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11,自引:9,他引:302  
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治理结构有无联系?投资者愿为治理良好的公司付出多大的溢价?本文旨在对上述两大问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实证研究,揭示当前上市公司存在的治理弊病,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体系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充分考虑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并结合中国的市场环境,归纳出一系列变量来描述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基于这个变量体系,我们运用主元因素分析法编制了一个可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G指标。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 1 )治理水平高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也高;( 2 )投资者愿为治理良好的公司付出相当可观的溢价。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董事会行为与经营绩效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本对1996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366家A股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绩效下降之后董事会的活动通常会增加。我们还发现在具有董事会非正常活动频率较高的年度及其以后年度,企业的经营绩效会得到微弱的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董事会会议对于公司治理的涵义。但是,这一实证结果却未能有力地证明Nikos(1999)的结论,即董事会的活动(通常董事会的会议频率加以计量)是董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间接地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行为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司在数量上的日益增长,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已迫在眉睫。上市公司组成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的发展紧密相关,而公司治理则决定了上市公司的发展,如何治理好公司对发展资本市场至关重要。民营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EO pay slice (CPS) of UK listed firms during the period 2003 to 2009. We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CPS. We study the links between CPS and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higher level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atings and those with more independent boards tend to have higher CP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CEOs a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lower compensation when they chair the board and when they work in firms with large board size. We also find that higher CPS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irm performance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firm-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variables. We get compatible results when we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quity-based CPS and firm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remain robust to alternative accounting measures of firm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 UK CPS levels do indeed reflect top managerial talent rather than managerial power.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银行在上市公司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制和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力度很弱。银行贷款无论期限长短,治理总体效应都为负,体现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治理机制的途径上,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与公司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都是正相关关系,长期贷款与自由现金流量之间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银行的长期债权能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由于长期贷款占比少,银行债权不能有效约束经理人。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自由现金流和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有显著的合理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This study evaluate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of listed firm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nd investigates whether corporate governance mitigates/exacerbates the impact of leverage and risk on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crisis and non-crisis times. The study constructs a corporate governance index not only to examine the dispute of 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during the crisis but also its influence on other factors that fuelled the crisis. A firm-level panel data is used that spans the period 2008–2012 of all listed firms on Abu Dhabi Securities Exchange (ADX) and Dubai Financial Market (DFM). The study finds a positiv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ength on the accounting performance, but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firm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normal times, corporate governance mitigat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leverage and risk on the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firm performance. However, this synergy effect varies acros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during crisis.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国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提升市场效率。本文以中国2005—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总经理离职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反垄断法》的施行是否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本文研究发现,《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离职与企业业绩的敏感程度,促进了市场公平,缓解了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问题,强化了股东对CEO的有效监督。此外,本文通过将样本按照行政垄断程度、行业垄断程度及企业垄断程度进行分组并对比分析后发现,该效应在行政垄断程度较高、行业垄断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在地方国有企业中尤其显著。以上结果均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实证检验独立审计能否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起到抑制作用。鉴于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联系方程模型对内生性予以控制。本文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但是,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的公司,并不一定会选择高质量审计,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尚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02年和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查报告为基础,选择了18个指标构建了公司治理指数,并以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及其5年间的改进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治理指数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治理指数每上升1点,公司价值约增加0.3个百分点;5年间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有明显改进,这种改善总体上会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但这一结论存在一定的内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治理改进的效果是股东权利、董事会与监事会、公司独立性和内控与激励机制等治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还发现,公司风险程度、融资需求、外部市场化水平、兼并或借壳上市等公司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   总被引:188,自引:4,他引:188  
本文就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总资产的比重不大 ;总体上债务融资具有加强公司治理、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 ,但是对于少数资产负债率非常高的公司 ,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市场对公司发行债券有积极的反应 ;同时债务融资起到了传递公司业绩的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65,自引:9,他引:265  
本文以 1 997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 50 8个上市公司 1 997— 2 0 0 0年 4年间的2 0 3 2个观察值为样本 ,研究了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第一大股东的变更对公司治理效力和企业业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所有权性质不同 ,其公司业绩、股权结构和治理效力也不同。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股东的公司有着更高的企业价值和更强的盈利能力 ,在经营上更具灵活性 ,公司治理的效力更高 ,其高级管理层也面临着更多的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监督和激励。另外 ,本文的研究还发现 ,对于不同性质的公司 ,第一大股东的变更带来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都是正面的。第一大股东的变更有利于公司治理效力的提高 ,有利于公司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的更加专业化。本文的研究为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多元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论证了控制权转移市场对深化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股票估值与资产定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监管部门等机构出台了相关的公司治理披露政策,进而使得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时,能够考虑公司治理因素。由内在价值理论和相对估值理论组成的传统估值理论没有考虑公司治理因素,公司治理是否影响股票价格和如何影响股票价格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资产定价模型中,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的解释能力不是很理想,公司治理风险因子的提出将有利于完善定价模型,治理溢价这个市场异例的本质、检测和存在原因将是未来公司治理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的功效不仅体现在提高企业经营业绩上,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合理进行风险控制,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同等重要。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南京大学联合中国证监会开展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状况调查,实证检验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投资者关系管理越好的企业,企业承担的风险水平越低,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具有自主性治理效应,能抑制企业过多的风险性行为,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这一治理效应在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薄弱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说明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形成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弥补,从而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产生治理作用。(3)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抑制企业过度负债和过度投资降低了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而与此同时,没有证据表明投资者关系管理导致了企业投资不足,从而带来投资效率的损失。(4)CEO财务背景和董秘专业能力的内部因素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网络媒体平台开通的外部因素对于企业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冯晓晴  文雯 《经济管理》2022,44(1):65-84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颖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晓亮  文雯  宋建波 《经济管理》2020,42(2):106-126
本文选取2010—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CEO学术经历对高管在职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术经历有助于CEO强化道德自觉、增强道德自律,形成内在的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进而抑制了其所在企业的高管在职消费活动。当CEO拥有高层次学术经历或来自内部晋升时,CEO学术经历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该结论在采用双重差分模型、Heckman两阶段模型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自由现金流较多、董事会规模较大或独立性较低、外部审计监督较弱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等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的情景下,学者型CEO的自律品质所能发挥的治理作用更大,对高管在职消费的抑制效应也更为明显。此外,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八项规定”等多项高压反腐政策的出台,政策效应在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治理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CEO学术经历对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抑制效应有所下降。本文为高管学术经历的治理效应假说提供了证据支持,对于上市公司规范和治理高管在职消费行为、选聘合适的高管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检验基于熊彼特传统的创新型企业理论提出的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等公司治理条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理解技术前沿的企业决策者能够提高企业科技人员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员工分享企业价值增值、高管晋升模式、决策权集中等对创新的影响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存在差异;第三,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在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的实施上冲突越大;第四,企业有相似治理结构但创新绩效差异悬殊,原因可能在于企业实施战略控制、组织整合和财务承诺的方式不同。本文通过纯手工搜集数据构造相关变量指标,首次针对中国情境下的创新型企业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创新型企业理论所提出的公司治理原则有助于指导、培育和激励企业创新,为我国企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在强化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及发展能够完善公司治理、降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但该影响的经济效果较微弱。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促使机构投资者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评价及其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严若森 《技术经济》2009,28(7):114-120
本文整合并完善了既有的各类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涵盖8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以及122个三级指标的公司治理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构建了一个公司治理评价的灰色关联模型,对公司治理灰色评价进行了模拟分析。该公司治理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与灰色关联模型能够为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决策以及政府的监管提供有益的指导,并有利于上市公司进行科学决策与诊断控制。  相似文献   

19.
Debt financing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ut we find, using a large sample of public listed companies (PLCs) from China, that an increase in bank loans increases the size of managerial perks and free cash flows and decreases corporate efficiency. We find that bank lending facilitates managerial exploitation of corporate wealth in government‐controlled firms, but constrains managerial agency costs in firms controlled by private owners. We argue that the failu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ay derive from the shared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lenders and borrowers, which nurtures soft budget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20.
张亚南  任金政 《技术经济》2012,31(2):124-129
对审计师变更原因以及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统计检验和Logistic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6个维度、15个指标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显著;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是否发生诉讼仲裁事项、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