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吴楠 《中外企业文化》2023,(10):136-138
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中文化养老的重要意义做了初步总结与探索,围绕提升企业文化养老工作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加强情感交流,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关注老年教育,保证老有所学;积极开展文娱活动,激发老年人的参与热情;为离退休人员发挥余热搭建平台,实现老有所为;营造尊老爱老的文化氛围,推动文化养老常态化与规范化发展,以期提升企业文化养老工作质量,让离退休人员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养老"作为养老新概念已进入人们的视线,逐步成为社会养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对于文化养老,政府、社会通过多种方式给予了帮助和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离退管部门作为为本企业离退休人员服务的专职工作机构,结合本企业实际,在做好物质养老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文化养老,为企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老年文化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而"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更高层次的养老方式。因此,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是助推"文化养老"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落实十八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方面。一、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谓"文化养老",是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孝道思想对养老服务发展以及养老方式的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文化发展进步,人们的养老心理有了新的变化,以家庭养老为本位的养老方式面临较大的冲击,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养老方式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文化心理视角下,养老服务的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从多层面探寻老年人真实的需求和意愿,推动导向型、综合型的养老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涛 《乡镇论坛》2014,(35):27-27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以加快转变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为主线,实施农村连片社会养老示范工程,打造老龄服务“升级版”。深化三大模式激发社会养老活力合水县推行文化养老、维权养老和生态养老三大模式,提升幸福养老指数。依托县(乡)老年活动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文化休闲广场、公园和农家书屋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整合服务资源,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锻炼、学习教育、琴棋书画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文化养老为纽带,搭建老年人相互沟通交流的舞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6.
方洁 《企业导报》2012,(5):247-248
深受儒家"孝"文化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产生着极大的控制力。在古代中国,突出"孝"文化的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时代背景的转换,家庭养老虽然经历着在地位的起伏,但其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不应该被抹灭。从世界银行的"三支柱"到"五支柱",顺应着世界养老保障的发展潮流,在此对我国的家庭养老重新进行探讨,以期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障的顶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动摇了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传统意义上的依托家庭的养老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和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回族作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对于老人的赡养是建立在与汉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上的.因此,在当前变迁的大背景下探讨回族的养老模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建 《河北企业》2014,(2):31-3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离退休管理工作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将"文化养老"落到实处,不断丰富老同志们的晚年生活,满足老同志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是摆在离退休管理工作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就如何推进"文化养老"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一、当前"文化养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目前"文化养老"已成为离退休管理工作部门和老同志们的共识,但在工作实践中感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智慧社区养老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机构养老服务问题凸显的情况下,以互联网+为背景提出的符合中国养老文化与习惯的新概念.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智慧社区养老的发展情况,结合智慧社区养老发展的现状,对智慧社区养老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目前,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存在信息数据互联不畅、 顶层设计不规范、 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政府需搭建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推动信息共享,智慧化解养老服务供需对接问题,改革社区管理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应佐萍  吴志华 《价值工程》2014,(35):300-3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养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老龄人口特征,结合房地产提出了适合浙江省地域文化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梁诗佳  徐伟 《价值工程》2021,40(31):7-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经从物质保障需求转换精神文化需求.但通过对我国现在最主要养老方式现状的了解,目前社区环境营造中,文化养老服务相关建设相对落后,相关供给量不充足,导致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养老氛围.文章从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分析,从功能配置、服务设施、开敞空间三个方面,规划满足老人"舒适感、参与度、丰富性"三种需求的社区.  相似文献   

12.
尽管面临种种风险,但养老地产热已经不限于讨论,而是进入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阶段"继日本之后,中国很快也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和养老地产已经成了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11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地产峰会上,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朱凌波表示。  相似文献   

13.
“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其对于健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经济、文化发展因素赋予养老服务特殊的属性.本文将以广西巴马县为例,通过分析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资源与现状,养老服务的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优势与劣势,探究民族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鉴于苏州地区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面临诸多阻碍,应充分认识到吴文化在文化养老之中的价值作用。本文结合苏州区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吴文化元素,从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构建多方合作关系、树立苏州养老品牌、获得社会认同等方面详细阐述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老年文化室建设是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养老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把老年文化室建设好、把文化养老的平台搭建好,才能满足离退休职工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老年文化室建设、搭建文化养老平台进行了深入调研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刘轩 《企业导报》2012,(13):261
目前,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由于养老资源提供者与养老职能承担者分野不明,在社会化养老大潮中定位尴尬。中西方家庭养老在制度文化上存在着一系列历史差异,导致这二者在中西方的延续模式和未来发展也不尽相同。我国正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头,家庭养老保障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必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一席之地,但其具体定位仍待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快,面对一些新的老龄问题和老年人养老的多种需求,河北港口集团离退中心结合实际,就如何打造既符合老人心态,又符合老人习惯的文化养老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为他们搭建文化养老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及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文化养老"理念应运而生。"文化养老"理念,满足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了社会和谐,达到了老人满意、子女放心、社会受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孝亲敬老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养老观念发生着变化,主客观的共同作用造成当今社会孝亲敬老文化的缺失。本文对"孝亲敬老"的内涵做了界定,同时指出了在家庭养老中践行孝亲敬老文化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石家庄"孝亲敬老"的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并对家庭养老中"孝亲敬老"文化缺失的现状进行描述,最后针对孝亲敬老文化缺失的现状,提出方向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中国农村传统养老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指出正在向老龄化社会迈进的中国要构建新型的农村养老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