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比较优势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后地区在实现“追赶战略”中有着潜在“比较优势”;西部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的原因是市场机制不足;西部地区走出困境、重新赢得“比较优势”的内生要求是市场充分运行。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从新的角度审视了西部民族地区比较优势中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后发展优势,并进一步指出,这些优势要转化为现实优势必须进行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4.
比较优势、比较劣势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具有三大比较优势,即自然资源优势、国防科技资源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而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也具有三大比较劣势,即"资源的诅咒"、生态环境脆弱和工业基础薄弱。西部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要认清其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并且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相似文献   

5.
邹毓喆  陈敏 《经济论坛》2010,(11):106-108
近10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东西合作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问题。浙江人历来有漂洋过海经商、走南闯北创业的传统。改革开放以前,虽然人口跨区域流动受到严格限制,但仍有一大批浙江人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偏远的中西部地区务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浙江人"走出去"投资创业成为独特的浙江经济现象。浙江以"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双赢"的形式参与西部大开发,逐步形成了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浙江模式"。  相似文献   

6.
7.
开发西部地区旅游商品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旅游商品开发的必要性分析,说明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是促进西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坚持旅游商品开发中的生态性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和创新原则,方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旅游商品开发中,西部地区应在注重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旅游商品种类,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要想充分实现旅游商品的经济效益,则需要政府对旅游商品的重视和投入,加大对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及营销管理的知识投入,增加旅游商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商品成为旅游业中最富活力的部门之一。  相似文献   

8.
湖南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誉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极其珍稀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湖南省西部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观园,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类型多样、等级优良、旅游功能丰富、旅游品牌潜力大、旅游市场区位优越等特点,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点地区.本文在客观审视湖南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旅游开发方略:明确指导思想,科学安排空间布局,因地制宜确立开发模式,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在国内外山岳景区成功旅游开发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山地生态旅游时空三维立体开发模式:在横向上进行不同组合的功能分区;在纵向上按照山地海拔高程变化引起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进行分带;在时间延续方向按照生态旅游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景区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慧霞  刘斯文 《经济地理》2006,26(4):714-716,720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与东北地区外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方 《经济地理》2003,23(5):694-698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文章对东北地区外贸的发展滞后、在全国的份额下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减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受资源、技术投入、投资经营环境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最后探讨了如何立足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东北地区外贸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孔荣 《经济地理》2007,27(6):965-967
文章分析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和四种基本集群模式,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西部不同区域应立足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依据产业特色选择适宜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旅游业的优势产业地位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赵毅 《经济地理》2001,21(2):140-145
西部旅游资源富集度高,旅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西部旅游业是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的优势产业,是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服务出口能进入国际产业水平分工体系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发挥西部旅游业的产业优势,需要采取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市场拓展、加快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机理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简称青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两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和核心边缘模式,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大青藏旅游圈",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湖南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雄根 《经济地理》2007,27(6):1042-1045
红色旅游对湖南的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其一体化的步骤之一.了解在长株潭开展红色旅游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提出旅游对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综合的观点和动态分析方法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开发条件的优势、劣势及相互转化,对地理位置、矿产、土地、旅游资源、劳动力、市场、资本及制度等区位因素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评价。运用比较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对比分析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开发条件的差异,从而使东部地区的经验能科学地为西部地区所借鉴。在区位因素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西部地区开发可采用的模式和政策。  相似文献   

18.
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建构环洞庭湖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与聚类分析.为改变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提出要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特色产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专业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建议,从而推动环洞庭湖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璧山县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璧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议、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法,运用网络连接度指数、网络通达度指数以及游憩感知距离等计量方法,分析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统计特征。研究发现重庆市璧山县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经历了从双核到单核的地理集中过程;新生景区呈现沿重要交通干线发展的趋势,并且联系更加紧密;与一般旅游地相比,交通条件的影响感知最强,其次是景区质量和实际距离,而对旅行花费的感知偏弱。最后提出游憩地发展的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