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晋江模式”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就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并称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晋江作为唯一以县域经济为依托形成的模式,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到今天它早已超出了农村经济发展这个范畴,而成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标识,有了新的内涵.因此,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对中...  相似文献   

2.
温州人从贫穷到富有,温州经济从落后到发达,2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所谓“温州模式”。本文从探析温州经济发展过程出发,着重分析“温州模式”的内涵、特点、经验,并进而概括其给我们的启示,以利于人们在发展中借鉴。  相似文献   

3.
韩丽珠  马晶 《商场现代化》2005,(11Z):298-299
温州人从贫穷到富有,温州经济从落后到发达,2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所谓“温州模式”。本文从探析温州经济发展过程出发,着重分析“温州模式”的内涵、特点、经验,并进而概括其给我们的启示,以利于人们在发展中借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企业形式的经济形态,“温州模式”则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企业形式的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代表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发展方向。那么,下一步我国民营经济将怎样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怎样的特征?根据中国民营经济20多年来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中国民营经济的企业典型形式将朝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并逐步演变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甚至要走向海外,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作为跨地区、跨行业、跨…  相似文献   

5.
《新商务》2004,(4):30-31
温州模式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已没有优势,因为已被太多地“复制”了。相反曾与温州模式同样齐名的苏南模式在对外开放中却走出了一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的新路子,在一个高起点上承接了世界分工,成了世界经济公民。因此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温州模式在国际化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参与经济全球竞争中,跟着温州人还有钱赚吗?  相似文献   

6.
董芸 《商业时代》2007,(30):107-108
江、浙两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其发展道路却完全不同,其经济发展战略被人们冠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那么,这两种发展战略有何特点,同时又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将对此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央视经济频道主办的“2004CCTV中国城市系列活动”中,组委会公布了2004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的20个提名,厦门赫然在列。当人们津津乐道谈论“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晋江模式”时,国内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厦门。这个土地面积只占福建省1.3%,人口只占全省4%的城市,GDP和财政收入竟分别占到全省的13%和27%。  相似文献   

8.
“荆楚模式”构想与湖北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未能突破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为此借鉴“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等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构想了湖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荆楚模式”及其内涵与特征,并对培育和形成“荆楚模式”的条件与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培育“荆楚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以温州、苏南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其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被概括为温州模式、苏南模式。而本溪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老工业基地,以循环经济为视角,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是本溪市资源型产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依托本溪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完善的基础建设等,试图探索这两种模式在本溪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的路径中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汪升华  陈田  刘洋 《财贸经济》2005,(11):84-86
商务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是经济中心型城市发展旅游的理性选择.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和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是浙江东南部的经济中心城市."温州经济"、"温州模式"是温州最响亮的品牌,其商务旅游有着坚实的生成、生长与发展基础.温州商务旅游历经"初始化阶段-自发式阶段-自觉式阶段-现代化阶段"的"四段式"发展过程,是对经济中心城市的商务旅游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一个完整表达.  相似文献   

11.
魏民 《新商务》2004,(2):44-46
宁波的腾飞之路既不同于“温州模式”的民营战略,也不限于“苏南模式”的大头在外之道,更不同于青岛经济中国有成分独强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今天《光彩》杂志召开这个会很好,很有意思。我为会议提供了一篇文章,讲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结构调整问题。写得早点,稿子已经交了就不说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跑得很多,特别是苏南和浙江一带。温州今年去了三次,义乌去了两次,宁波去了三次,苏南也去了三次。给我形成的印象,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以前两个模式之争,就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到底哪一个更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80年代中期作过探讨,我当时指出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是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最终会产生国有企业的各种弊病),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我发现这两种模式在…  相似文献   

13.
金少策  苏旭 《浙商》2006,(9):40-62
在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之争平静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神奇般地崛起,以高新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新苏南经济,以其更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经济学界和社会的关注。而尚德所承载的“新苏南模式“可以说是地方政府对如何培育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土壤的一次探索。我们将以更新的视角为浙商解读并剖析这一“新首富、政府造”的经典案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温州模式”对商丘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温州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骨干的不同于苏南等地的另一种经济格局,而且这种格局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被称为“温州模式”。  相似文献   

15.
昊民 《上海工商》2003,(2):12-13
在我国过去20余年的改革中、“和“珠三角模式”是最引人关注的。人工业化的发动看,“温州模式”属私人发动型,“苏南模式”更倾向于政府发动型,“珠三角模式”则兼而有之;从筹资途径看,“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倾向于资金自给型(内生型),“珠三角模式”则倾向于引进外资型(外来型);从制度变迁、体制转轨的路径依赖看,苏南是典  相似文献   

16.
<正> 改革开发以来,与靠本地的民间资本积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主体的所谓“温州模式”,和以地方政府主导下社区办企业的所谓旧“苏南模式”出现的同时,依托对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呈现出不断上涨趋势,各省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自己的经济道路,出项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同时还出现了市场化改革倾向并先后建立经济特区,经济的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巨和市场潜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比拟的,在此我们主要介绍了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目前经济发展模式还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得出结论,认为经济的发展要做到开放和共赢。  相似文献   

18.
韩丽  珠马晶 《商场现代化》2005,(32):298-299
温州人从贫穷到富有,温州经济从落后到发达,2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所谓"温州模式".本文从探析温州经济发展过程出发,着重分析"温州模式"的内涵、特点、经验,并进而概括其给我们的启示,以利于人们在发展中借鉴.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是指南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经济区。20世纪90年代初,继珠三角崛起之后,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全国范围内,农村经济中曾出现过多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这些模式对促进农村工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仍应继续发展。但是不同于以上模式成功运作的地区,潍坊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时,围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开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本文以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为实证,对劳动力转移的模式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