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莞 《商》2014,(5):173-173
现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受到货物运输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活动特点直接影响,具有有别于其他合同的特点,而且国际货物运输公约及惯例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受到现实经济主体博弈的制约,既存在着合同自由的主导力,又有着经济效果的考量,这使得国际货物运输合同成为一种十分复杂的合同现象。本文藉由合同法基本原理和现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规范,结合国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体分析合同当事人特征,从一般和特殊两方面论述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2.
《商》2016,(9)
货物运输合同是十分复杂的合同现象,但是货物运输合同的特征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由于其主体与适用法律的特殊性,所以其特征与国内运输合同又有所区别。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航运范围不断扩大,国际货物交易显著增多,国际货物运输也必将增多。是故对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规范两点出发,同时结合国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阐述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3.
庞舜之 《商》2014,(7):163-163
要完成一项国际货物买卖,货物运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地位因而特别重要,更因此十分有必要仔细研究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由于是发生在国际间的长途货物运输,因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除了具有一般的运输合同特点之外,还具有一些独立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4.
程斌 《中国海关》2005,(6):70-71
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由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在合同中订立一项法律选择条款.明确规定该合同所应适用的法律:另一种方式是,在双方当事人未就法律适用问题达成协议.合同中没有规定法律选择条款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争议,由有关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按照其认为适用的法律冲突规则来确定该合同所应适用的法律。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对于一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都可能导致适用某个国家的国内法或某项国际公约或某种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5.
当代国际货物贸易是世界范围内的商品交易,一笔交易的完成所经历的过程手续繁杂,运输路途遥远,运行的时间较长,面临着各类因素导致的风险,而由于合同订立问题导致的交易风险,使得进出口业务活动更加错综复杂.在我国的一般国际货物贸易实践中,大多数进出口企业通常采用外销合同确认书形式对外成交,它是进出口业务中常见的一种简要合同形式,交易双方对主要交易条件进行不断磋商,达成意思一致后一方以书面形式拟订并由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再送达另一方审核由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成立的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进出口公司同国外客户经过磋商就有关交易条件达成一致,即成交,便可签订出口合同。从法律上讲,各公司同国外客户达成一笔交易,双方就是建立一种符合法律要求的买卖合同关系。但双方的合同怎样才算确立,什么时候确立,即合同关系成立的条件和形式,各国法律规定是不完全一致的。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公认,一项有效的发盘经受盘人有效接受,即一方要约为另一方承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即为成立。这就是说,只要受盘人发出接受,当接受生效时,合同关系即确立。至于双方当事人是否签订一定格式的书面合同,并不影响双方合同关系的确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  相似文献   

7.
王芳  卜晓军 《商业时代》2006,(24):71-7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非圆满履行往往会把交易者牵进诉讼、仲裁中去,解决争议过程中法院或仲裁庭适用何种法律事关双方利益。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交易主体应该在合同中灵活设定法律选择条款。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同其它合同一样,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它是经由一方提出要约(又称发价),另一方对要约表示承诺(又称接受)而成立的。各国法律对要约与承诺都有一些具体规定,但各国法律的规定并不一致,特别是英美法与大陆法各国在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大。因此,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起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时,曾做出很大的努力来调合各国在合同成立问题上所存在的分歧,力图使公约提出的法律原则能被各国所接受。该公约的第二部分(第14条至24条)就是专门处理有关合同成立问题的,现将其内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营业地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之间签订的货物协议,是国际贸易交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合同。它不仅是确定买卖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还涉及有关国家的政策法律,因此对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必须慎重对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应坚持书面形式一方的发盘或还盘被对方有效地接受后,合同即告成立。《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十一条规定销售合同在形式方面不受任何限制。我国《合同法》第十条也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但我国进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货物买卖时…  相似文献   

10.
预期违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中规定的违反合同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合同法上,建立预期违约制度以防范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风险对双方当事人及社会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同相关制度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对国际货物贸易中的预期违约问题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法中最基本的两种责任形式。由于不法行为人行为的多重性,使得同一违法行为出现了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现象。在国际经济贸易实践中,基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国际租赁合同、国际劳务合同、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等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张晓堂 《国际贸易》1997,(11):47-48
国际贸易合同的成立至少要满 足两个国家法律的要求,也就必须克服法律冲突所造成的障碍。1964年制定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的统一法》和《国际货物销售的统一法》,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这两个法为蓝本,于1978年拟就并于1980年通过《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合同公约》);与此同时,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于1994年制定并通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合同通则》)。依据上述公约和通则的规定,国际贸易合同必须通过对要约的承诺而成立。归纳起来,一项要约的构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制度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有着重要和不可忽视的地位.而其中预期违约问题更为觉和复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预期违约理论来源于英美法系,随着现代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英蔓法律中的预期违约制度时大陆法系的合同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预期违约的定义.构成要素,法律定位,产生后果和弥补方式对现代国际买卖合同的影响和现实评价的概述,来从宏观上了解该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陷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极其复杂,加之国际欺诈活动时有发生,若签订国际货物贸易合同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骗上当,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以下对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中常见的陷阱合同条款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一、法律适用条款陷阱1.准据法的选择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每个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互有差异。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适用合同当事人所在国的法律;二是适用国际条约或公约;三是适用国际惯例。其法律适用条款陷阱主要集中在第一种情况。为解决这种法律冲突,一般都是通过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范的办法。我国合同法126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  相似文献   

15.
柴丽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15-116
风险转移问题直接涉及到国际货物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和经济利益,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货物买卖领域广泛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这两者为基础,讨论在货物涉及运输情况下和违约情况下的风险负担规则。  相似文献   

16.
论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翔珠 《国际贸易问题》2003,(2):62-64,F003
国际电子商务合同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它对传统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理论与实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直接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合同应以何国法为合同的准据法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新近出现的合同类型,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借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则。同时,还应针对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特殊性确定新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提单代表货物的所有权,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运输合同的证明,是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处理争议的重要依据.由于提单涉及的法律关系十分复杂,引起提单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分析提单纠纷类型,以便在实际业务中规避和防范提单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各外贸公司平日使用最多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属于涉外经济合同,在一些情况下牵涉到法律适用问题。所谓合同的法律适用,又称合同法律选择,是指受理某一国际合同案件的法院,在与合同有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依法院地冲突规则的指引,确定应适用哪一国的法律或哪一种国际统一实体规范。而合同的准据法(Proper Law),是指一个涉外合同依冲突规范所应适用的某个国家的法律。必须看到,一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法律后果,从而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请看下述英国枢密院“比奈姆诉迪伯诺”(1924年)的权威性判例: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货物买卖实践中,当买方违约,卖方解除合同或宣告合同无效的情事时有发生。《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解决"自动解除合同"制度下合同解除后合同效力状态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设立了"宣告合同无效"的制度。然而,该制度尚不能完全解决合同无效的宣告是否满足合同解除条件的问题,实践中,错误宣告合同无效、非法解除合同现象仍然存在。据此,本文从学理研究和判解研究着手,研习《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价值所在,探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4条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并阐释卖方宣告合同无效与买方违约补救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廓清《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的价值取向和运用规则,以表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0.
<正> 为适应新的国际货物贸易运输方式变化的要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正在讨论《海上货物运输法公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发展,传统国际货物贸易运输方式急剧改变,多式联运“门到门”运输和电子商务迅猛兴起,要求国际货物贸易运输法律制度相应地进行改革。而现行的海上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很不统一,使得国际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