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在厘清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基础上,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基础性条件,深入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总结省内外农地抵押的探索经验,提出进一步推动浙江农地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修订相应法律法规;在省级层面将农地入股和土地信托作为农地金融创新的突破口,具体而言,要以确权赋权改革为基础,明确农民土地权力;建立有效的农村土地估价体系;建立财政配套政策体系;健全农业保障机制;搭建配套平台等。  相似文献   

2.
在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农地法律制度的完善应当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动我国农地保护的法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在法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民土地利益和程序利益的分配、政府行政手段的运用,应是社会关注的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流转方式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而农地经营权信托正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创新方式。农地经营权信托的主要特点在于作为专业金融机构的信托公司直接进入流转领域,通过设计并发行信托计划的方式使农地经营权成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从而使农地经营权真正成为农民可以携带的财富;同时信托机制还能够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保护农户利益并提高农户收入以及对农村金融发挥补充作用。但是农地经营权信托作为信托公司的一项业务领域,本身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法律与经济风险,只有多措并举,加强相关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才能够使农地经营权信托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在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于农地承包经营权可否抵押,现行法律上明确禁止,政策上却是有意放开到正式允许.法律和政策上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农地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可以考虑从法律上赋予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能同时附加一定的条件,防止农民失去土地因而失去社会保障.本文从理论依据和现实考量两方面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能拓展与限制进行了分析,并对构建路径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试点政策,将进一步提高农民拥有的资产存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以及农民收入,从而带动农民消费和农业投资。以建立地方政府流转服务中心为基础,从土地承包规模大小出发,设计了不同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融资方式和方法(土地银行、土地信托),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应该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特别法,加大政策扶持和财税优惠力度,设立土地信托的相关机构,加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户土地信托流转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需求变化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安排,探索构建一个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差异化金融产品提供能力的农村金融供给制度——中国特色的农地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张昕宇 《金卡工程》2008,12(11):5-6
本文从重庆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实践出发,围绕重庆市出台的<通知>规定简要地分析了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中所涉及到的企业设立、农户角色,公司抵押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希望对重庆土地制度的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城镇化的内涵之一是让农民离开土地进城,这一过程造就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状态,使得土地流转产生巨大需求,从而导致应有的土地红利缺失。由于农地的经营承包权难以在银行直接抵押,这既不利于农民的财产变现,也不利于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效益。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方式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约束把农民的土地凭证化后,在信托计划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凭此获取收益,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代替农户行使土地事务管理权,并引入合适的管理方进行土地经营,从而为农民、地方政府、信托公司、土地承租方带来不同收益,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2.
钱仁汉  解红  侯瑞 《金融纵横》2014,(10):43-49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汤平 《投资北京》2009,(3):31-32
中央1号文明确大政方针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是新世纪连续第六次锁定“三农“问题.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第十一次锁定“三农”,可以看出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l号文件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4.
虽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管理法》对保障妇女的土地权益都有明确规定,其中,新修改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还延长了土地承包的期限,但是我国农村妇女相关的土地权益由于现实的原因仍然屡屡受到侵犯,比如说:出嫁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常因为出嫁而丧失,离婚妇女、外出打工的妇女更是如此,同时农村的陋习、村规不但严重侵犯了妇女合法权益,更是违宪、违法,但在实践中却很难解决。现通过揭示上述问题,反映出我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日益突出,故通过科学的分析来找出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以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迅速受到各方关注.相比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在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找到了一种既让农民流出土地后获得稳定收益,又帮助各类主体流入土地后获得足够金融支持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农民、农业经营者以及信托公司三方以土地流转信托项目为平台,产融结合,实现了农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推动了农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刘晓蕾 《金卡工程》2009,13(11):32-33
“入股”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之一,能够使农民既不束缚于土地又不会丧失土地所给予的保障,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和优势。针对我国目前相关立法原则性色彩较强、缺乏可操作性规定的问题,确保这一流转方式作用的发挥,必须进一步明晰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法律依据、性质、效力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律应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长期分散经营已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必然趋势,融资难是实现这一过程的"瓶颈"。本文就如何在我国土地是农民最大资产的情况下,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使农民的所需资金从银行贷款解决,有效缓解"三农"的资金不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按照官方定义.资金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由信托投资公司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管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而集合资金信托是指信托投资公司接受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委托人委托、依据委托人确定的管理方式或由信托投资公司代为确定的管理方式管理和运用信托资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青州市南小王村与中信信托公司合作,设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产品,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对土地和资金两种资源进行整合运作。从南小王村案例可以看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符合我国农村土地法律规定,更顺应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导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形式;实现了土地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和激励相容,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但融资机制设计尚有改进空间,需通过引入政府因素等方式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债权融资产品,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已在全国多数省市发行,并被企业认可,但这一融资方式到底绩效如何,却缺少客观分析。本文试图通过一套评价指标,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