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武汉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在市区总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城市内部不同地区人口增长与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武汉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的基础上 ,研究在市区总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 ,城市内部不同地区人口增长与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0、2004、2009年三个时间节点,以吉林省48个县市空间单元为研究区域,采用统计年鉴数据,对吉林省人口空间演化特征进行考察,并进一步分析其驱动因素.吉林省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加速集聚的演化过程,人口重心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加速移动,人口偏移增长处于前期阶段,人口密度分布趋异趋势渐强,经济发展差异是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现状及其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在过去 70年中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 :中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大 ,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密西疏。 70多年来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向西倾斜 ,全国人口分布的重心也向西北方向移动 ,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 ,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在降低 ,人口的分布趋于“均匀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其在过去70年中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大,人口分布的总格局是东密西疏.70多年来,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向西倾斜,全国人口分布的重心也向西北方向移动,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在降低,人口的分布趋于"均匀化".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空间分布及变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普”和“五普”数据为依据 ,利用人口密度、人口再分布指数、区位商、Lorenz曲线、人口集中指数等指标和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十年来 ,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变动呈现三个基本特点 :市际差距进一步扩大 ;空间分布不稳定 ,变化幅度大 ;空间分布不均 ,集中化程度加剧。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四普"和"五普"数据为依据,利用人口密度、人口再分布指数、区位商、Lorenz曲线、人口集中指数等指标和方法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十年来,广东省劳动力人口的空间变动呈现三个基本特点:市际差距进一步扩大;空间分布不稳定,变化幅度大;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化程度加剧.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8.
运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近年来北京市人口郊区化的动态变化过程.北京市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近郊区已经基本实现城市化,并和中心城区一起组成了新的核心区域,人口正不断向这个新的核心区域聚集.目前北京市城市化的进程正处在新一轮的集聚阶段,新的核心区域人口越来越密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在长期内,整个区域内人口分布将向均衡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近年来北京市人口郊区化的动态变化过程。北京市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近郊区已经基本实现城市化,并和中心城区一起组成了新的核心区域,人口正不断向这个新的核心区域聚集。目前北京市城市化的进程正处在新一轮的集聚阶段,新的核心区域人口越来越密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在长期内,整个区域内人口分布将向均衡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但既有研究大多基于现状老年人口分布,具有一定局限性.需对未来老年人口空间分布进行预测.采用年龄移算法预测了2020年北京市乡镇(街道)尺度下的老年人口空间分布.基于2000-2010年数据的方法有效性检验说明了该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且反映出2000-2010年期间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市内迁移主要表现在由核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向4个近郊区(昌平区、大兴区、通州区和丰台区)的迁移.对2020年老年人口多情景预测表明,在人口自然增长状态下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总量在427-448万之间,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是北京市老年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死亡率的影响较小且对各区县的影响差异很小.在2010-2020年期间,近郊区域是北京市老年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区域,应作为在未来北京市养老政策制定尤其是养老资源空间配置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地学统计学等方法,用2000-2010年西宁市统计年鉴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探讨了2000-2010年之间西宁市人口结构空间演变,分析人口结构机制。结果显示西宁市人口有序稳步增加:(1)西宁市人口从1990年的161.11×104人增加到2010年的220.87×104人,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21.53‰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6.49‰,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特点。(2)西宁市各城区人口密度较大,城中区为西宁市人口密度高度集聚区,城西区与城东区为西宁市人口密度中度集聚区,城北区为城市人口密度低度集聚区。(3)西宁市人口结构中,年龄结构表现为老龄化现象加重,老龄化人口以低龄为主;西宁市民族构成表现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上升,以回族为主。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与人口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 ,但西部地区的生理密度却高于中部地区 ,经济密度更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地广人稀有着深刻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西部开发战略并不能对中国人口分布格局有根本改变。从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目标考虑 ,人口的进一步东移将是更佳选择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北部,是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家庭。维吾尔族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也是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维吾尔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代,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变动情况也有其独特的特点。针对维吾尔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集中程度及其在空间上积聚状况的变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指出了新疆维吾尔族人口自1949年以来的空间分布趋于分散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和工业大省,发展工业旅游极具优势。本文利用地理集中指数、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山西省工业旅游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山西省工业旅游在空间上呈集聚型分布,呈现“中部极核、南北东四核”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其空间特征分析山西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从开发主体、空间布局、产品开发等方面提出推动工业旅游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山西省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方向,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9)
根据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地方年鉴、统计公报资料,以区县为基本研究单位,运用mapinfo地理软件对江西省2000年、2010年的人口空间上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运用全省人口分布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省人口在空间上的差异分布明显;总体发展呈现由南向北趋势;人口密度的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地域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17.
优化人口分布对促进资源、环境、生态、人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是人口合理分布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其行为规范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的速度与质量。通过以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中政府行为的现状为切入点,剖析了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以此达到黑龙江省政府在人口分布优化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全面完善。  相似文献   

18.
新冠疫情的超常规管控举措影响了城市人口分布,研究其演变规律有助于疫情管控期间城市人口活动规律认知、聚集趋势判断,以及指导精准化管控分区划分和场所差异化管控。基于百度热力和PO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指数、ESDA及地理探测器,分析了西安市在2020年2-4月疫情管控期间的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人口密度值及人口密度波动幅度由一环向郊外递减,且人口数量及人口流动性逐渐恢复。与非疫情阶段相比,居民的日常活动周期未发生较大变化,但受复工后企业错峰午休以及居民减少外出影响,活动特征在局部表现不同。(2)西安市高、较高密度区逐渐增加,较低、低密度区持续减少,而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及复工复产推进,城市人口分布逐渐由中心—外围转变为中心—外围、开发区延伸的空间结构。同时,西安市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高、低值聚集以及内热外冷圈层式特征,且随着人口活力的恢复,这种特征越来越显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防控导向型、防控—就业需求导向型、就业—消费需求导向型、购物—休闲需求导向型四种人口活动模式的特征。(3)西安市7类设施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为:住宅小区>餐饮设施>生活服务>医疗机构>购物服务>办公场所>公园广场,且住宅小区、餐饮设施、生活服务、医疗机构的影响强度逐渐减弱,购物服务、办公场所、公园广场的影响强度逐渐增强,指出疫情管控影响下城市配套设施与人口分布的耦合关系变化是影响西安市人口分布由相对分散变为更加聚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自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甘肃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关系变迁,通过分析甘肃省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的空间关系,来说明甘肃省的人口、经济聚集特征及两者在空间上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的经济地理集中度与人口地理集中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西北低东南高;人口地理集中度重心与经济地理集中度重心的偏离逐渐缩小,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程度逐步提升;形成了从西往东依次为经济超前型、经济协调型、经济落后型的空间分布格局,总的来说,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①。人口发展就是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内容丰富的发展过程。随同工业化一起进行的人口转变,也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内涵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把这种转变主要归纳为人口数量增长转变、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人口空间分布转变、人口社会结构转变等“四项”转变。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转变。这四项转变和人口的三大变动(自然变动、机械变动、社会变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不可替代。每一项转变都是三大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大变动,又都受四项转变的共同制约。人口的这四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