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各国的实践均证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给银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中国银行业也应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市场化之战提前预备好应对措施,在此国外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尚未结束,但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两国在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可为我们判断未来的形势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关键时期,中国银行业应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尤其是要加大中小微业务、金融市场等业务领域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以确保在不断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的同时,风险能够实现整体可控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简而言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可分为贷款和存款两方面,贷款利率市场化往往先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截至目前,中国贷款利率管制已经全面放开,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已经建立并正式运行,随着贷款基础利率应用的拓展,中国贷款定价将更多以市场化的贷款基础利率为基准,真正实现贷款的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王炯  吕智浩 《银行家》2012,(1):55-56
正2011年,中国银行业监管处在向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重的时期,国际上已于2010年末正式推出"巴塞尔协议Ⅲ",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也于2011年4月末推出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监管标准》);同时,"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深化,同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业利差水平的市场结构因素与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白当伟 《上海金融》2007,51(2):20-23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业利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影响银行业利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市场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业利差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市场结构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讨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他因素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制约。  相似文献   

5.
2013年7月19日,中国正式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中国银行业正式进入“准利率市场化”时代。从国外情况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李双平 《甘肃金融》2003,(9):6-7,50
利率市场化是本世纪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其对银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影响远胜于"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冲击.  相似文献   

7.
有专家断言,若过去十年是银行黄金十年,那未来十年将是银行艰难十年。利率市场化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对银行的影响到底有多深,未来的路应该有多难。本文将从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进程入手,比较西方国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经验与教训,在理清利率市场化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银行竞争态势的基础上,研判当前中国银行业所处的利率市场化阶段,据此提出可资银行借鉴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莉 《中国外汇》2013,(22):47-51
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进程也是风险与竞争加剧的过程。这将促使银行推进双重转型。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是风险与竞争加剧的过程。这将促使银行推进双重转型:从融资向风险管理的转型;从规模增长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转型。记者从调查中发现,前者转型的迫切性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9.
刘蜀曦 《新金融》2011,(11):37-43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其中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改革重点。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将自主确定所有存款利率,这对国内银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中国、上海和纽约银行业存款市场集中度测算入手,对中国银行业存款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综合判断,再运用"博弈论"和"伯川德(B e r t r a n d)模型"对在该市场结构下银行存款利率定价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解决困境的有效定价策略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利率市场化将会加速的背景下,银行如何改变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温彬 《银行家》2014,(4):56-57
正数年前,中国的制造业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数年后,特别是20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存款"脱媒"已呈加速之势。银行存款市场化定价部分的占比不断提高,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开始进入了高成本时代,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银行资金成本的刚性上升会进一步推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业增长的"黄金时期",期间,银行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步伐将会加剧,标准化和要求将会很严格.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将面临不得不改.非改不可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转型和变革仍然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过去十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银行业规模和业绩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就增长方式而言,主要受益于经济的高速增长、规模的快速扩张以及相对高位的利差。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崛起等交织影响,给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速和货币政策将回归稳健,伴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资本、高消耗的粗放式盈利增长方式难以持续,中国银行业盈利高速增长不可避免将回归常态。中国银行业需要找到经济新常态下,结合自身禀赋,与市场定位、战略规划相契合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大客户经营影响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具体到大客户经营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贷款利率下降导致利差收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利差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利率市场化以后,存贷利率由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双方自主议价,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在短期内不排除各家商业银行将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影响自身利差收益收窄。近期,中国银行业净利差  相似文献   

15.
郭莉 《投资北京》2012,(10):38-40
利率市场化大门开启,使得中国银行业转变盈利模式、业务结构的动力真真切切地来临金融体制改革将再突破。国务院日前批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编制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取得明显进展,并基本建立存款保险制。根据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期末金融总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魏国雄 《中国金融》2012,(20):36-38
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领域的一项根本性变革,是对中国银行业既有的盈利模式、经营结构、管理水平、创新发展能力的全方位考验2012年6月以来,央行通过两次调整存贷款利率来收窄利差,并扩大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存款利率可以上浮1.1倍,贷款利率可以下浮0.7倍。这不仅是刺激经济的措施,更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当人们都在期待利率市场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利率市场化将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影响,银行业是否都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发文称,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央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此举引来各方关注,评价和解读多为积极。被视为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此项改革对银行业意味着什么?一种观点认为,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将会对中国银行业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定价能力等多方面带来挑战。请看本栏目文章《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银行业是一个划时代变革,中国银监会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结合国内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实际,也于2011年4月末推出了《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监管标准);同时,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深化,同业竞争越来越激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盈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转型,如何做好差异化管理,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此外,差异化管理的策略也亟需研究和提升在未来利率市场化将会加速的背景下,银行如何改变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主动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前,内有宏观调控资金紧缩的压力,外有欧美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的利率管制主要为存款利率上限管理以及贷款利率下限的约束。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中介机构和资金成本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更好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问题值得关注。本文运用模型模拟分析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将会导致利率上升、抑制边际投资、改进金融中介机构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加强对服务不够的部门的金融支持。中小银行、效率更高和能更有效管理成本的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获利更大。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表明,要获得利率市场化的好处,并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动荡,需要加强谨慎监管、管制,强化货币政策的配套管理,并实施灵活的政策组合。本刊征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翻译并发表此文,作者及所在机构对译文免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