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阳 《经济》2005,(1):68-70
保守估计,2004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净损失约4070亿元。政府正在通过通货膨胀税和利息税,将这一部分财富进行转移支付。问题是,这笔财富被转移到哪里?谁是最后的获利者?  相似文献   

2.
刘波 《经济管理》2005,(9):70-72
家庭财富转移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本文采用贝克尔(Gary S.Becker)式经济分析方法,建立了家庭利他模型,探讨了家庭财富转移的效用。结果表明,在家庭中,愿意将自身财富转移给他人的利他行为比只考虑自身财富增加而不考虑对他人转移的利己行为更能增加自身效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事件研究法,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短窗口还是长窗口,控制权转移之后股东财富都有显著地增加;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控制权转移之后股东财富的增加明显高于持股比较低的公司。这些结果意味着,控制权转移之后并未损害股东财富,但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控制权转移前后股东财富变化的大小。这说明在控制权转移进程中,还需要注意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控制权转移对股东财富的积极作用。本研究有助于资本市场参与者认识控制权转移带来的经济后果问题,有助于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4.
财富的忧思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财富的追逐已经成为多数人生命的全部历程。然而,财富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财富是香车美女?是豪宅别墅?是丰盛的宴席?是金银财宝?抑或是存折上的5位数、6位数、7位数、8位数……?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对贫富差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收入分配上。我国近年来的贫富差距除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外,还有流量财富分配不公和存量财富直接转移等方面原因。在财富由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转移的路径中,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扩大了贫富差距。财政制度是一国社会的"元制度",对其他制度发挥着规范与制约作用。由于我国保留了诸如租金型和利润型等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使得财政在贫富差距扩大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改变我国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阻止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郭思永 《当代经济科学》2012,(2):71-79,126,127
本文研究良好的投资保护环境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的财富转移行为,以2006-2010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我们发现地区投资保护程度越高,大股东借助定向增发折价进行财富转移的程度越低。这一研究不仅为我国定向增发中所存在的财富转移提供了佐证,而且对理解宏观投资保护水平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构建完善的定向增发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玉凤 《经济经纬》2007,2(5):89-91
本文从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原理对腐败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国民收入简易账户加以分解,从而提出腐败所引起的财富转移本身在短期内对国民总财富构不成威胁,而腐败的社会成本会直接减少国民总财富;要使国民收入最大化,就必须使腐败财富转移与腐败的社会成本最小。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削减政府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持续发展中代际财富转移简单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代际均衡发展是持续发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代际财富转移和贴现率应用是其核心内容。本文探讨了一个代际财富转移的简单模型,并采用人们熟悉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表达。模型的敏感因素为利息率、工资和自然资源价格,并且是由代际间的跨代收入分配决定的。贴现率等于同期利息率,其水平是变动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转移制度约束,而是不变制度工资、家庭决策和非人力财富匮乏导致劳动力缺乏城市生活能力。“两栖”劳动力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财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市民化,保障他们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使之向务实有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理论标准与财富逆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多人合作博弈理论论证了拆迁补偿的理论标准、对强势参与人的约束以及弱者利益可能受到的侵蚀.与理论标准相比,我国各地方政府给出的补偿标准普遍偏低,由此形成了财富的转移,而且是社会财富由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的逆向转移.本文认为应恢复系统中对强势参与人的约束条件--司法机关的公正性约束与房屋所有人的退出权,以使拆迁交易平等公允,保障弱者利益,阻止财富逆向转移.  相似文献   

11.
私人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体系的一部分,盈利性是其生存之道,是核心问题。对于财富初创期的富裕客户而言,客户对财富的快速增值有强烈需求,手续费模式是相对适合的,但是当财富达到相当规模后,超富裕客户的需求转变为财富的保值与转移,而此时,管理费模式能帮助超富裕客户达到稳定的资产管理目的。因此,对不同客户进行盈利模武的配置,是未来中资私人银行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3.
董直庆  王辉 《经济研究》2021,56(4):143-159
富者是否更具有社会责任?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若在环境治理与技术创新领域,则表现为富者可能更有能力和更富有责任地选择绿色技术,事实是否果真如此?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维度构建财富的综合指标,检验了城市财富绿色技术筛选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形成逻辑。结果发现:第一,城市财富会筛选技术,即存在绿色技术自选择效应并呈现自我强化特性;第二,城市财富的绿色技术选择偏好受制于财富性质,财富的来源方式和获取难易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城市财富的绿色技术选择偏好源于自我筛选和外在约束的双重机制,财富会诱致技术朝绿色方向演变,而外在约束也会改变财富的选择性偏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业主间的财富转移、投票成本与投票规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投票决定规则水平有效抑制了业主间的财富转移,但仅在一定的区间内提高了投票决策成本.而按面积计票和按业主数计票的决议形成成本,在理论上虽有较大差距,而在实际操作中几乎相同.当采用一致同意规则时,业主间的财富转移成本和决策成本有可能同时为零.文中业主间讨价还价成本与业主集体规模之间的关系模型,协调了Buchanan,J.M. 等和Kiesling,H. J.之间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经常听到有关中国引发其他国家通缩的说法,坦白说,这是言过其实的。 ——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 首席执行官近年的薪酬是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  相似文献   

16.
海外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以家族企业占80%的美国,女性已占有全部股权的50%以上,拥有美国私人财富的一半,约14万亿美元。而随着财富持续地从男性向女性转移,到2020年时,她们的财富会上升到2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申世永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5-117,126
现货交易、现货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均以货币为中介实现商品的流转,这种流转均使商品从低价值区域上升到高价值区域,财富总量在增加。股指期货的实质是投资人之间通过股指期货合约看多、看空的对赌来等值、等量转移货币的平台而已,本质是零和游戏,不能增加财富总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使一部分资金从财富总量增大的领域流进一个财富总量恒定的领域,必然会降低经济的发展。所谓的套期保值、规避系统风险,是一部分人利用投资者追求财富的本性和惧怕股票下跌的心理,实现他们渔人之利的谎言。  相似文献   

18.
现货交易、现货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均以货币为中介实现商品的流转,这种流转均使商品从低价值区域上升到高价值区域,使财富总量在增加。股指期货的实质是投资人之间通过股指期货合约看多、看空的对赌来等值、等量转移货币的平台而已,本质是零和游戏,不能增加财富总量。推出股指期货交易,使一部分资金从财富总量增大的领域流进一个财富总量恒定的领域,必然会降低经济的发展。所谓的套期保值、规避系统风险,是一部分人利用投资者追求财富的本性和惧怕股票下跌的心理,实现他们渔人之利的谎言。  相似文献   

19.
在他的前一本书《权力的转移》出版12年后,托夫勒在《财富的革命》中修正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理解。托夫勒看到,当强权和暴力时代已经渐行渐远的时候,社会前进的动力仅有权力是不能保持平衡的,这个时代需要财富推动社会发展。他用时间、空间和知识为我们重新设计了未来的财富生产系统,他发现了更深层次的并与财富相关的三个基本原理,或许能让我们一窥堂奥:一是时间原理,也是财富产生机制与财富本身的“失同步化”现象;二是空间原理,也是财富的流动性,高科技的发展,使得空间概念越来越可有可无;三是知识原理,也就是非对抗性的知识的运用如何影响着我们获取和分配财富。  相似文献   

20.
徐龙炳  李琛  陈倩雯 《财经研究》2021,47(5):4-18,48
首例信息型市场操纵的刑事案件"徐翔案"于2017年判决,具有里程碑意义.与传统的短线操纵不同,信息型市场操纵涉及上市公司与二级市场机构的联合操纵,操纵者利用信息发布与传播,配合公司行动连续交易,联合操纵股价,炒作持续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更容易诱使大量资金跟风交易,因而更有可能发生财富转移.由于减持是现阶段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实现财富转移的主要渠道,文章基于内部人减持视角,系统研究了信息型市场操纵与财富转移的行为特征、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内部人减持期间存在明显的信息操纵迹象,主要方式包括减持前发布"高送转""业绩预增""并购重组"等利好信息;操纵的动机是为了精准刺激股价,掩护操纵者高位减持套现,实现财富转移效应最大化;经济后果是企业经营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产业资本加速脱离实体经济.文章还从减持预谋、反向交易和利好信息的欺诈属性三个维度揭示了上述行为的市场操纵本质.文章为研究资本市场交易行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减持制度和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