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查白寨作为兴义布依族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民族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本研究对查白寨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地评价,表明查白寨拥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游憩价值,且具有较高水平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是当前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开发实践中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旅游学界也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及旅游资源内涵的分析,界定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指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存储上的易消失性、利用上的永续性、时间上的传承性和变异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和扩散性以及存在形式的多层次性的特点,提出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
旅游院校为旅游业培养人才,旅游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中国书法在中国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大学培养的旅游人才,应该掌握较高的中国书法知识,才能有较高的旅游工作能力,才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目前我国旅游院校却普遍不重视中国书法教学,这种状况应该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5.
现代旅游的实质就是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挖掘、继承和发挥石林彝族传统文化,是石林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浓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充分体现在石林旅游当中,这势必影响石林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吃、住、游、购、娱五大相对静态的旅游要素,论述石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内容。最后,提出了石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深度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景德镇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重要旅游目的地,充分挖掘其旅游资源的陶瓷历史文化内涵是景德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本文提出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并对陶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初探——以《印象·刘三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将这种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将经济和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结合起来,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从资源、市场、主题和产品4个方面,分析了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古民居装饰艺术体现出古人巧夺天工的神思与匠心,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以富川古民居装饰艺术为例,着重分析其现状和价值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途径,强调古民居装饰艺术的欣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环北部湾经济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北部湾经济圈具有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环北部湾区域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统节庆开发、地域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品牌构建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陕西旅游业文化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竞争是旅游业竞争的最高形式。陕西的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是其主要优势,但颇具文化属性的民风民俗、风味饮食、宗教信仰等旅游资源也不容忽视。文章通过对陕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陕西旅游文化竞争力的措施和对策,从而达到树立陕西旅游新形象,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和保护价值。本文详细分析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生命线。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除了具有全国各地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的共性之外,还有着自己显著的特色,其美丽的古老传说、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艺术形式、奇异的制作工艺、别具一格的活动形式及贯穿其中的浓郁宗教色彩,使汨罗龙舟文化旅游资源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复合型的商业文化旅游的新载体正生机勃发,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商业文化是生动的旅游文化资源。武汉具有稀有的商业文化旅游资源,汉口沿江地区是武汉商业文化的起始点。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对汉口沿江地区商业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增量再造。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悠久醇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着重于主体文化体验的文化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加强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旅游强国宏伟目标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主体。在考察中国城市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特征,就如何开发文化资源、提高旅游档次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田县位于湖南省南部,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分析新田县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旅游资源的审美、休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六大属性的资源评价体系,对新田县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新田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资源基础,并提出新田县旅游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7.
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继承其中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亦应注重秦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本文在对陕西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秦文化旅游资源的五大策略,包括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旅游资源相结合,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加强秦文化旅游地的区域合作及增强秦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等。  相似文献   

18.
AHP法在宁镇扬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评价旅游资源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旅游资源实际开发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以宁镇扬三地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着重对镇江旅游资源的发展提出区域合作、文化旅游及发展旅游商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小岩  潘娟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77-81,110
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然而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并合理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对推进甘肃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旅游属性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现有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旅游概念及属性进行重新认识,最后从旅游资源的审美、休闲、文化、经济四大属性出发来构建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