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产品内分工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产品内的国际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从而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该文重点剖析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以及产业片段化转移对相关国家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3.
黄志启 《生产力研究》2011,(12):27-28,52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产品内分工是一种新兴的国际产业分工方式,产品内贸易是其贸易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产品内贸易在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使我国产业发展面临被"边缘化"风险,文章在分析跨国公司产品内贸易对国际产品内分工和产业结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郭志芳 《当代经济》2016,(8):126-128
本文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作用渠道以及产业升级度量等方面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的产业升级问题进行阐述,并利用2002-2012年中国出口数据对我国15个行业出口复杂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出口复杂度稳中有升,增长平稳.  相似文献   

6.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传统意义上的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被打破,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产品内部,产品内分工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作为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竞争力比较强的依然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所以,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探讨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袭现形式是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的髟响,以及我国目前垂直专业化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与以往基于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不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在此背景下,产业转移的特征、动因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此进行了归纳,并揭示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参与国际间产品内分工的贸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琦 《生产力研究》2008,(24):87-88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分工也进一步深化,由原来的产业间分工过渡到产业内分工乃至现在的产品内分工。分工决定贸易的模式、方式及贸易双方的利益分配问题。这种产品内分工也就决定了国与国之间在开展贸易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分配不同于以往分工模式下的利益分配。当前,在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在总额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劳动分工,它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深化进而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产业间、产业内和产品内三者的混合型分工新形态,并最终向价值链分工形态演进.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国际分工形态新特点的分析以及对我国所处分工地位的研判,探讨提升我国分工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不同时期的工业化模式因国际环境、资源禀赋、市场规模等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产品内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也是中国推进工业化的现实背景。该文尝试从产品内分工角度,找寻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研发全球化、全球生产一体化等条件下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探索适合我国资源禀赋特征、符合当前全球生产组织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产业链形态的演进,产业模块化开始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势,这也为区域产业升级带来了契机。总结归纳了基于产业间分工的区域产业链、基于产业内分工的国际产业链和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虚拟产业链等三种产业链形态,揭示了产业链演进的本质是分工的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模块化的形成及其对产业链形态的冲击,指出产业模块化是上海产业升级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情况,并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4.
陈利香  李鑫  沈玲 《经济师》2012,7(2):231+248
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发展现状,针对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山西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山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应对策略,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特别是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传统意义上的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正在被打破,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企业内部,分工方式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本文以当前新贸易现象为实践基础,以贸易分工理论为理论基础,初步构建产品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其利益分配机制,从产品内分工视角分析产品内贸易模式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并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进行攀升,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以及产品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重构,使国际分工的基础已由过去的产业间或产业内分工演变为产品内分工,跨国企业在通过外包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业务、提高竞争力上的同时,应提高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审计的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杨清  曹宗平  董诠 《当代财经》2008,14(4):95-99
通过对国际分工及产品内分工发展的分析和对在产品内分工的条件下有关的FDI理论的思考,分析并提出了跨国公司理论中的内部化理论的基础外部市场风险观点受到冲击及其中间产品范围扩大的观点,以及对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的边际产业扩充至边际环节或工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梁春茂 《技术经济》2005,24(10):13-15
伴随国际分工的发展,原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垂直型产业间水平分工开始向混合型分工转变,呈现出垂直型产业间分工、水平型的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局面。在分工日渐细化过程中,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内部化方式的扩张在受到产品周期、规模经济壁垒、研发费用高昂的约束之下,开始收缩自己的业务领域,改变发展的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更多的以“企业联盟”的方式进行扩张。  相似文献   

19.
因区域产品内分工变化而引发的产业转移是本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也是全球价值链空间再配置的体现。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特征和特殊条件,使得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产业链格局形成新的影响。中国国内的区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延伸,因处于大国综合特征的环境下而表现出多梯度空间纵深、大市场规模优势、完善产业配套和区域政策干预的特征。结合中西部要素结构的动态变化,利用好国际区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自国际分工理论创立以来,国际分工实践上经历由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到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伴随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按照其制造业竞争力分布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制造业竞争力强的国家分布在价值链的高利润环节,制造业竞争力弱的国家则分布在价值链的低利润环节。在研究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试图运用经济与贸易的知识,从新兴国际分工体系的视角探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