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杨蕾 《物流技术》2012,(15):94-96,110
首先分析了"农超对接"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互作用,进而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河北省"农超对接"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当前河北省应采取WO战略,即扭转型战略,在政府大力支持的机遇下,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第三方冷链物流领域,推动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完善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为"农超对接"中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农产品物流信息不通畅,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推动河北省“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的总体思路为“服务-集成-对接”,总体框架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管理公共平台组成.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的构建思路.基于生鲜农产品多元化的供求关系,构建了地方低端产品的“农贸对接”、区域流通产品的“农超对接”以及外销出口产品的批发型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农产品的出口质量。针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加快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等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提高农产品质量就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农超对接的冷链物流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模式。在分析农超对接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超对接模式对冷链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农超对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晓娟  杨蕾 《物流技术》2012,(13):372-374
"农超对接"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农产品物流信息不通畅,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推动河北省"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的总体思路为"服务-集成-对接",总体框架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管理公共平台组成。  相似文献   

7.
于渝飞 《物流科技》2014,(6):132-133
文章围绕我国"农超对接"过程中的冷链合作模式,分析了冷链合作中现存的冷链合作意识不足、冷链合作一体化建设不足、冷链合作构建者实力不足以及冷链合作信息化程度不足的问题。基于优化冷链合作的目的,提出了政府支持构建冷链系统、第三方物流参与冷链合作以及合作社与超市共建冷链体系的建议。以便通过完善农超模式下的冷链合作,更有效地推动农超对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环节衔接不畅、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且技术含量低、市场化程度低且服务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冷链物流标准缺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引进以及完善冷链物流法律和标准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指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上、中、下游缺乏有效衔接;冷链物流装备落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主体及其物流运作主体的组织化和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低;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政府应完善和细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总体规划并严格执行;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普及运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链条整体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和制定完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余硕秋 《企业导报》2012,(14):113-114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力度,为此,研究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为"农超对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