾向”,这对我国经济有着双重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应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0.
现有文献大量检验了企业能力与国际业务绩效的关系,但很少有文献从组织能力的视角研究进入模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提供经验性证据.文章以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制造型出口企业为例,对能力和国际业务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受到进入模式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国际化企业应该选择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进入模式,以获得更好的绩效.文章认为单纯从能力要素或进入模式来理解绩效都是片面的,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国际业务绩效.同时,结果还发现三省样本企业的能力要素对国际业务绩效存在不同的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