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起,赣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并不断完善产业承接机制体制,加大优惠政策措施力度,优化投资环境.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把战略目标定位于打造赣粤闽产业承接走廊,"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  相似文献   

2.
钟敏 《金融博览》2009,(19):45-46
从2004年起,赣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并不断完善产业承接机制体制,加大优惠政策措施力度,优化投资环境。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把战略目标定位于打造赣粤闽产业承接走廊、”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第一城“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目前该市已成为全国九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入选”中国十大优良投资环境城市”.产业承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东部沿海企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生产,给广大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夏邑需要抢抓却遥,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全省、全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芳英 《云南金融》2011,(7X):140-141
自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成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途径。然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的只是零零散散的少数几家企业行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整个产业自东往西的转移。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发达产业转到不发达的苏北地区,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到地理位置毗邻的粤北,粤西地区。本文着重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没有大规模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是转移到地理位置毗邻的粤北和粤西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陈芳英 《时代金融》2011,(21):140-141
自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成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途径。然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的只是零零散散的少数几家企业行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整个产业自东往西的转移。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发达产业转到不发达的苏北地区,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到地理位置毗邻的粤北,粤西地区。本文着重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没有大规模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是转移到地理位置毗邻的粤北和粤西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出处: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SERI China Economy Review》(第12-2号),"中国经济‘双失衡’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国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和东部推动产业升级的时机已经来临,政府应从国家的角度,推进以中西部为中心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当认识到产业调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多地通过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7.
熊雄 《中国外资》2012,(4):216-217
深圳对内地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深圳市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有助于产业承接地的经济发展,是地区间互惠双赢的结果。在此,回顾分析产业转移的相关经济理论,分析深圳市产业转移的现状及优势,探讨产业转移中的企业及政府行为机制,及其两个层面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田柯 《时代金融》2013,(24):123
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中西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且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步,本文着眼于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承接,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深圳对内地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深圳市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有助于产业承接地的经济发展,是地区间互惠双赢的结果.在此,回顾分析产业转移的相关经济理论,分析深圳市产业转移的现状及优势,探讨产业转移中的企业及政府行为机制,及其两个层面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演变和要素成本上升,东部地区转移落后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日益迫切。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比较优势,且随着"西部大开发"、"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相继实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设施、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都不断优化,承接相关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是我国解决产业竞争优势断档、平稳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仅靠行政手段推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是耍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力量,使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其地区竞争优势。我们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可以看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既有传统的挑战,如基础设施不十分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社会能力相对较弱等;也有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2.
徐涛 《西安金融》2013,(9):78-80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区位均制约着整体经济发展。目前,宁夏加大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交往力度,大力推进内陆向西开放。同时,我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背景下的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宁夏紧跟中部崛起战略步伐,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宁夏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入手,总结归纳了宁夏现有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了宁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要制定并出台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相关配套激励政策,既要对新能源企业实行投资补贴、税收减免、差别电价等优惠政策,又要加大对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的补贴和贴息力度,以提高全社会支持新能源产业的热情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郴州是国家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承接好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郴州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金融支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要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15.
《金融经济(湖南)》2011,(5):129-130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郴州是国家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承接好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郴州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金融支持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保障,所以要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和强度。  相似文献   

16.
许志高  张艳 《税收征纳》2010,(10):29-29,33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通过地方留成税收返还、土地价格补贴、产品出口补贴、用电用水补贴、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以此达到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笔者结合各地提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谈谈企业获得相关优惠政策后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机会。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机会。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0,(4):47-49
★★★皖通高速(600012)受益规划价创新高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职能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条件的“先天不足”,地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过度让渡职能的现象不断发生,严重威胁了地方居民的切身利益.本文从研究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现状出发,详细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西部地区政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