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免征额是个人所得税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1980年我国分布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至今,免征额已调整了三次。本文根据对免征额设置的分析,基于公平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免征额设置的情况以下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设定存在不公平现象。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与各地区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和CPI挂钩,进行指数化、动态化的设定。  相似文献   

2.
个人所得税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免征额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定经济发展更起重要作用。针对我国个税制度长期保持不变,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呼声强烈,本文回顾我国个税免征额改革历史,结合发展现状,分析免征额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相应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自从征收个税以来,我国个税免征额一直是全国范围“一刀切”。近年来,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物价指数差别实行地区差别的免征额。对此,本文从消费支出水平差异角度以苏南、苏北为例分析个税免征额是否应考虑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4.
日前,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关于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在的2000元提高到5000元或8000元的提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热烈的讨论.笔者认为,我国现在的重点不在于免征额是否应提高,而是确定免征额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完政原则,以及应参考的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免征额的改革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琳 《中国外资》2013,(21):249-249,251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大部分发展或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1980年我国首次实施《个人所得税法》,其中规定免征额为800元,主要目的是调节,即主要是调节居民收入、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1994年,全国仅征收个人所得税73亿元,2008年增加到3722亿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全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追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个人所得税体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翠芸 《中国外资》2009,(16):170-170
目前,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关于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在的2000元提高到5000元或8000元的提案引发了社会各界热烈的讨论。笔者认为,我国现在的重点不在于免征额是否应提高,而是确定免征额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宪政原则,以及应参考的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免征额的改革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9年中国是否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免征额的提高是否有可行性?5000元、8000元甚至10000元的免征额虽然很美好,但与现实距离遥远,笔者认为短期内不太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赵红  冯彩红 《涉外税务》2005,(10):22-23
个税改革提高免征额似乎是大势所趋,并且其改革的目标应是公平税负。只提高免征额,我们无法预言改革后的个税是远离了公平还是更加公平。实现个税改革的目标不能只盯住免征额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自1994年开征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至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次改革多数时候集中在工资、薪金所得税目上,而工资、薪金所得的修订又集中反映在免征额的调整上,很少涉及税率和级距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越来越多的公民进入纳税人行列是个人所得税发展的必然趋势;“富人税”加“大众税”是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基本定位;我国目前应保持现行800元的免征额不变,并实行全国统一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引入异质性个体的世代交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税收收入中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实验讨论简化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和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级设置在收入、财富分配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取舍关系。一个七级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与单一所得税的对比模拟实验表明,政府能通过调整单一所得税的免征额达到与累进税一样的收入分配效果,同时保持增长率几乎不变。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之比、增长率之比和税率与免征额之间的关系,展示了政府的单一所得税改革的政策选择空间。二元所得税课税模式相比综合所得税课税模式,更鼓励个体投资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物业税税制要素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物业税纳税人,应按合理、便利、节约、可行的原则来确定,同时以区域划分来确定征税对象,并充分考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及各地区的实际差异,宜以不动产的评估价值扣除一定费用(如免征额、修缮费等)的余额作为计税依据。税率类型应是比例税率,根据应税物业的用途、性质等因素,设置不同的税率。我国还可以沿用房地产税有关纳税方式与地点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效应分析首先,减少了工薪者的纳税数量。个税经过新一轮的改革以后,工薪阶级收入者纳税金额由现阶段的28%降低为7.7%,而纳税的人数从8400万人也降低为2400万人左右。这就意味着经过这样的调整,有约6000万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效应显而易见。其次,减轻纳税者的税收负担。免征额的提高必然导致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税收负担的减轻,在调整前,假设某自然人每月工资3000元,须缴纳75  相似文献   

14.
庞博 《云南金融》2011,(8Z):36-37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拟将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拟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调整后,纳税人口将减少4800万人,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每年将减少1200亿元左右。该草案最快将于下半年颁布实施。本文论述了这项个人所得税改革将会对中国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要实现税收公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3年又进行了重新修改。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也越来越多。1993年全国个人所得税额仅8.75亿元,2004年已超过1500亿元,成为税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税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个人所得税也暴露出许多与现阶段发展不相适应的税收公平问题。本文提出了实现公平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假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在2011年开始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的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从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即使这样,我国纳税人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纳税筹划?因为合理的纳税筹划会减轻税收负担.职工可以根据纳税筹划使月工资和年终奖金分配得更合理,减少税收金额,增加实际工资的数额,这样有利于职工和单位在合理避税方面达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财政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公共治理中的难点。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涉及财政的观点五花八门,归纳起来可分三类:一是要求大幅度减税。税感焦虑弥漫于整个社会,减税的呼声不绝于耳。如有学者建议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1万元,又一次掀起了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热议,其实质是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否应当进一步减税的讨论。实践中,我国政府在不断地进行制度性  相似文献   

18.
庞博 《时代金融》2011,(23):36-37,67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拟将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拟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调整后,纳税人口将减少4800万人,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每年将减少1200亿元左右。该草案最快将于下半年颁布实施。本文论述了这项个人所得税改革将会对中国社会总福利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务咨询     
《财会学习》2006,(8):54-57
留学生购车减免车辆购置税;红字增值税发票冲销的规定;受托加工物资与受托代销商品是否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个人所得税中的免征额与起征点的区别;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经费支出额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在收入分配的最终环节进行征收的税种,本应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承担着重要作用。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个税始终贯彻着"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或不缴税"的立法精神,而历次个税调整也无不是在提高个税免征额和降低中低工薪收入的个税税率,但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并饱受诟病。由此可见,如果我国个税改革的思路仍然仅仅停留在现有层面,那么这样的改革方向未免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