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以2003—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窗口选定2002—2006年,跟踪研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和后三年绩效的变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转移绩效在控制权转移当年和后一年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实证检验证实,控制权转移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高管是否持股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曾昭灶  李善民 《技术经济》2008,27(5):115-121
本文对2000—2004年我国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前后的经营绩效、代理成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的代理成本水平下降,经营绩效得到提高;卖方为地方的子样本代理成本的下降和经营绩效的改善大于卖方为中央企业的子样本;买方为民营的子样本的代理成本的下降和经营绩效的改善大于买方为国有的子样本;买方为国有的控制权转移经营绩效提高和代理成本下降主要来自最终控制人变更子样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中国控制权市场的监管作用,选取了1999年至2003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高层更换的数据,发现高层更换的频率和控制权发生转移前的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并且这种监管机制可以进一步改善高层更换后的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控制权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公司控制权的有效性分析入手研究公司的控制权和绩效问题.文章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阈值比例,获得了控制上市公司的最低比例,并对控制权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获得公司控制权有利于公司绩效的基本结论,而且控制类公司的绩效要优于非控制类公司.  相似文献   

5.
绩差公司为了避免被停牌上市的风险,有的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经营业绩,有的则直接将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新的控股股东则对原公司注入优质的资产,以快速改变公司的经营绩效.在2005年、2006年度撤销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有的控制权发生了转移,有的控制权未发生转移,按照这些公司摘帽过程中是否发生控制权转移分成两组.比较两组公司的经营绩效发现:同样是戴帽公司,控制权发生改变的样本公司在控制权发生改变前经营绩效较差,控制权发生改变后公司的绩效变化程度大.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并购重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权转移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一些发达国家市场中所没有的特征,比如特殊的控制权转移方式。因此对控制权转移方式的研究对于我国控制权转移理论的完善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峰  涂国前 《财经研究》2016,(10):140-154
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准入管制、政府控制的制度背景,从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收购方选择、转让定价、转让后绩效等方面,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动机。文章以中国A 股市场上截至2013年末的1410起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1)政府倾向于转让非垄断行业或业绩较差的国有上市公司,而保留垄断行业和业绩较好的公司;(2)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倾向于将控制权转让给有实力的外地收购方,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3)有政治关系的民营收购方收购了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但没有支付较高的溢价;(4)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绩效总体上没有提高,虽然同业并购、实力较强的收购方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但这类样本不到40%。因此,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总体上不是效率导向的,如果控制权转移不是从效率出发的,则控制权市场约束在位管理层、降低代理成本等作用就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控制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内生性关系。在控制内生性影响以后,控制权结构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公司控制权的分散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同时,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对控制权的制衡也有很强的反馈作用。研究还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托宾Q值作为绩效评价指标比盈力能力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终极控制权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将上市公司性质进行区分,选取制造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三个行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雷 《经济经纬》2006,(4):86-89
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来考察控制权转移前后企业绩效、代理成本的变化。结果显示,企业绩效下降、代理成本增加对控制权转移有重大影响;控制权转移以后,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但这种改善不可持续,两三年后,绩效、代理成本有复原的迹象。另外,不同转移方式、转移对象转移后,绩效、代理成本的变化趋势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1999-2003年间发生控制权有偿转移的13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管制变化等因素对企业控制权转移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制变化对企业控制权转移后绩效有重要影响,同时企业规模、控制权溢价、转移时机等因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和2005年的并购事件,实证检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对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和并购绩效之间均呈现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控制权还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均具有两面性特征。中国民营股东在安排所有权结构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控股股东充分的控制权,又必须避免控制权与现金流权过分偏离,以防止公司价值落入非线性曲线的底部。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控制力,控制权转移前控股股东可以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这种低成本的方式取得私人利益,因而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文章以2002年~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这种动机。在控制权转让的预期下,当预期的报告盈余为正时,有调高盈余的动机;预期的报告盈余为负时,控股股东可能大幅调低盈余。而控制权溢价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表明收购者对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能力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4.
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是金融学界和会计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剔除控制权转移之后的收购资产对经营业绩的额外贡献的基础上 ,同时运用变化模型和配对模型来研究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前后的业绩变化 ,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只能采用配对模型 ,而变化模型则可以揭示控制权转移之后股东财富的变化。研究结论表明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显著 ,但股东从控制权转移公司所得到的报酬 ,如果剔除控制权转移之后的收购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 ,其显著为负 ;如果不剔除控制权转移之后的收购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 ,则其与零没有显著差异 ;控制权转移之后的资产收购对公司业绩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研究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 ,需要考虑控制权转移之后的资产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现有文献分别考察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资本市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甚少考虑外部资本市场与内部治理特征内生性的影响,这会使研究结论产生偏差。本文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在交互的视角下,首先运用夏普里(Shapley)值分解法分析了控制权与流动性各自对并购绩效的贡献,进一步分析了控制权与流动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设计了分位数分组回归模型,研究在流动性调整下控制权的并购绩效效应。本文研究表明,流动性对公司控制权的并购绩效产生了比较明显的调整,货币市场流动性高时控制权并购绩效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高时控制权并购绩效显著;而个股流动性对控制权的并购绩效调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陈立泰 《生产力研究》2004,50(12):183-185
本文着重讨论了控制权市场对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机理和效果等内容,认为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阻碍控制权转移和有效的公司相互治理实现的制度安排,要有效地发挥控制权市场对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还需要进行障碍消除和制度优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金字塔型的股权结构,使得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发生分离,这很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本文以我国金字塔类家族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有效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家族上市公司的上市方式、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程度、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程度、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绩效整体上优于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家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程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现金流权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事件研究法,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短窗口还是长窗口,控制权转移之后股东财富都有显著地增加;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控制权转移之后股东财富的增加明显高于持股比较低的公司。这些结果意味着,控制权转移之后并未损害股东财富,但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控制权转移前后股东财富变化的大小。这说明在控制权转移进程中,还需要注意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控制权转移对股东财富的积极作用。本研究有助于资本市场参与者认识控制权转移带来的经济后果问题,有助于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19.
以往研究多关注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对企业单一绩效的影响,但对企业经济社会双重绩效协同的研究少有论及。文章采用协同度模型测度企业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的协同度,通过断点回归的方式研究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控制权地位突变对企业双重绩效协同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资本取得绝对控制权对企业双重绩效协同无显著影响;非国有控股企业中,非国有资本取得绝对控制权负向影响企业双重绩效协同。考虑到政治治理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党组织嵌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对企业双重绩效协同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党组织嵌入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本取得绝对控制权显著提升企业双重绩效协同;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党组织嵌入能抑制非国有资本取得绝对控制权对企业双重绩效协同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提供参考借鉴,为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有效路径探索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曾庆生 《经济管理》2004,(10):75-83
大股东民营化是否改善公司绩效,是一个深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制度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民营化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单变量检验表明民营化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显著提高,而控制权在国有股东之间转让的对比样本几乎无显著变化;但多变量回归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提高与民营化本身无显著关系,而是控制权转让后重大资产重组导致“盈余逆转”的结果。控制权转让后两年期的股票回报来看,民营化公司也未显著好于对比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